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酸浆果、胡萝卜和酸奶为主要原料,研制搅拌型酸浆果胡萝卜复合酸奶饮料。方法:以饮料感官品质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搅拌型酸浆果胡萝卜复合酸奶饮料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酸奶中酸浆果汁、胡萝卜汁比7∶3,混合汁添加量为15%、蔗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2%,稳定剂为耐酸CMC与黄胶原(1∶1)的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新鲜毛酸浆、鲜牛奶为原材料,并配以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制作毛酸浆牛奶乳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结果为(以毛酸浆原汁-牛奶混合汁50 g为基准):毛酸浆果浆∶牛奶(质量比)=25∶25、白砂糖添加量1.5 g、稳定剂添加量0.125 g、柠檬酸添加量0.010 g。此配方制得的毛酸浆牛奶乳饮料具有毛酸浆的独特水果清香,微酸。而加入的牛奶使得乳饮料中有了牛奶香气,从而提升了口感及风味。  相似文献   

3.
以五味子、酸浆、枸杞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柠檬酸和稳定剂,制备复合饮料。以饮料感官指标为考察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饮料的最佳配方:混合汁配比为五味子提取液、酸浆汁和枸杞汁混合汁比例为7:3:4,混合汁添加量30 mL/100mL,蔗糖8 g/100 mL,柠檬酸0.05 g/100 mL;稳定剂及其添加量为卡拉胶0.04 g/100 mL,CMCNa 0.1 g/100 mL,黄原胶0.03 g/100 mL。该饮料营养全面,具有独特风味,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野生龙葵果茶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龙葵果为主要原料,生产龙葵果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龙葵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和柠檬酸添加量。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龙葵果茶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龙葵果汁45 mL/100 mL、蔗糖20 g/100 mL、柠檬酸0.16 g/100 mL、CMC与黄原胶为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05、0.01 g/100 mL。此配方及工艺制备的龙葵果茶冲调后呈淡紫红色,果汁澄清透明,酸甜可口,具有龙葵果的特殊风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茶饮品。  相似文献   

5.
以毛酸浆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成毛酸浆原醋,再调配成毛酸浆果醋饮料。以毛酸浆原醋用量、毛酸浆汁用量、蜂蜜用量、60%的蔗糖糖浆用量为单因素,研究毛酸浆果醋饮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每100 m L毛酸浆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毛酸浆原醋8 m L,毛酸浆果汁20 m L,蜂蜜4 g,60%的蔗糖糖浆10g。生产的毛酸浆果醋饮料澄清透明,酸甜爽口,毛酸浆果香、醋香和蜂蜜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6.
以乌龙茶和酸奶为主要原料,对乌龙茶汁的提取方法以及乌龙茶酸奶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对茶汁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乌龙茶酸奶的菌种接种量、蔗糖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茶汁添加量酸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制作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汁提取条件是温度90℃、时间5min、茶和水的料液比为1:30,牛奶中添加乌龙茶汁量为5%,蔗糖6%,稳定剂添加量0.05%,菌种接种量2%,42℃发酵24h。制作出的乌龙茶带着乌龙茶特有的清香,口感顺滑。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与酸角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以云南甜酸角与普洱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麦芽糖浆、柠檬酸、琼脂、果胶、卡拉胶等辅料,研制普洱茶酸角果糕,并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筛选确定最优工艺及最佳配方。最终确定普洱茶酸角果糕的最佳配方为:酸角汁与普洱茶汤比例1∶1(质量比),蔗糖21%,麦芽糖浆4%,柠檬酸0.3%,琼脂0.9%,果胶0.1%,卡拉胶0.1%。  相似文献   

8.
以优质的毛酸浆为主要原料制作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毛酸浆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以及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毛酸浆原汁添加量19%,白砂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20%,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19%(黄原胶0.09%,羧甲基纤维素0.05%,果胶0.05%)。该饮料具有特殊的毛酸浆果味,色泽亮黄,口感清爽。  相似文献   

9.
雪莲果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以雪莲果为主要原料制备雪莲果茶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茶汁:雪莲果汁为1:4,蔗糖添加量为3%,柠檬酸为0.2%,灭菌条件为80℃,20 min.为茶饮料市场增加了一个新产品.  相似文献   

10.
蓝莓山楂果茶的研制及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对蓝莓山楂果茶配方进行优化,确定稳定剂的配比及果茶的最佳配方,并通过不同杀菌条件比较其杀菌效果,优化果茶的杀菌参数。结果表明,果茶最佳的原料配方为:蓝莓与山楂混浆添加量为40%、白砂糖10%、柠檬酸0.08%、黄原胶0.03%和CMC0.03%。最佳杀菌时间和温度是85℃/20 min。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和正交试验筛选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得到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枸杞汁的体积比为4:3,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5%,白砂糖的添加量为9%,0.1%的CMC+0.4%黄原胶的复合稳定剂。  相似文献   

12.
以绿豆芽和苹果为原料,研制复合型澄清果汁饮料。用两种汁液比、汁液量、蔗糖量、柠檬酸量为因素,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实验设计,筛选最佳实验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绿豆芽:苹果汁为1:1、汁液量22%、蔗糖用量7%、柠檬酸用量0.02%。  相似文献   

13.
刘波 《饮料工业》2010,13(12):17-19
以乌龙茶为原料研制出新型乌龙茶酸奶。通过对乌龙茶汁提取方法及发酵工艺的研究,最终确定乌龙茶汁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冲泡温度90℃、冲泡时间20min、茶水比1∶10;乌龙茶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乌龙茶汁3%、接种量2%、蔗糖6%、稳定剂0.05%。制成的乌龙茶酸奶色泽乳白微黄,乌龙茶香与酸奶香味融合较好,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朱剑凯 《饮料工业》2010,13(10):25-29
以番茄和桑椹为主要原料,加以苹果酸、柠檬酸、蜂蜜、蔗糖等辅料,经加工制成对人体有保键作用的复合型果汁饮料。阐述了番茄、桑椹复合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技术要点。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出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番茄和桑椹原浆配比3∶1、蔗糖6g/100ml、柠檬酸0.15g/100ml、蜂蜜8g/100ml、苹果酸0.10g/100ml;通过另一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该饮料的最适稳定剂配方为:果胶0.25g/100ml、CMC-Na0.10g/100ml、海藻胶0.15g/100ml。  相似文献   

15.
以柑橘、胡萝卜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新型的复合果肉饮料,重点解决产品配方和悬浮稳定性问题。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产品最佳配方为柑橘浆12.5%、胡萝卜浆12.5%、蔗糖11%、柠檬酸0.15%;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0.25%、黄原胶0.15%。在此配方下,产品口感好,稳定效果佳。  相似文献   

16.
对苹果、甘蔗、无花果、百合、茅根、马蹄、桂圆复合果汁饮料的配方、稳定性以及风味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复合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苹果、甘蔗、无花果、百合、茅根、马蹄、桂圆等汁的最佳比例为17.5:6:2:2:1:1:0.1(质量比),白砂糖16%,柠檬酸0.5%,蜂蜜16%,稳定剂0.02%。所得产品为营养、保健型饮料,风味独特,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7.
陆萍  吴荣书 《饮料工业》2010,13(7):26-29
以核桃乳、玫瑰花为主要原料,加入蔗糖、柠檬酸等配料,加工制成一种营养丰富、新型的植物蛋白饮料。并对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核桃乳与玫瑰花汁比例1:1、柠檬酸0.25%、蔗糖6.5%,以此配方制成的饮料口感最佳;稳定剂的添加量为黄原胶0.1%、CMC0.15%、卡拉胶0.1%且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西番莲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西番莲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出影响西番莲饮料品质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原果汁的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柠檬酸的添加量和白砂糖的添加量;西番莲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原汁添加量为10%、白砂糖的添加量为8%、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稳定剂(CMC-Na∶黄原胶∶果胶∶琼脂=1∶1∶1∶1)的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9.
桃金娘天然保健饮料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桃金娘果实为原料,配以蔗糖、柠檬酸等,选择适宜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研制出色、香、味俱佳,清凉止渴,具有较强保健功能的天然饮品。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得出最佳配方为:澄清桃金娘汁45%、CMC-Na0.03%、蔗糖6%、柠檬酸0.3%。  相似文献   

20.
萝卜甜橙复合果蔬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甜橙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及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复合果蔬汁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萝卜汁:甜橙汁=1:1.5,糖液浓度为8%,柠檬酸含量为0.003%,加入0.1%海藻酸钠和0.1%黄原胶做稳定剂,生产出风味爽口、营养全面的复合果蔬汁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