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爆剂爆炸/冲击波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一种新型云爆药剂及其试验装置进行了外场静爆试验,并对其爆炸/冲击波参数和后续燃烧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装药量为30 kg的试验弹其爆炸火球最大直径可达17.4 m,是原始装药直径的75.65倍。从所测爆炸场超压曲线发现存在前后两个正压作用区,第二个正压区呈现较好的规律性;二次冲击波在火球区外形成,火球区内是后续燃烧反应对爆炸波加载而引起的压缩波积累压力平台;二次冲击波峰值压力不小于第一个冲击波的40%,二次冲量占总冲量的12.5%~43.7%,其对爆炸/冲击波威力的贡献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地运用活性金属来提高炸药的爆炸威力和作功能力是设计金属化炸药的关键问题.为探索B/Al复合粉在增爆炸药和温压炸药中的应用,设计并制备了3种HMX基含硼铝炸药.对Φ100 mm×105 mm样品,用空中爆炸试验和水下爆炸试验研究其能量释放特性;用Φ50 mm圆筒试验评价其作功能力,讨论了微米金属粉含量对含硼铝炸药的释能过程和作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爆和水下爆炸中,在HMX的爆轰作用下,铝粉燃烧能够促进硼粉的后燃效应,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形成高温高压的膨胀产物,增加空中爆炸火球的持续时间和水下爆炸的总能量.圆筒试验中,在爆轰产物驱动铜管膨胀破裂之前,没有足够的氧和硼反应,未能体现含硼铝炸药中B的燃烧能量优势.当铜管壁膨胀破裂后,空气中的氧可进一步与B/Al复合粉反应释放大量的燃烧热,增强后效作功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固态凝聚相炸药正常爆轰情况下仍会产生一定质量的残留物分布现象,从爆轰物理学的角度对凝聚相炸药爆炸残留物形成的两个重要内在机制--拐角效应和边界效应进行了分析.依据爆轰物理临界直径理论和相关基于试验数据的拟合公式,对边界效应产生的残留物量进行了理论意义上的估算,获得了有关残留物比例与装药质量和装药爆速关系的若干结论,且与已有的试验现象相符.  相似文献   

4.
复杂坑道内温压炸药冲击波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复杂坑道中进行温压炸药和TNT炸药爆炸试验,分别获得了冲击波峰值压力、冲击波冲量和热响应温度曲线。研究了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在复杂坑道环境内的传播规律,并对比分析了温压炸药和TNT炸药爆炸效应参数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坑道冲击波超压曲线出现几个峰值,随着爆心距的增加,首峰不再是最大峰值;弯道不但能显著减小炸药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而且还能增大冲击波冲量;温压炸药试样在坑道中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冲击波冲量及热响应温度普遍大于TNT炸药,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二次燃烧现象。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了具有云团爆炸性质的燃料空气炸药(FAE)的爆炸温度场.实验测试了两发液体FAE和一发固体FAE试验弹的爆炸温度参数,得到了爆炸火球温度的时空分布,并根据火球温度分布分析了燃料的抛撒情况.结果表明,在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固体FAE和液体FAE的爆炸火球表面温度分别比TNT高22.3%和6.2%,100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是TNT的1.95和1.23倍;液体燃料爆炸形成的火球覆盖面积比固体云爆剂大;预制刻槽的薄壁弹体更利于燃料的抛撒和分散.  相似文献   

6.
一种RDX基温压炸药的JWL-Miller状态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某RDX基温压炸药的爆炸威力,对该温压炸药进行了Ф25 mm圆筒试验和野外静爆试验,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圆筒试验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该温压炸药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参数。引入JWL-Miller模型对温压炸药在野外静爆条件下的冲击波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确定了Miller模型中的铝粉二次反应速率参数。结果表明:运用所得JWL-Miller模型参数模拟得到的冲击波参数与静爆试验测得数据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炸药,温压炸药的爆炸毁伤效应及毁伤机理有别于传统炸药。结合敞开空间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及热效应试验,研究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特征及传播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光纤多谱线测温技术分析爆炸火球演化特征及火球表面温度变化规律。为研究温压炸药爆炸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毁伤效应,针对两种典型钢筋混凝土梁开展不同比例爆距下的爆炸试验,阐明两种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药量、不同爆距下的破坏特征和毁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TNT炸药,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具有超压峰值大、正压作用时间长及峰值衰减缓慢的特点,温压炸药爆炸最高温度达到2 400 K,超过1 000 K的高温持续时间超过160 ms,高冲量爆炸冲击及持续高温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更大程度的毁伤破坏。结合药量对毁伤规律的影响,提出钢筋混凝土梁在温压炸药近区(0.20~0.75 m)爆炸荷载条件下基于比例爆距和药量的毁伤判据。  相似文献   

8.
宇德明  冯长根 《兵工学报》1998,19(2):122-125
讨论爆炸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比较冲击波破坏半径和爆炸火球引燃木材半径的相对大小,提出炸药地面爆炸后果预测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爆炸冲击波、火球热辐射、房屋倒塌、爆源间面积、爆源间防爆程度、人员和财产分布状部等因素对事故后果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与事故的实际损伤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爆炸抛撒过程及毁伤作用的研究现状,着重对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爆炸抛撒过程、结构参数影响规律、"蹿火"现象、云雾浓度及颗粒尺寸测试、超压及热毁伤作用等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给出了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的发展方向,认为还需要加强对云爆燃料颗粒爆炸抛撒过程以及云雾爆轰能量与目标耦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对军用凝聚相炸药爆炸残留物分布现象及规律的初步认知,以10种典型军用炸药为试验对象,首次研究了悬空爆炸条件下的小药量炸药爆炸残留物分布现象。通过采用HPLC-PAD检测技术对试验中提取样本所含炸药成分进行检测,获得了典型军用炸药爆炸残留物质量分布密度沿水平向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炸药之间分布的差异性。试验结果可为未来直对涉及军用炸药的爆炸恐怖事件提供有益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11.
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多视图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伟  张涛  郭波 《兵工自动化》2005,24(2):24-25
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分为装备结构、资源、组织、过程等视图.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多视图建模过程,先划分系统各视图,再找出过程视图与其它视图关联及模型中切题关联,最后分析视图一致性.其一致性分析,按照引用规则或派生规则,通过关联消解,采用一致性分析的操作约束、自动反馈和抽查等机制完成.  相似文献   

12.
薄壁钛合金零件的切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钛合金加工刀具磨损快、机床振动大、表面难光洁等问题,提出了选用刀具材料和刃磨角度,选择切削用量,选用冷却液和浇注方式等具体措施。实例表明:上述措施有效,提高了良品率,减少了刀具消耗,保证了工件尺寸、形位公差和表面粗超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雷达指令修正惯性中制导加主动寻的末制导体制下的防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过程的评估问题,建立了防空导弹弹道交班模型和导引头交班模型,将导引方法引入弹道交班模型,确定了误差传递关系,根据导弹和目标的散布规律,给出了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计算的解析方法,并运用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仿真计算,对影响导弹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保证导弹飞行速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导弹过载承受能力,改善了平台导航误差、跟踪雷达探测误差、导弹姿态误差、导弹惯导误差等的处理精度,可有效提高防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4.
飞航式空地武器末制导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导性能直接影响命中目标的精度。以某型飞航式成像制导武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末制导性能的关键因素—俯冲落角、末端飞行高度以及末端飞行速度,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末制导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数据仿真,为设计出符合该型制导武器气动特性的末制导航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g值MEMS加速度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几种高g值MEMS加速度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结构和原理,并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圆膜片结构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美国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研发特点,对美国SAR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和筛选,了解其主要研究力量、研究方向和政府资助领域等情况,并对重点专利开展技术手段分析。结果表明:美国SAR技术的主要研究力量是雷锡恩公司、桑迪亚公司、洛马公司、哈里斯公司和波音公司等企业,其研究范围涉及双基地或多基地SAR、干涉SAR、逆SAR和聚束SAR等技术;在具体技术方面,SAR成像质量的提高仍然是美国SAR技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其次是SAR目标识别技术,再次是轻质小型低成本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潜艇隐身攻击的纯方位算法,提出一种判定目标稳速稳向态势的算法;该算法要求潜艇在一定时间内稳速稳向运动,通过设定的至少3个相同周期间隔,利用声纳测得目标的4个舷角数值,按照4个舷角的逻辑关系形成的模型进行计算结果比较分析,可确认目标是否处于稳速稳向态势;经仿真验证,该算法具有逻辑符合性;这种判定目标稳速稳向的纯方位解算数学模型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着速和靶厚对钢弹体PELE侵彻后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出靶厚和着速对钢弹体PELE侵彻后效的影响规律,采用PELE实验弹以不同着速分别侵彻不同厚度钢板,并对后效靶上破片穿孔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破片数量与着速和靶厚均有二次函数关系,破片飞散角与着速呈二次函数,但与靶厚呈线性减函数关系;着速对破片数量的影响要大于它对破片飞散角的影响;降低靶厚也利于增大破片飞散角.  相似文献   

19.
导爆管雷管延期体结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索式延期体的纺织方法,其秒量与铅结构延期体秒量的精度对比,并探讨改进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导引头指向角误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卢福刚 《兵工学报》2009,30(3):329-332
提出了以理论弹目线为中心的扫描方式,该方式能减小导引头扫描角度范围和扫描周期,降低了导引头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建立了以理论弹目线为中心的导引头指向角模型,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采用Monte- Carlo法对导引头指向角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以理论弹目线为中心的扫描方式扫描角度范围减小2a,a大小与目标横向机动速度、导弹射程和采用的中制导律有关。研究结果可以对同类的自寻的导弹工程研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