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卫城油田卫81块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做法及效果,并进行了总体开发效果评价,实施处理后,使水驱控制储量、水驱动用储量逐年增加,使老井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指出实施油藏整体压裂改造,及时进行压裂引效量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压低渗微裂缝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濮城油田沙三段油藏属非均质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经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应用优化设计技术和PI决策专家系统,进行室内研究,开发了盐酸-硅酸钠、氯化钙-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以及YH103系列、FD系列、STP-01系列、油井水泥等油井堵水堵剂。通过和堵剂相适应施工工艺:水井施工工艺技术,水井多段塞封堵技术,油井找水工艺技术,油井分层封堵等工艺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应用》2016,(2):44-48
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深部水驱状况变差,剩余油分布状况复杂,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如何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充分动用剩余油成为老油田稳产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突破的关键。聚合物微球即纳微米级粒径可进入油层深部,发生膨胀相互胶结,达到深部封堵高渗带启动低渗层的作用。通过室内研究结合现场近五年试验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改善水驱和深部驱油能力,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为同类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元48长_(4+5)油藏位于陕北斜坡中北部的姬塬东斜坡,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粉细-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属于特低渗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地层水水型为氯化钙水型,与注入水配伍性较差,油井见水后在近并地带发生堵塞,造成油井油量下降,含水上升。主要对油藏见水机理进行分析,并分析了酸化解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迅速的一项技术。主要介绍了针对延长油田特低渗油藏地层压力不足、注入能力低下的问题进行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研究,包括微生物菌种筛选、菌种分类、菌种性能评价等室内技术研究,微生物中试发酵工艺、注入工艺和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综合评价现场试验效果,表明微生物驱油技术能够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油井产量、有效提高石油采收率,是延长油田低孔/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滩坝砂特低渗透油藏小井距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型压裂弹性开发的模式开发滩坝砂特低渗透油藏,突破了产能关,但由于滩坝砂特低渗透油藏物性差,产量递减快,弹性采收率低。因此,为了提高滩坝砂特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在对滩坝砂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合理优化井网井距,提出在大型压裂弹性开发井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转注水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研究区采收率由弹性开发的8.9%提高到20%,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特低渗透油藏弹性采收率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性对特低渗透油藏弹性开发结束后压力分布的影响,基于油藏工程基本原理,提出了新的计算特低渗透油藏弹性采收率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常规油藏弹性采收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而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油藏动态吻合较好,这说明本文方法对特低渗透油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低渗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侏罗系蓬莱镇组JP2低渗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存在的问题,在对气藏进行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了剩余气的分布特征。在对气藏进行局部加密井调整、老井挖潜、未动用储量开发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气分布进行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最终预测提高气藏采收率3.44%。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特低渗主力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水驱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通过常规压裂技术挖潜剩余油,容易引起含水大幅上升。因此,在见水原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暂堵转向重复压裂配套技术研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为中高含水期低产井的治理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对长6油藏的稳产工作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可控自聚集胶体颗粒(CSA胶粒)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窜流通道的封堵能力及其注入量变化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人造均质柱状岩心和非均质板状岩心开展调堵-水驱渗流实验和调堵-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依靠自主研发的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实现了室内实验对目标油藏实际开发动态特征的相似性模拟,明确了CSA胶粒...  相似文献   

12.
BTG油区天然能量开发以来,由于产量过低,大量油井被迫停产.为了提高区块开发效果,进行了小层精细对比划分、沉积微相、砂体展布规律研究,通过开发动态分析表明,影响油井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压裂规模、布井方式.选择高潜力产油区,分别设计了定向井菱形反九点、定向井矩形和水平井共3种注采井网.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特低渗油藏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濮 6 7块特低渗油藏 ,其对注水水质要求高 ,而现有水处理技术又不能满足其注水要求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清洁生产资源化水处理技术”。室内研究表明 ,采用该新技术适当调控污水pH值 ,并结合精细过滤技术 ,可使濮一联含油污水处理为特低渗油藏合格注入水。  相似文献   

14.
利用渗吸法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对特低渗、低渗和中渗的岩心进行渗吸模拟实验,揭示了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渗吸速度、渗吸采收率特征及其渗吸效应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温度对渗吸效果的影响机理,认为在高温低渗油藏中,依靠渗吸效应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大。以渗吸模拟实验为基础,在文72块沙三中油藏开展注水吞吐试验获得成功,证实了利用渗吸法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潍北油田昌36区为特低渗透油藏,油层供液能力差,需进行基质酸化。针对该区块储层矿物成分特点研制了乙酸(YS)酸化配方,其溶蚀能力为常规土酸的93.1%,相对缓速率为65.2%。通过酸岩化学反应、扫描电镜和X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对酸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该酸化液主要溶蚀储层中的胶结物(方解石、白云石和粘土矿物),使储层骨架结构保持较好。酸化配方现场应用于昌36区的昌27-3井,日均增油量0.6 t,酸化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适合CO2驱的特低渗透油藏资源量丰富,但这类资源具有埋藏深、丰度低、非均质性强、混相压力高的特点,特低渗透油藏CO2驱面临混相难、波及系数低等技术难题。综合运用地质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形成了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适应性评价体系、室内实验技术、油藏工程方案设计优化技术系列,配套了CO2驱注采工艺等技术。矿场试验表明,CO2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增油效果明显:高89-1块CO2驱先导试验区CO2累积注入量为30.7×104t,累积增油量为6.9×104t,中心井区采出程度为18.6%,已提高采收率9.7%。樊142-7-X4井组超前CO2注入量为1.9×104t,地层压力由17 MPa恢复至33.7 MPa,实现混相,对应油井自喷生产,单井日产油量稳定在5~6 t/d,远高于注气前的1 t/d。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是我国陆上最早开发的亿吨级整装特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滚动建产模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水淹油井逐渐增多且关井。受其影响,在0.98的极限含水率取值下,理论计算的最终采收率与矿场实际生产存在很大误差。为了真实反映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通过矿场实际生产数据与理论公式的结合,基于三个原则,提出了适用于特低渗油藏复杂开发状况的极限含水率取值确定方法。在此极限含水率下,最终采收率及构成要素的量化结果符合油田开发实际,检查井精细解剖也验证了这一结果,对安塞油田进一步明确提高采收率挖潜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先导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温室气体对世界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危害,CO2地质封存及高效利用引起;、们高度关注。向油藏中注入CO2可使部分CO2有效地吸附在油藏的孔隙中,起到碳捕集和地质封存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增强原油流动性,有效提高油井产能,提高石油采收率。川口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是典型的特低渗透油田,通过室内储层模拟研究表明:随着注CO2气量的增加,驱油效果越来越好,且CO2水气交替、非固定气液比的注入试验见效快,原油采收率高;同时.矿场CO2驱油先导性试验表明:CO2驱油能显著提高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改善开发效果,油层对CO2吸附和埋存量大,利用C02驱油技术开采特低渗油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长庆油田大部分已开发的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属于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平均水驱标定采收率21.0%,远低于国内中高渗透水驱油藏标定采收率,如何利用三次采油技术继续提高油田采收率,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适应性和驱油规律的研究,优选了五里湾长6油藏部分井组进行了先导性矿场应用,矿场应用表明了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能够有效起到"封堵调剖",改善井组注入剖面,均衡平面渗流场,有效动用剩余油的作用,预计可提高试验井组最终采收率4.2%,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庆油田董志区特低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水驱后注氮气、注微球和氮气微球交替驱实验,研究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后注氮气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氮气转注时机越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差,氮气最佳注入时机为无水采油期结束至产水率为30%之间;注微球可显著提高注入压差,降低产水率,提高原油采收率;氮气微球交替驱时,氮气和微球之间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特低渗油藏的采收率,且交替周期越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好。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