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筑》2017,(1)
在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全龄化养老养老建设模式。全龄化养老社区的建设应以老年人的价值诉求为核心,由土地一级开发着手介入,统一把控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到单体设计的各个阶段,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营造既适宜日常活动又能满足精神需求的公共设施和活动空间。以河北省怀来县探讨了全龄化养老社  相似文献   

2.
银龄化背景下,养老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焦点。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阐释了老年人对养老建筑的特殊需求及养老建筑绿色化设计的必要性。借助ECOTECT软件分析了西安地区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策略,对西安颐养服务中心进行了绿色化设计。从场地绿色布局、绿色建筑设计两方面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进行了优化,使其满足老年人对室内外热环境、风环境的特殊需求,并且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及行为特征,为其安度晚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正处于上升势头,养老设施建设与设计水平的快速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在近几年新建的养老设施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如"去机构化""弱医疗化"等。这些理念使养老设施的空间环境在体现家的氛围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近期调研的一些养老设施中常能发现这样的问题:老年人虽然居住在空间环境像家一样的养老设施中,但却无法像居家时那样自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老龄化问题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切入点,在万物互联以及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大背景下,以适老型住宅为研究对象,其居住者主要为居家养老的独居老年人或是老年夫妻,试讨论该模式下的适老化设计如何能够更好地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并结合智慧养老模式在国内的推广情况与国内外适老化设计案例的分析,对适老型住宅居住空间进行智慧化设计研究,希望对中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一种适老型住宅智慧化可行性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养老设施建筑,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及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选取养老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养老建筑。同时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前提下,对规划选址、功能空间、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设计要点,阐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备先老"的国情决定了养老行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养老建筑行业面临新挑战,需结合国情设计适合老年人的空间环境。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阐述养老建筑公共环境中的辨识设计对老年人的影响与作用,并通过实例分析表现手法和常用设计元素,为辨识设计提供途径和思路,以推动老年人居住环境中辨识设计的发展,使老年人整体养老环境及老年产业更合理、完善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银龄化背景下,养老建筑成为建筑设计师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阐释了他们的特殊需求以及养老建筑"绿色化"设计的必要性。研究分析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结合绿色理念提出实施措施,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进行优化,使其满足老年人群体对热环境、光环境、风环境的需求,为其安度晚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谢燕萍 《城市建筑》2023,(17):164-166+195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成为我国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在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必须发挥指导作用。地处大都市密集区的吴江乡村地区老龄化程度高,完善养老体系的需求迫切。文章通过对吴江区210个行政村和432个自然村的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乡村日间照料中心位置超出老年人的步行范围、空间设计不匹配老年人的活动特征、功能配置不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智慧化养老未顾及老年人的接受特征及需求。据此,笔者从“以人为本”视角,对吴江区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布局、设计、功能、智慧化建设等规划配置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玉洁 《河南建材》2022,(4):161-163
在对居家养老型住宅边缘空间区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紧紧依托现有的居家养老基本运作需求来进行.设计师需要实现对空间合理的利用、规划,方便老年人的起居生活,对边缘空间区域诸如阳台、露台、入口、庭院实施定向化的设计和打造,以此来提高居家养老型住宅的舒适度.文章对居家养老型住宅边缘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国内外三个社区养老设施使用状况的调查发现:上海Y社区长者照护之家的老年人活动分布楼层化明显,短期居住与日间照料老年人少有交流,居室缺乏私密性,与社区生活隔离;巴塞罗那F社区综合体的老年人拥有自由的生活方式,灵活地选择活动场所,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京都|社区养老设施居家氛围浓厚,老年人与社区联系紧密,高效使用照料资源。基于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提出社区养老设施综合性设计策略:在物质环境方面应营造浓厚的居家氛围,保证个人私密性,进行精心的无障碍设计,加强照料资源的联动调配;在社会环境方面应以老年人为中心,提供高度精细化服务,实现老年人与社区生活的融合,加强老年人和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