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开发蓝莓的绿色保鲜技术,分别采用1.0,2.0,4.0kJ/m~2 UV-C处理南高从蓝莓,并于(4±0.5)℃下贮藏,期间每7d测定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UV-C处理在提升蓝莓贮藏品质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其中2.0kJ/m~2处理对蓝莓贮藏保鲜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采后蓝莓的失重和腐烂,贮藏至35d时相比对照组失重率减少11.4%,腐烂率减少14.8%,推迟发病7~14d,硬度提高16.74%,总黄酮含量提高7.65%,总酚含量提高9.93%;PAL、CAT、PPO酶活分别为对照的1.08,1.45,1.28倍。说明适宜剂量UV-C处理可抑制采后蓝莓果实的腐烂,提高蓝莓品质及防御性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机压丢糟包包曲的酿酒效果,采用含丢糟质量分数5%、7%、9% 和11% 的机压包包曲与纯小麦机压包包曲进行酿酒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机压丢糟包包曲有利于提高糖化、发酵的程度,能提高浓香型大曲酒的出酒率;2)含丢糟质量分数9% 的机压包包曲酿酒效果最优,不仅能显著提高产酒量,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酒品质。因此,机压丢糟包包曲用于酿酒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双相发酵系统中,将分枝杆菌BD696-6 细胞固定在不同载体上,进行降解植物甾醇侧链生成雄烯二酮(AD)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丝瓜布、棉纱布及泡沫,硅藻土有更好的固定化效果。在硅藻土用量7g/L,接种量18%(V/V),甾醇添加量3g/L 的实验条件下发酵7d,AD 得率达到81.47%,比游离细胞发酵AD 得率提高了19.52%。  相似文献   

4.
研究鸡胸肉中添加全溶大豆蛋白(60%)来提高鸡胸肉的保水性.鸡胸肉中通过滚揉加入大豆蛋白和亲水胶体,蒸煮后测定失水情况.全溶大豆蛋白(60%)的效果明显,当添加量为7%的时候有最好蒸煮出品率102.01%.大豆蛋白在提高鸡胸肉的保水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护色剂,对天然色素的光稳定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效果,在不改变色素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色素的残存率提高数倍以上,实验以红曲红色素为例考察护色剂的效果,确定了护色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0001%(m/v),最佳pH7。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究了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酶间的复配,通过测定其酶活,选择出对脂肪酶具有协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K12对脂肪酶DR表现出了抑制作用,相对酶活降低20%~3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XL-90、AEO9和TX-7对脂肪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TX-7可使相对酶活提高到150%。接着进一步考察其在兔皮脱脂中的应用效果,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脱脂率增大,TX-7和AEO9尤为明显,脱脂率分别达到80.63%和76.45%,比DR脂肪酶单独脱脂提高了23.19%和16.80%。  相似文献   

7.
泡菜乳酸菌冻干保护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泡菜用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的生物活性,考察了11种保护剂对乳酸菌真空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选择其中效果较好的四种保护剂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10%脱脂乳、5%海藻糖、7%谷氨酸钠、3%山梨醇和3%VC作为复合保护剂,乳酸菌的冻干存活率较高,可达89.5%。将活菌体悬浮于不同pH值的保护剂中进行冻干,结果显示,介质pH值对冻干存活率有影响,当pH值为6.8时,存活率可达到90.5%。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广纸3号脱墨浆生产线部分除渣筛选系统的优化实践。通过对高浓除渣器、低浓除渣器、重质除渣器、复合筛和缝筛的调整和优化,使脱墨浆产量提高9%,成浆得率增加7%,胶黏物含量下降6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酶制剂及其添加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0头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饲喂添加质量分数为 0 % ,0 .0 5 % ,0 .1%和 0 .15 %酶制剂水平的玉米 -豆粕 -麦麸型试验日粮。试验表明 :试验 1组、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生长猪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8.70 % (P <0 .0 5 ) ,14.36 % (P <0 .0 1)和 18.87% (P <0 .0 1) ,料肉比依次比对照组下降 1.80 % ,10 .79%和 8.2 7%。消化试验显示试验 1组、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0 .2 7% ,2 .17%和 2 .2 6 % ;粗纤维消化率依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1.5 4% ,13.93%和 18.2 7% ;粗脂肪消化率依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0 .42 % ,4.76 %和 5 .32 % ;各组无氮浸出物消化率依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0 .72 % ,1.14%和 1.45 %。在本试验条件下 ,0 .15 %酶制剂添加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提高效果最明显 ;但是 0 .10 %酶制剂添加水平经济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130-136
为了研究最适宜冷藏期软枣猕猴桃的箱式自发气调,提高软枣猕猴桃的贮运效果,确保软枣猕猴桃的保鲜品质,研究3种不同气调元件(12、7、6号)对‘长江一号’软枣猕猴桃自发形成的微环境气体含量、保鲜品质及电子鼻判别的影响。结果表明:12号气调元件(CO2:4.3%~5.0%、O2:15.9%~16.4%)处理组在软枣猕猴桃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中均比对照组(CK)的效果差,且在延缓硬度下降、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指标效果中均低于其余两元件;6号(CO2:3.7%~4.7%、O2:16.2%~17.1%)和7号(CO2:2.6%~3.3%、O2:17.6%~18.3%)气调元件处理组的保鲜效果要优于CK组,且7号气调元件在腐烂率、硬度、糖酸含量、Vc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中效果最佳,各指标均与CK组之间存在显著(p0.05)差异。另外,通过电子鼻对软枣猕猴桃处理的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分析中可以得到,贮藏一段时间后,7号元件的风味成分仍与初值风味最相近,且LDA可以明显将CK组与3种不同气调元件(12、7、6号)处理组的风味区别。综上所述,12号气调元件保鲜效果最差,6、7号气调元件均可抑制腐烂率的发生,延缓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后熟保证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果实的呼吸高峰和乙烯生成速率,且7号气调元件最适宜冷藏期软枣猕猴桃的贮藏。  相似文献   

11.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自湖北省襄阳市某酒厂的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真菌类群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57.43%)和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30.73%)为主,而中高温大曲真菌类群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48.05%)、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17.72%)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14.56%)为主。虽然两类大曲共有核心操作分类单元(OUT)包含的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64.21%,但经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CA)发现两类大曲在空间排布上呈现明显分离趋势。经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分析发现,导致两类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的菌属为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一些真菌类群在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中均存在,但两类大曲亦具有各自较为独特的真菌类群。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江西省鹰潭地区特香型白酒中高温和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曲中的真菌属以曲霉属(Aspergillus,18.40%)、干霉菌属(Xeromyces,18.16%)、根霉菌属(Rhizopus,11.33%)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10.01%)等为主。多样性分析显示中高温大曲中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高温大曲(P<0.05),且两者中真菌群落的整体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对潜在关键菌属甄别发现中高温大曲中的潜在关键菌属为Rhizopus、根毛霉属(Rhizomucor)和Lichtheimia,高温大曲中的潜在关键菌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嗜磷脂菌属(Hyphopichia)和干霉菌属,差异分析进一步表明Rhizopus、Lichtheimia、Candida和Xeromyces在两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中高温和高温大曲中真菌属的网络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高温大曲中真菌群落的稳定性较高。综上所述,大曲随着制曲温度的升高,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13.
曲为酒骨,大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白酒的产量、质量与风格,科学的大曲质量鉴定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次提出入库曲质量管控,创新构建入库曲和出库曲质量评定体系,新评定体系不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评判也更加公正精准,对于中高温大曲质量控制、工艺改进、品质提升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有可供同行参考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为控制特香型大曲表面毛霉的过度生长,在不改变传统特香型大曲制作工艺的前提下,从缩短低温培菌期和减少毛霉初始接种量两个方面对毛霉生长进行控制,从而探究毛霉生长对大曲质量和基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处理一、处理二)大曲表面的毛霉生长量(19.8%、24.4%)明显减少;大曲的糖化力(822 mg/(g·h)、858 mg/(g·h))和液化力(4.00 g/(g·h)、4.80 g/(g·h))提高;基酒产量(571.7 kg、632.6 kg)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一的总酯、乙酸乙酯及丙酸乙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酸含量及其他7个主体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基酒的综合感官评价更优。综上,控制冬春季大曲表面毛霉的生长,有助于改善大曲的外观,提高大曲和基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将山东与山西不同产地的清香大曲使用于武汉某公司清香基酒的生产,两种大曲在理化指标上相近,生产过程中温升大曲线类似、在新产酒的出酒率上山东大曲要高出山西大曲2.38%,新产酒的理化指标检测上二者相近,品评员的评审结果山东大曲要略优于山西大曲,由此可判断武汉地域生产清香型酒用大曲更适合山东大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Illumin公司Miseq 2×300 bp测序平台对浓香型白酒中温曲和高温曲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以丰度0.01%为阈值,中温曲中细菌共得到7个门,高温曲15个门,中温曲共得到19个属,高温曲26个属。首次从中温曲中检测出的类群有Pediococcus(小球菌属),Pantoea(泛菌属),Melghirimyces。高温曲中检测出的类群有Streptophyta,Brevibacterium(短杆菌属),Thermus(栖热菌属),Saccharopolyspora,Citrobacter(柠檬酸杆菌属),Streptococcus(链球菌),Brevundimonas(短波单胞菌属),Allobacillus。此外研究发现高温曲中的细菌较中温曲的细菌相比Bacillus(芽孢杆菌属)和Thermoactinomyces(高温放线菌属)显著上升,而Kroppenstedtia和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显著下降,可能是与张弓酒独特的制曲工艺有关。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浓香型白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方法,为建立浓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信息数据库,优化大曲发酵工艺和提升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夏季浓香型大曲生产的工艺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曲的质量对曲酒的质量和出酒率都有极大的影响,大曲作为大曲酒生产的糖化剂、发酵剂,含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多种酶类.根据夏季大曲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人工洒水,控制好温度和湿度,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通过精心操作和严格管理,为各种有益的酿酒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可大大提高成品大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传统大曲生产原理分析和大曲在浓香型大曲酒发酵体系中生化演化原理分析,推论得出制曲环境自然条件是影响大曲质量品质的不可控制条件,制曲工艺技术及曲坯发酵过程管理是影响大曲质量品质的可控制条件,生产质量稳定、品质卓越的大曲,两者缺一不可。同时也提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形成专业大曲生产基地,推动浓香型大曲酒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曲中耐热细菌菌群富含多种酶系,对白酒风味物质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高温富集方法从大曲中分离目的耐热细菌菌群,制作成麸曲并应用在小曲白酒酿造过程中,初步探究了三种高温条件下大曲耐热细菌菌群在小曲酒中的功能。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并考察了含水量对麸曲中的细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曲中以Bacillus为主的耐热细菌菌群被成功复刻至麸曲中,并占主导地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富集温度的升高,耐热细菌占比越大;水分含量在55%时,麸曲中细菌生物量最高可达8.52×1010 CFU/g。通过小曲酒酿造试验发现,酿造出的最优小曲酒相较于对照组,出酒率提高3.7%,高级醇含量降低27.27%,酯含量增加23.07%,说明在小曲酒酿造过程中使用大曲耐热细菌菌群,可以提高小曲白酒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大曲的热风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探究温度和风速对大曲热风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以及活化能Ea,以建立排潮降温期大曲的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并探究热风干燥与曲虫致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曲干燥阶段主要是降速干燥阶段。干燥温度对水分有效扩散效果要明显大于干燥风速,说明干燥过程中温度对大曲脱水影响较大;大曲热风干燥活化能Ea为59.744 k J/mol。选取8种典型干燥模型方程分别描述排潮降温期大曲的干燥曲线,Midilli模型具有更优越的拟合效果,拟合精度高,且经过热风干燥后干燥环境和大曲内部的曲虫能够完全死亡。因此,本文研究外源加热的曲药干燥工艺,在排湿的同时对曲虫进行有效的杀灭,为大曲热风干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