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阿基米德蜗杆M值的三针量法的一种新式修正方法,该方法准确度高,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2.
根据圆柱蜗轮蜗杆啮合特点,探讨了利用CNC齿轮测量中心实现蜗杆啮合误差的检测,并提出具体的检测实施方案以及啮合误差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使用VS.NET开发了测量和计算软件,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一个测量实例分析论证了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中双头蜗杆和三头蜗杆的啮合过程 ,并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机械加工中,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蜗杆加工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是由于蜗杆齿形较深,切削面积大,属于难加工零件。另由于蜗杆的特性,在快速加工中普通加工方法无法实现快速而准确的停车。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好的加工方法并研制了自动退刀装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查表和简单计算,解决了齿槽法向直廓蜗杆的M值计算,从而避免了齿槽法向直文蜗杆的M值精确公式的迭代解法和近似公式中准确度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查表和简单计算解决了齿槽法向直廓蜗杆的M值计算,从而避免了齿槽法向直廓蜗杆的M值精确公式的迭代方法和近似公式中精确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查表和简单计算解决了瞪槽法向直廓蜗杆的M值计算,从而了齿槽法向直廓蜗杆的M值精确公式的迭代算法和近似公式中准确度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北量制造的CD320G光栅式单面啮合检查仪上测量齿数为6的倍数的齿轮时,用双头或三头测量蜗杆都不能连续测出齿轮的整体误差。本文提出一种人工分齿法。为了提高精度和效率,测量时选用双头测量蜗杆,并在测量前先测出分齿处齿的周节误差。测量精度控制在2μm之内。测量蜗杆与被测齿轮作单面啮合,蜗杆转动带动被测齿轮转动,所以啮合的开始点必定是蜗杆的齿根推动齿轮的齿顶,如图1(a)所示。当圆形记录纸的旋转方向与被测齿轮的转向相同,那么记录曲线如图1(b)所示;当圆形记录纸的旋转方向与被测齿轮转向相反时,记录曲线则如图1(c)所示。在一个齿面上总是齿顶先记录,齿根后记录。采用双头测量蜗杆测奇数齿齿轮时,齿轮转第一转只测出1、  相似文献   

9.
法向直廓蜗杆M值的较精确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根据法向直廓蜗杆的形成原理及等距曲面理论导出法向直廓蜗杆的M值的较精确的近似计算公式,该公式比目前应用近似公式的准确度为高。  相似文献   

10.
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可遇到R弧槽的加工,然而当前的立式车床上的圆柱体上的加工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加工的精度要求,那么则可通过蜗杆以及涡轮的传动原理改变刀具的加工方向,从而有效提高圆柱体上的颐槽的加工精度要求。该项机械加工方式能在立车、卧车等上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加工劳动强度,同时也为类似的陬槽的机械加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施立平 《工业计量》1992,2(2):34-34
在机加工中,多头蜗杆一般采用螺纹千分尺和齿厚卡尺综合测量,检测繁琐,效率低。我厂生产的泰山12型方向机蜗杆,生产批量大,如不解决快速测量,要提高生产效率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设计了蜗杆螺旋槽快速综合检测工作量规(图3),直接应用于生产加工过程。经多年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时先将平尺与蜗杆外圆靠平,然后用量规测量、试其通止,判断工件是否合格。现将工作量规的计算过程介绍如下。表1图1图2是蜗杆的基本参数。一、工作量规基本尺寸1.螺旋槽各参数计算(l)轴向螺距Ta(3)定齿高法向槽宽Fa (6)槽侧与顶径素线的内接圆直径Dn 2.工…  相似文献   

12.
郭守坤  郭烨 《计量技术》1995,(12):17-18
本文介绍通过查表和简单计算得到阿基米德蜗杆的M值,解决了原方法中准确度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双导程蜗杆为例,探讨了其在普通车床(CA6140)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内容,包括:挂轮计算、刀具选择、操作方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提高了使用普通车床加工蜗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座标镗床代替万工显测齿向此种方法不仅可以测量齿向,还可以测量周节累计误差,齿圈跳动,渐开线齿形误差,以及还可测量滚刀、蜗杆等,希望读者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5.
齿槽法向直廓蜗杆M值的精确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文献^[1]导出的精确公式,给出齿槽法向直廓蜗杆M精值的实用计算程序和计算示例,并与其它两种M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为识别影响蜗杆砂轮磨齿机空间精度的关键几何误差项,提出一种基于旋量理论和Sobol法的几何误差敏感度分析方法。以YW7232型蜗杆砂轮磨齿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旋量理论建立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然后,采用Sobol法计算机床磨削过程中各几何误差项对空间误差分量的敏感度系数,并识别出关键几何误差项;最后,对机床的关键几何误差项进行修正,通过仿真分析对比修正前后机床的空间误差分量以及3种测量模式下球杆仪的杆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识别出机床磨削过程中的关键几何误差,这可为提高机床精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形位公差带的分布特征,对形状、位置要素变动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在一维线性装配尺寸链下,判断模型中形住误差是否应当纳入装配误差累积计算的方法.在统计平方根模型的基础上,依据零件生产加工完毕后各形位要素变动的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装配误差累积计算模型.采用此模型可实现包含形住误差的装配精度定量分析.给出的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误差分离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在单啮仪上从被测齿轮齿形误差的测量结果中分离出标准蜗杆的啮合线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检测,测量精度低,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制造精度,提出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精度的非接触光电测量的检测方法,并基于西华大学数控研究所研发的四轴四联动数控磨床对蜗杆进行检测实验,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蜗杆和齿轮的轴向齿厚Sx法向弦齿厚Sn的精确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给出了当齿厚存在减薄量和制造允差时,蜗杆和齿轮的轴向齿厚Sx,法向弦齿厚Sn的精确计算方法和适用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