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变化。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园林的建设力求回应这种变化,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闽南园林,并试图反思造园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造园与养园之关系,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之后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该文以河北省邯郸市赵苑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从借景、框景、障景等传统造景手法入手,阐述了赵苑公园造园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悦容公园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综合性大型公园,是中国园林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承担着表达"最美中华基因"的历史使命,汇集了南北园林大家的智慧与情怀.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理法的深刻研究和理解,向经典致敬.追本溯源,挖掘中国园林的内在精神追求和文化脉络,传承和发展经典造园理法.循源前行,以更开放的态度和多维的视角,聚焦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园,回应生态、文化、生活等要求,从理论到实践总结"新时代营造法式",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园林的传承和内涵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齐芳燕 《安徽建筑》2010,(2):12-14,26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它们的艺术风格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的认知不同、造园思想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审美情趣、造园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西方园林在园林类型、园林规模、园林与建筑的关系、造园艺术与美学风格方面的巨大差异。文章对中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造成其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便对现代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并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自上海开埠后,因西式公园移植租界而带来了强烈的中西文化碰撞.它既开启了近代中国园林史上的转折篇章,同时作为社会发展的侧推力,也影响了整个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进程.笔者分别就租界公园的规划布局、造园手法和元素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这类以殖民文化传播为初衷的历史产物于近代上海园林及社会的双重意义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6.
巴渝寺庙园林有着浓郁的地域性特征.根据巴渝地区现存的寺庙园林,通过收集现存寺庙的资料,从选址、建筑和造景处理手法方面入手,提出其“因形就势”的寺庙园林选址、“自然为法”的空间布局、质朴简洁的园林建筑形态、疏朗自然的园林造景特色.总结了“巧于因借,古拙清旷”的造园风格,为完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体系,发掘地域性园林的造园内涵和对建设当代巴渝地区园林景观,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九课 英国园林目前,英国公园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但大量存在的是自然式:公园里没有雕像、喷水池、花坛,完全是仿造农村的自然风光.自然式园林又派生出杜鹃园、岩石园等,也有以景物命名的,如水景园、野趣园等.总的来说,是以宜人的植物景观、美丽的色彩、开阔的草地、柔和多变的树枝和连绵起伏的地形为主体.此前的园林有很大一部分是宗教用的修道院似的园林,持续了数世纪的造园均以建筑为主,像是宫馆的延续,特点为矩形、对称、规则.  相似文献   

8.
日本书院造园林起源于寝殿造园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院造园林逐渐走向成熟,因此书院造园林逐渐成为日本三大主流园林形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日本书院造园林和寝殿造园林的关系,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园林选址及总体布局、建筑营建、造园手法和文化思想四个方面分析,深入探究日本书院造园林的特点,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书院造园...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年广州造园成就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劲章  谭广文 《中国园林》2009,25(10):37-41
广州是岭南园林发展的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州先后建成了白云山山序旅舍、北园酒家、兰圃、越秀公园、华南植物园、白天鹅宾馆中庭"故乡水"、芳华园、草暖公园、云台花园、粤晖园等一大批享誊海内外的精品庭园,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使岭南古典园林"务实平和,开放兼容,创新求变"的造园理念得到传承和发展,并在造园实践中形成了现代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和艺术特色继承传统造园精髓,融汇中外优秀技法,布局灵巧别致生动,游线组织流畅舒展,建筑淡雅轻巧通透,室内室外景色交融,园林植物多姿多彩,构件工艺精美细腻,巧于因借善用资源,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林敏仪 《广东建材》2007,(6):138-140
通过介绍牛山炮台公园二期规划设计,探讨如何借鉴传统岭南园林造园理论,结合运用现代的造园手法,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资源,与地方文化特点相结合进行规划设计,有机地把遗址与景观元素相结合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由于中国独特的地貌、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生的结果。通过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中国园林主题是和谐,灵魂是文化,本质是民生。  相似文献   

12.
张承佑 《古建园林技术》1984,(3):58-59转60转34
中国的古代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在古建筑做法、形制、构造诸方面都有独特的造诣和成就,是我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通过调查和学习,总结归纳了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历史名城的几点经验。 北京地区在借鉴经验的同时,还应对古建筑群和园林划定保护区,控制建筑高度。同时保证古建筑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垂花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占着重要位置,我国传统的住宅、府邸、园林、寺观以及宫殿建筑群中,都有它的独特地位。垂花门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优美的建筑外形,各种垂花门既有精巧华丽的共性,又因所处具体位置和功能上的差别而具有多种构造形式。垂花门的构造艺术和技巧,是古建传统技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研究垂花门的种类、构造及其在造型、装饰等方面的规律和技艺,继承这方面的宝贵遗产,对保护和维修文物古迹,建造新的古建风景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垂花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占着重要位置,我国传统的住宅、府邸、园林、寺观以及宫殿建筑群中,都有它的独特地位。垂花门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优美的建筑外形,各种垂花门既有精巧华丽的共性,又因所处具体位置和功能上的差别而具有多种构造形式。垂花门的构造艺术和技巧,是古建传统技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研究垂花门的种类、构造及其在造型、装饰等方面的规律和技艺,继承这方面的宝贵遗产,对保护和维修文物古迹,建造新的古建风景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Z5)
Zhongshan Road in Nanjing City was formerly known as "Meridia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ignif icant building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re mostly distributed along this modern avenue. The diversifi ed styles and types of these buildings refl ect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modern Chinese buildings, and also record history of that age. The buildings a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not only Nanjing, but also China. Study on and protection of these buildings is a process of reviewing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China, and also rethink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promot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ultures.  相似文献   

16.
郑红兵 《城市建筑》2014,(32):247-247
中国的建筑和西方的建筑在各种层次上有着不同的区别,包括突出重点、建筑材质、建筑布局形式、主体差异。本文对中西方园林建筑差异进行了浅析,旨在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借鉴进行园林建设,对我过园林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古民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态,凝聚了各族人民的风俗文化和精神创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分析我国古民居建筑特征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古民居的火灾状况和消防现状作了分析;结合其布置格局及结构特点对古民居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的影响,对我国现存古民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作了重点讨论,并就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设想.古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其特有的建筑结构类型,利用当前已有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消防设施保护好这份遗产,是当前古建筑消防保护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全国“古建园林学术讨论会”上,大家共同认识到古建园林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从环境意识来认识古建园林的修复和民族风格新建筑的设计,并且需认识到建筑文化是多元、多方位的。对待传统古建园林的维护、修复和使用问题,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并在本次讨论会上制定了今后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9.
在急速城镇化建设及紧迫的近代公共园林遗产保护背景下,回顾了近30年来中国近代园林研究历程,在分析了实践研究滞后于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基础上,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引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疏理近代公共园林演变历程,提出了围绕近代公共园林对外源的多渠道吸纳及本土风格的融汇线索,构建中国近代公共园林的风格和思想的时空演变源流谱系,综合形成中国近代公共园林“时段-地域-类型-风格-思想”的五维谱系框架的方法,并探讨了谱系研究的应用前景,指出近代公共园林谱系构建是搭建园林理论研究到实践遗产保护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