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色谱组合法分析对二甲苯氧化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丹  孙伟振  潘怡  赵玲 《石油化工》2006,35(11):1105-1109
建立了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对二甲苯氧化产物,其中气相色谱分析对二甲苯(PX)、对甲基苯甲醇(TALC)和对甲基苯甲醛(TALD),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甲基苯甲酸(p-TA)、对羧基苯甲醇(4-HMBA)、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苯二甲酸(TA),得到了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较好,其中PX,TALC,TALD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999,0.99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p-TA,4-HMBA,4-CBA,TA的线性相关性系数均为1.0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组分的回收率介于99.23%~101.29%之间。此方法可用于对二甲苯液相氧化产物的分析和测量粗TA中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甲苯羰基化、对二甲苯卤代水解氧化、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和对二甲苯直接氧化等对甲基苯甲醛合成技术研究现状。对催化剂发展进行了评述,指出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结合和对二甲苯直接液相氧化并联产对甲基苯甲酸工艺,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二甲苯的氧化残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对二甲苯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色谱柱为Phenomenex5SAX,250×4.6mm,磷酸盐缓冲液作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设在236nm。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7.2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2%,相关系数大于0.9985。  相似文献   

4.
以对甲基氯化苄和三甲胺为起始原料,制备对甲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并进一步通过Hoffman消除法合成对二甲苯环二体。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对甲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0.05 mol质量分数30%,甲苯用量1.0 g,二甲基亚砜(DMSO)用量1.5 g,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0 h。此条件下,对二甲苯环二体收率可达46.2%。  相似文献   

5.
用恒温震荡装置测定了苯、庚烷、乙二醇、N -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甲苯、庚烷、乙二醇、N -甲基吡咯烷酮 2个四组分体系以及苯、对二甲苯、庚烷、乙二醇、N -甲基吡咯烷酮五组分体系的常压液液平衡数据。用UNIQUAC活度系数方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 ,并得到该方程的参数。方程的计算误差表明 ,UNIQUAC方程适用于上述四、五组分体系液液平衡的关联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对二甲苯液相氨氧化制对甲基苯甲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苯甲酸钴为催化剂、溴化铵为助催化剂,对对二甲苯常压液相氨氧化反应一步制备对甲基苯甲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助催化剂与催化剂配比、氨气与氧气配比、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对二甲苯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9K、n(溴化铵)∶n(苯甲酸钴)=0.95、n(DMF)∶n(对二甲苯)=0.200、n(氨气)∶n(氧气)=0.037、反应时间2.0h的适宜条件下,对二甲苯转化率为85.0%(摩尔分数),对甲基苯甲腈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65.0%(摩尔分数)和55.1%(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对二甲苯的合成方法,包括传统的甲苯歧化法、甲醇芳构化法和甲苯烷基化法,以及最新采用的2,5-二甲基呋喃与乙烯Diels-Alder反应的合成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对二甲苯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本专利介绍了对二甲苯液相氧化制取粗对苯二甲酸(TPA),再用烷基溶纤剂浸渍法制取高纯度对苯二甲酸。对二甲苯等二烷基苯液相氧化制得的粗TPA,主要含有对羧基苯甲醛(4—CBA)、对甲基苯甲酸等反应中间产物、以及含有结构不明的副产物及金属盐类  相似文献   

9.
富氧条件下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积分数为21%~80%的富氧空气中进行对二甲苯的间歇和半连续氧化反应,获得了富氧条件下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的固相中间产物(对羧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酸)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富氧条件能加快对二甲苯氧化制对苯二甲酸的反应速率,从而降低中间产物在固相中的含量;结合对二甲苯半连续氧化反应的正交试验结果,获得了在现有氧化工艺条件下对二甲苯进行富氧氧化反应的最佳富氧含量。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95℃,溶剂比1∶4,m(Co)∶m(M n)∶m(B r)=1.00∶2.00∶2.50,水的质量分数12%,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5%。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VPO催化剂在甲苯、3-甲基吡啶、对氯甲苯、对二甲苯氨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VPO催化剂上甲苯和3-甲基吡啶均有较好的转化率和对腈的选择性,其腈产率可以达到87%以上.但苯环上其它位基团对反应存在较大影响,对氯苯甲腈最高产率61%,对二苯甲腈最高产率40%,在n(P)/n(V)较大的VPO催化剂上发现有对甲基苯甲腈生成.  相似文献   

11.
以ZorbaxSAX4.6mm(i.d.)×250mm色谱柱,0.25mol/lNH_4H_2PO_4/10%CH_3CN/pH4.30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定量测定CTA或PTA中微量或痕量的4-CBA和PT酸,12min可完成一次色谱分离。探讨了流动相的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4-CBA小于4.3%;PT酸小于2.4%。平均回收率,4-CBA为93.1%;PT酸为96.3%。  相似文献   

12.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PTA中的4-CBA和PT酸含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雅茹 《石油化工》2003,32(9):805-807
建立了反相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对苯二甲酸 (PTA)中的对羧基苯甲醛 (4 -CBA)和对甲基苯甲酸 (PT酸 )含量的方法。应用HP110 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采用ZORBAXStableBondSB -C18(5 μm× 4 6mm× 2 5 0mm)色谱柱 ,流动相为 0 0 5mol/LKH2 PO4 (pH =2 0 4) /乙腈体积比 =65 / 3 5 ,λ =2 5 4nm ,流速 0 8ml/min ,柱温 5 5℃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98,4-CBA和PT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5 0 %~ 10 4 0 %和 98 8%~ 10 1 1% ,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0 85 %~ 2 85 %和 0 3 5 %~ 0 79%。  相似文献   

13.
对甲基苯甲酸液相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醋酸钴、醋酸锰和四溴乙烷为催化剂 ,在 190℃时 ,对甲基苯甲酸液相氧化制对苯二甲酸的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中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对苯二甲酸 3种物质的组成 ,从而确定催化剂的配比和浓度、溶剂比、温度对液相氧化反应的影响 ;测定对苯二甲酸中对羧基苯甲醛 (4 -CBA)含量和TA选择性及燃烧副反应生成CO2 的量与各种操作参数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充分降低 4-CBA含量的最佳催化剂浓度和最佳溶剂比 ,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醋酸和水为溶剂,在Co/Mn/Br催化体系作用下,用N_2/O_2/CO_2混合气氧化PX制备了对苯二甲酸(TA)。考察了混合气中CO_2含量对氧化反应速率、氧化反应中间产物含量和TA收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PX液相氧化条件下CO_2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O_2加快了PX的氧化反应进程,使氧化过程的耗氧速率明显加快。在反应液中w(Co)=0.030%、w(Mn)=0.060%、w(Br)=0.075%(相当于反应液的质量)和反应温度195℃的条件下,使用V(CO_2)∶V(O_2)∶V(N_2)=40∶21∶39的混合气氧化时,CO_2的协助氧化作用最为明显,与用空气氧化PX制备TA相比,反应时间缩短了4~5min,此时固体产物TA中中间产物的含量最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在PX液相催化氧化体系下加入CO_2,形成了一种活性组分,它促进了金属离子价位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了精对苯二甲酸(PTA)中的苯甲酸(BA)、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基苯甲酸(p-TOL)的含量;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种类、缓冲溶液的pH、电泳时的电压、检测波长和进样时间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3-(环己氨基)丙烷磺酸为缓冲溶液,在缓冲溶液的pH为10.0、电泳时的分离电压25kV、检测波长230nm、试样室温度25℃、进样压力25kPa、进样时间25s的条件下,PTA中BA,4-CBA,p-TOL的分离效果最佳,测定的结果准确。该方法具有精密度高、简单、快速和分离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弱极性阴离子交换键合固定相、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UV 235 nm 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了对苯二甲酸精制残渣中的4-甲基苯甲醇,对甲基苯甲醛,4-羧基苯甲醛,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含量,其回收率均在97.1%~105.4%之间,变异系数小于3.36%,相关系数为0.99163。  相似文献   

17.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精制对苯二甲酸中杂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精制对苯二甲酸中的主要杂质4-羧基苯甲醛和对甲苯甲酸的方法。该方法采用185nm紫外检测及低紫外吸收的电解液,从而获得高灵敏度的检测。改进了现有分析4-羧基苯甲醛和对甲苯甲酸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可成为精制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秦冰  张利强 《石油化工》2007,36(10):1056-1060
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污水中的对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和苯甲酸3种主要芳香酸含量的方法。3种芳香酸的测定线性范围均为2~12m g/L,最低检测限均为0.5m g/L。讨论了实际污水中所含有机物对测定结果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吸收波长λ为225,250,255nm处,废水中含量较多的醋酸、醋酸甲酯等有机物不干扰测定结果;含量较少的对二甲苯、邻苯二甲酸等芳香化合物对测定结果也基本无干扰;该测定方法适合于采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进行酸沉后污水中芳香酸含量的测定,不适合稀硝酸酸沉后芳香酸的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及准确度较高等特点,适合实际生产过程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