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边界元辅助焊接残余应力的无损测试方法,该方法将焊接变形作为已知边界条件,通过边界积分方程及其离散形式──边界元法来求解焊接残余应力,推导出了计算公式,构造了算法和步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用应力释放法对几块典型焊接试板中的二维焊接残余应力进行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借助边界积分方程的离散形式-边界元(BEM)技术,建立了一种利用焊接构件的边界位移量-焊接变形的测量值来求解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无损计测方法。并用应力释放法测量二维焊接残余应力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磁性法测定A633D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介绍了一种无损伤测定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即磁测应力法;采用该方法对A633D焊接接头焊缝正面及其背面不同位置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可靠性好,且不损伤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4.
丁字接头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合理的简化丁字接头焊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网格化。模拟了焊接过程中丁字接头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并将残余应力的模拟值和经验值进行了比较,证明该方法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焊接残余应力预测方法,可为制定焊接工艺以及控制残余应力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钻孔法测定焊接钢构件残余应力的试验分析,我们测定了焊接薄壁钢管试件沿圆周的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模式,得出该法测定纵向残余应力是可行的,其残余应力以拉应力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控制钢结构焊接过程变形策略,通过钢板对接方法研究了焊接残余应力及焊接变形.以两块同料、同尺寸钢板对接解析焊接工艺过程,设定常态焊接工艺参数,在焊接钢板上进行焊接横向及纵向残余应力计算,并在焊接过程构建温度场,建立有限元模型,绘制其温度曲线图,探究残余应力变化趋势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接焊接钢结构焊缝附近部分残余应力较大,结构残余应力在初始加热时期会呈现较快下降趋势,后逐渐趋于平缓,钢板对接焊接变形主要原因是纵向残余应力过大,可通过平行加热处理降低纵向残余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爆炸消应处理在武钢高炉热风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爆炸处理技术在武钢高炉热风炉上的成功应用.爆炸处理后焊接残余应力下降60%以上,残余应力水平满足设计要求,结构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8.
振动时效法消除焊接构件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用振动时效法消除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振动时效可以明显降低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决钢结构构件内部残余应力难以测试的问题,确定焊接梁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方法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提出了通过试验测定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屈服刚度法.采用该方法以对接焊钢板及焊接工字型梁为对象,进行了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测试.结果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屈服刚度法能够很好地确定板类及梁类焊接构件的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通过试验确定了带焊缝工字型梁翼缘和腹板的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由于单侧施焊,残余应力值较小,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结论该方法简单、精确,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和推广价值,为钢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厚钢板对接焊接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热-固耦合效应的钢板对接焊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焊接全过程,从焊接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的角度,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板件边界约束、焊接层数与道数、板件厚度、焊接顺序以及施工工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探讨了简化计算的可能性与正确性,并考虑了保温和设置支撑等施工工艺对焊接施工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型压力容器主要采用焊接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往往加速脆断发生。因而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对压力容器脆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焊接残余应力对压力容器脆断的研究有两种方法。即转变温度法及断裂力学法。前者主要以脆断发生温度评价残余应力对脆断的影响。文献〔1〕指出,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提高了脆断发生温度,亦即降低了断裂应力。但用转变温度法从理论上定量研究残  相似文献   

12.
薄板对接焊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有限元法对薄板对接焊进行热弹塑性应力分析的方法,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此类焊接过程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的抗疲劳性能,对钢桥面进行退火处理以降低关键焊缝的焊接残余应力。首先系统性地回顾和探讨钢桥面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模式,同时就残余应力对疲劳裂纹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文献分析。随后,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主流焊接残余应力消除方法,并开展对比分析。借鉴压力容器制造方法,建议在正交异性钢桥面制造中引入退火处理工艺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研究聚焦钢桥面中疲劳问题较突出的顶板与U肋连接焊缝,设计了16个(其中9个退火处理,7未作处理)局部足尺单U肋试件进行残余应力测试与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后焊缝残余应力实测值降低约80%,疲劳强度提高约23%。可以看出,退火处理可以大幅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从而有效提升钢桥面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4.
焊接残余应力普遍存在于焊接结构中。用材料力学和用疲劳图的方法分析焊接残余拉应力是如何影响焊接平接头静载强度和疲劳强度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焊接梁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提出了一种测定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以对接焊钢板及焊接工字型梁为对象,进行了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测试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确定板类及梁类焊接构件的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为钢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该方法简单、精确,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构钢焊接残余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结构钢板对接焊接及腹板与翼缘角焊缝连接的工字型截面梁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焊接温度场、残余应力分布及残余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证实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存在较大的三向残余应力,且纵向残余应力大于横向残余应力,对结构局部受力将产生较大影响,但由于焊接残余应力是自平衡的,故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对钢材宏观受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机械振动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振动焊接是在振动调整残余应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焊接新技术。这种焊接新技术 ,不仅能提高焊接质量 ,改善焊接接头金相组织 ,提高接头金属的力学性能 ,而且能省去焊后调整残余应力的工序 ,从而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并将给焊接生产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试验选用压力容器常用钢 1 6MnR作为试验材料 ,采用机械振动焊接钢板与常规埋弧自动焊接钢板对比实验方法 ,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研究了机械振动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机械振动焊接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 ;当频率、振幅 (激振力 )选取合适时 ,其降低效果更显著。而机械振动焊接降低残余应力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机械振动使焊缝及周围的温度梯度减小和振动使晶粒细化、组织分布均匀所致  相似文献   

18.
厚板焊接中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厚板焊接构进行条形切割解体,从而实测截面上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并根据统计理论,总结出厚板中焊接残余应力在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机械振动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机械振动焊接是在振动调整残余应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焊接新技术。这种焊接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焊接质量,改善焊接接头金相组织,提高接头金属的力学性能,而且能省去焊后调整残余应力的工序,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将给焊接生产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试验选用压力容器常用钢16MnR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机械振动焊接钢板与常规埋弧自动焊接钢板对比实验方法,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研究了机械振动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振动焊接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当频率、振幅(激振力)选取合适时,其降低效果更显著。而机械振动焊接降低残余应力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机械振动使焊缝及周围的温度梯度减小和振动使晶粒细化、组织分布均匀所致。  相似文献   

20.
焊接残余应力不仅可能使高温超导电机磁体支撑结构产生裂纹,还可能与外加载荷叠加后改变磁体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应用轴对称模型及单元生死技术,对高温超导电机磁体支撑结构进行了焊接数值模拟,得到了焊缝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同时在结构强度分析中考虑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最大残余Mises应力出现在焊缝区域,远离焊缝区的应力几乎为零;整体退火对焊接残余Mises应力的降低非常有效;焊接残余应力和外载荷作用下的Mises应力进行了叠加,导致磁体支撑结构的强度明显下降。研究结果为磁体支撑结构的设计、生产工艺的优化及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