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制造系统中废旧产品回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再制造系统中以整体再制造为主要利用方式的废旧产品,考虑废旧产品的质量和用户心理回收价格等因素,建立了无约束混合整数规划的单周期回收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是得到一个包括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再制造成本阈值的最优回收策略,以达到周期内期望利润最大化。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潜在待回收的废旧产品数量、质量、废弃处理成本以及用户心理回收价格对最优回收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稳定的回收来源能够促使回收价格和回收数量的提高;再制造商的期望利润是单位废弃处理成本的减函数,且随着待回收废旧产品的质量越好而越高;另外,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再制造商具有较高的再制造意愿,缺乏动力提供高回收价格来提高回收数量。  相似文献   

2.
再制造装配是再制造工艺过程的重要内容,对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降低再制造费用和时间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废旧产品再制造装配的相关内涵,分析了再制造装配的工作及精度要求,综述了再制造装配的相关方法及特点,并探讨了制定再制造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和步骤,对推进废旧产品再制造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周期盘点库存系统的最优策略,假定制造与再制造的准备次数未知,且计划期的开始对没有用于再制造的旧产品进行处置,把旧产品的处置成本和制造与再制造的变动成本引入目标函数中,构建了有限计划期间更加普遍的总成本模型。利用转换期与制造和再制造周期长度的关系,建立了关于转换期的集合。对于不同的转换期,推导出了相应的最小总成本函数。随后给出一个确定最优策略的简单算法,得到了四种不同条件的最优策略。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相关结论尤其是算法的应用,得到了相应的最优策略和最优总成本。  相似文献   

4.
再制造工艺与技术是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节约再制造费用、提高再制造效益的核心内容及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本文叙述了再制造工艺与技术的定义,分类指出了再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对再制造工艺与技术进行了总体性阐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直线型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稳摆控制问题,对如何实现倒立摆系统鲁棒稳定的同时,还保证其达到期望的最优控制性能和H_∞性能指标的稳定性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和H_∞鲁棒控制方法设计了一个H∞鲁棒最优控制器,用来实现对该倒立摆系统的稳摆控制。利用设计的控制器,基于倒立摆实验平台和Matlab数值仿真平台,使用该控制器来实现系统的控制并对稳定倒立摆的过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较好的实现对直线型二级倒立摆的稳摆控制,并对受控系统的模型参数摄动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还能利用最优的控制作用达到期望的H_∞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废旧汽车(ELV)回收再制造作为提升汽车产业可持续性的有效实践,由于回收质量、再制造成本的不确定导致决策者的风险不确定性,以废旧汽车回收再制造环节为对象,考虑废旧汽车回收质量的不确定及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特性,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再制造商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度对废旧汽车回收再制造供应链定价策略、参与者利润、ELV回收质量、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度的增大,再制造商的销售价格增加,而零售商的零售价格持续减低;随着再制造商风险规避度的增加,再制造商销售价格与零售商零售价格保持下降趋势;ELV回收质量与再制造商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度呈负相关的关系,且ELV回收质量越低,废旧汽车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的期望效用越小。最后,建议废旧汽车回收时的定价决策要综合考虑再制造商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度以及废旧汽车回收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就如何构建面向信息集成的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系统的功能模型,并对其生产管理控制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6个分系统的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系统信息集成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8.
再制造逆向物流的废旧产品回收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入再制造的基本内涵及逆向物流的概念,在分析产品回收逆向物流的基础上,建立制造商主导回收、零售商主导回收和第三方服务商主导回收的模式,并讨论废旧产品回收、修复再制造的各种方案,目标是使各成员的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9.
运用博弈论的思想研究了再制造的产品回收定价问题,建立了质量不同的回收产品差别化定价的数学模型,对合作博弈下不同质量回收产品的最优价格进行了求解,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回收价格下系统的总体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10.
再制造自动变速器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变速器性能、提高其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据此提出了再制造试验台的设计方案。就再制造特点对传动系统、动力系统进行了设计,使其通用性强;测控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卡分别实现对试验台的控制与数据采集。通过实例,对再制造变速器进行拆解前的测试从而完善了变速器再制造流程,并针对拆解前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换挡规律、油压测试。  相似文献   

11.
基于GERT图的废旧零部件不确定性再制造工艺路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再制造系统工艺路线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一种基于图形评审技术的再制造工艺路线模型。首先对再制造工艺路线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对参数进行描述,阐述四种典型再制造工艺路线,然后建立基于图形评审技术的某废旧零部件路线模型,该模型描绘了各废旧零部件的所有可能工艺路线;建立工艺的概率分支与各工序加工时间分布函数。通过信号流图和矩母函数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废旧零部件到达某一节点的概率与期望时间。将该模型应用到废旧车床主轴再制造实践中,运用Arena仿真软件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中集成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提高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中的物流管理绩效,合理设计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结构,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提出了一种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据此确定网络中各种设施的数量、位置及物流量分配,以使投资和运营的总成本最小.该模型的特点是:适合单产品、单周期、有能力限制的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设施选址-分配问题.考虑了集成物流网络中共用设施的选址;正向物流中统筹考虑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的物流分配,但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不能相互替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再制造产品的成本,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将公差设计方法引入再制造工程。在深入分析再制造公差设计特点和公差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再制造公差设计的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以统计公差原理为基础,以再制造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性能、表面工程技术、过程能力指数等制约因素,在质量成本中的田口质量损失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保证成本。结合某企业ZQDR-410型牵引电动机的再制造案例,对传统再制造方案和所提方案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公差设计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企业面临再制造产品选择的复杂决策问题,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依存和反馈的网络层次分析评估模型,对存在多个评价标准、控制维度、评价因素的再制造产品选择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实例构造系统超矩阵,运用SD软件求关联超矩阵的收敛状态,得到稳定的极限超矩阵,计算出备选项权重,解决了再制造的产品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模糊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制造/再制造物流管理绩效,提出了合理设计制造/再制造闭环物流网络结构.将废旧产品回收量、新产品或再生品需求量、物流设施的生产或处理能力等看成三角或容差模糊参数,建立了单周期、单回收产品、有能力限制、同一物流设施备选地点对应多种可选物流设施类型的集成物流网络设计的模糊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求解该模型,利用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将其转换成等价清晰模型.介绍了模糊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针对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物流设施选择的扩展应用,阐述了置信水平重要程度的分析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糊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车辆两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包含悬架刚度立方非线性的运动微分方程,运用Runge-Kutta方法求出了被动悬架与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水泥路面、搓板路面、卵石路、鱼鳞坑路4种路谱的响应,采用模拟计算法得出车身竖直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并将被动悬架与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响应进行比较,在振动舒适度改进的同时,悬架弹簧的变形量增大,因此应该合理选择系统参数为汽车的动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设施能力可扩展的制造/再制造物流网络多周期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制造/再制造物流管理绩效,提出了合理设计制造/再制造闭环物流网络结构的方法.考虑到物流系统不同时间段设计参数的差异、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物流设施的分期建设等因素,建立了设施能力可扩展的物流网络多周期优化设计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确定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中每个周期需要新建的设施位置及数量、需要扩建的设施位置及数量、扩建设施需要扩建的标准系列数最、设施运营时需要增开的标准系列数量,以及相应物流量等,同时还可以获得计划期内的系统最小总费用.为快速有效地得到设计结果,给出了求解模型的混合遗传算法,介绍了算法的实现步骤.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及其算法的有效件.  相似文献   

18.
再制造/制造集成系统中的制造商-零售商协调决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由1个制造商、2个零售商组成的双层再制造/制造集成物流网络模型。零售商负责产品的销售与废旧产品的回收。在正向物流中,零售商之间存在数量竞争;在逆向物流中,回收产品的总数量由零售商提供的单位回收价格决定,而各零售商所得回收产品的份额则由零售商提供的单位回收价格与消费者偏好共同决定。利用博弈论,得到了完全信息下的纳什均衡,发现零售商订货量随着制造商的批发价格的增长而递减。在回收中,零售商的单位回收价格不超过制造商提供的单位价格一半。研究了制造商如何协调正向与逆向物流,以便最大化自身的利润,该项研究成果对制造商的决策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