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氧化难浮煤泥采用常规的浮选药剂,浮选精煤产率低,灰分高,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浮选效果,本论文开展了FeCL3、AlCl3 、CaCl2三种无机盐对浮选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浮选药剂制度下,当CaCl2的用量为750 g/t时,精煤产率67.53%,精煤灰分13.82%,可燃体回收率77.6...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为36.0±0.5℃,初始pH值为4.5,5.5,6.5和7.5条件下进行生物产酸过程,当初始pH值为6.5,获得最大生物产酸率为53.13%,产酸过程进行168 h后再进行厌氧消化过程.用修改的Modified Gompertz模型处理两级厌氧消化与直接厌氧消化的实验数据,获得最大比产气量、最大比产气速率和滞留...  相似文献   

3.
4.
木质纤维素酒精发酵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对本质纤维素水解糖液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代谢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9个菌种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驯化,从中选出3个菌株。并对3个菌株进行固定化,进行酒精发酵研究,以进一步阐明该菌株代谢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能力。以总糖利用率、葡萄糖和木糖利用率、酒精产率为指标,3株菌具有较好的同时发酵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能力。Pachysolen tannophilis ATCC 32728的总糖(5%葡萄糖和2%木糖)利用率达到了85.08%(36h),葡萄糖的利用率为99.21%(36h),木糖利用率80.38%(36h),菌株Cadida shehatae ATCC 34887的酒精产率达到理论值的82.91%。  相似文献   

5.
光强与氮源是影响微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重要因子,文章研究了光强、氮源、氮源浓度对一株自然条件下分离的绿球藻GN38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实验通过在不同光照强度(179μmol/m2·s-1和84μmol/m2·s-1)条件下,分别以具浓度梯度(1N,1/3N,1/5N)的NaNO3和CO(NH2)2为氮源培养绿球藻,获得了GN38生长与产油的较佳条件。结果表明,较高光强能促进GN38生长和总脂积累;CO(NH2)2有利于GN38积累油脂;不同氮源均表现出氮源浓度与生物量成正比,无氮组除外;179μmol/m2·s-1光强、1/5N时GN38的总脂含量最高。综合考虑,产油微藻GN38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79μmol/m2·s-1光强和0.528 g/L CO(NH2)2,在此条件下干重达到6.7g/L,总脂含量为38%,总脂产量为2.54 g/L,脂肪酸成分中C16和C18含量高达95.15%。实验为该藻的后续深入研究及产业化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玉米淀粉生产酒精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影响玉米淀粉糖化率的几个因素,即糖化酶用量、糖化时间、不同原料对糖化效果的影响,并且确定了适于固定化发酵的最佳菌种,对清液发酵和带渣发酵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了一种糖化效果好、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的生产酒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微藻水解发酵制取燃料酒精的能力,以螺旋藻、微拟球藻和太湖蓝藻为代表,研究了超声波破碎、高压微波辅助稀酸、酶水解等预处理方法对微藻湿藻和干燥粉的影响,发现超声波破碎预处理螺旋藻湿藻可以提高酒精产量,同时降低副产物乙酸和丁酸量;0.05g酶/g藻是最佳的酶水解用量;用蓝藻微波稀酸水解液驯化酵母菌,可以提高酒精产量;高压微波辅助稀酸预处理能提高微藻的糖化效率和产酒精效率;实验所用三种菌种中,驯化的树干毕赤酵母是最佳的产酒精酵母。  相似文献   

8.
混合菌群用于纤维素糖化和燃料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刚果红纤维素平板法分别从田间腐烂的秸秆、潮湿地中的腐烂落叶内筛选出12株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进行了在不同温度、pH和时间条件下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和滤纸酶活(FPA)的检测,筛选出了4株分解效率较高的菌株。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2株菌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筛选出了2株产酶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采用扫描电镜,对菌株形貌进行了分析。应用2株纤维素分解菌和酵母菌混合菌种发酵的同时糖化发酵工艺,分别进行了单菌株和混合菌株的玉米秸秆糖化及燃料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混合菌群发酵后酒精产量为16g酒精/100g秸秆。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机垃圾发酵生产酒精新能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垃圾的再生利用新方法,采用微生物酶制剂对有机垃圾酶解后,用酒精酵母对有机垃圾进行厌氧发酵生产乙醇。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乙醇产量7—9mL/100g有机垃圾,每吨垃圾可生产70-90L酒精。该研究表明,有机垃圾的利用,不仅可变废为宝,提供能源,而且改善环境卫生。为城市有机垃圾的再生利用,发展新能源,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焚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有机废液焚烧处理的国内外现状、焚烧工艺及焚烧设备,比较了各自的处理效果及优缺点,针对有机废液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在焚烧过程中容易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造成焚烧炉的结焦、结渣、流化失败等危害,着重分析了含盐有机废液的焚烧处理技术,最后提出了采用蒸发结晶技术对有机废液进行脱盐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木薯淀粉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木薯淀粉糖化醪为发酵原料,利用正交试验法,在摇瓶发酵试验中,考察了菌种、粒子填充率、初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进行了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木薯淀粉酒精的间歇发酵试验,研究4项运行参数——发酵醪中的残糖含量、酒精含量、pH值以及反应器内的平均温度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木薯淀粉浓醪发酵的可行性和反应器对不同原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阳酵母NY-01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对其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后,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线照射30s后,获得了一株酒精发酵高产菌株,酒精产率达到了14.3%,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0.1%;发酵周期40h,比出发菌株缩短了5h。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有机废液和蒸汽动力循环中所含有的大多数无机成分在超临界水中都是难溶的,它们的沉淀会导致实验系统管路的堵塞等问题。文中对目前国内外无机盐在超临界水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在分析影响溶解度诸因素的同时,比较了各种无机盐溶解度的异同,并指出该研究对处理有毒废物,制取清洁环保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闫广宇  冯雷  李子龙 《节能》2010,29(6):22-25
通过采用A/O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模拟方法,研究污泥膨胀对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膨胀对总氮的去除率基本无影响,丝状菌比表面积大,在低底物浓度的条件下对基质的亲和能力比菌胶团强,使得CODCr的平均去除率提高了3.8%,NH3-N的平均去除率提高了3%。丝状菌的捆绑、覆盖所引起的膜污染极其严重,膜通量无法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冯雷 《节能》2008,27(11)
通过采用A/O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模拟方法,研究污泥膨胀对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膨胀对总氮的去除率基本无影响,丝状菌比表面积大,在低底物浓度的条件下对基质的亲和能力比菌胶团强,使得CODcr的平均去除率提高3.8%,NH3-N的平均去除率提高3%。丝状菌的捆绑、覆盖所引起的膜污染极其严重,膜通量无法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发酵虫草菌粉的提取干燥工艺过程中,使用双锥混合干燥机的工艺取代原烘箱干燥工艺,既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实现药品生产的GMP要求,又节能降耗、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利用N2作载气通过两级恒温的二茂铁蒸发系统,进行了不同工况下气相二茂铁抑制受限空间中酒精池火燃烧的一系列实验,以此考察气相二茂铁对酒精池火的抑制效果。借助于质量采集系统对实验过程中酒精质量变化进行在线测量,并用秒表记录相应的灭火时间。通过对同一工况下重现性好的实验的酒精质量变化速率和对应灭火时间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工况下含有不同饱和浓度的气相二茂铁的N2熄灭酒精池火燃烧的时间均比纯N2灭火时间短。特别是在N2流量为1.00m。/h情况下,通过升高油浴温度继而增大N2中气相二茂铁的饱和浓度可相应的缩短灭火时间,在油浴温度从75升至95℃时,灭火时间的降低梯度大约为2s/℃。  相似文献   

19.
陈萌  官燕玲 《节能》2009,28(2):17-20
为了增强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通过CFD方法,探讨改用波纹管对地下换热所产生的影响,首次提出采用波纹管代替光管作为强化地下埋管换热器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a system to evaluate the flow rate gains in fresh water production when temperatur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changes. A pressurised system of single effect, operating at constant pressure of 80 mmHg, has been used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has been conducted under variable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a dependence of the production of fresh water on temperatur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whose effects are more significant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and salt concentration lowers. The production of fresh water can be increased by 100%. The use of low concentrated salt and sea water solutions, 20 g/l or lower,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fresh water by 33%, while at high concentrated solutions, 170 g/l or higher, the use of brine and salt water produce the same amount of distilled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