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固流化床固体浓度分布的冷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0.284 m、高6.0 m的气固流化床冷模装置中进行了气固流化实验,采用PC6 D型颗粒浓度测试仪检测固体浓度. 分别采用枝条型(开孔率a=5‰和2.5‰)和环形(a=5‰)气体分布器,以直径154~180 mm、密度2550 kg/m3的砂子为颗粒,在静床高H0=0.6~1.5 m、表观气速u=0.3~0.6 m/s的情况下,考察了时均固体浓度1-e在空间的分布. 结果表明,增加u使密相区的1-e减小,分布器形状对1-e影响不大. 采用较低a的分布器时1-e的变化较大,且其值均较低. H0=0.6 m, 轴向位置H=0.4 m, u=0.3 m/s, 径向位置r=0~0.142 m时,1-e由0.410上升到0.494;H0=0.6 m, H=0.4~0.95 m, u=0.3 m/s, r=0时,1-e从0.410减小到0;H0=1.5 m, H=0.4~1.3 m, u=0.3 m/s, r=0时,1-e从0.397先下降到0.372,再上升到0.424,最后下降到0.328. 相似文献
2.
气液固流化床固体轴向浓度分布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描述气液固三相流化床中固体颗粒轴向浓度分布的沉降-分散模型和尾涡夹带机理模型,以及它们的推广与应用,同时指出这些模型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4.
在内径3~20 mm的4个气-固微型流化床中,分别考察了A类和B类两种类型颗粒的流化特性,同时研究了床几何结构、操作条件、物相性质等各因素对其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气-固微型流化床中的床层压降特性与颗粒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的流动状态下两种类型颗粒的流动特性存在显著地差异.在固定床阶段,与B类颗粒相比,A类颗粒与... 相似文献
5.
固液分布器中主分布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不同结构形式的主分布器条件下,研究了表观液速对换热管中固含率、下管箱内床层高度、静压降及平均固含率的影响。利用体积容积法测量了换热管束中的固含率、刻度尺测量了下管箱中的床层高度、U形管测量了下管箱的静压降,并运用差压法测量了下管箱中平均固含率。采用不均匀度函数衡量了不同结构条件下管束间固含率的不均匀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换热管下方增加优化后的主分布器可以均匀分布固液两相;主分布器直径变化时对下管箱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大于主分布器轴向位置改变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气液固循环流化床颗粒分布板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设计了用于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固体颗粒分布板。采用功能强大的CCD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获得颗粒的分布和运动规律,考察了安装高度、运行参数等对分布板颗粒分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布板的安装高度、液体和气体流量、颗粒体积分数等对颗粒的速度和固含率分布有较大影响,得到了使固体颗粒在管束中分布效果较好的设计参数,以指导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气固脉冲流化床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φ70mm的流化床内,采用聚氯乙烯、玻璃珠和不规则天然刚玉等B类、D类颗粒,测定了0 ̄5.0Hz脉冲频率下气固流化床的基本流体力学特性,探讨了影响床层流化特性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验数据对脉冲流化床的临界流化速度和临界流化压降的无因次准数式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纤、压力传感器同时获取气固流化床不同位置颗粒浓度、压差、压力信号时间序列:运用吸引子和涨落复杂性参数分析三种信号时间序列,研究细颗粒在低气速下的流化状况。实验结果证实了Takens的相空间嵌入原理,且在流化床由散式流化到聚式流化过渡的过程中,三种信号的复杂性分析都体现床内运动存在涨落过程,这与Wackerbauer研究的结论是吻合的。同时结果表明不同信号涨落复杂性参数随气速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有理由认为涨落复杂性参数对应的仅是系统本身的一定运动状况,且和轴向位置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气固两相流在预热器输送床换热管冷态模型内的运动规律,设计开发了三种不同结构参数的分散装置.采用光纤浓度探头针PV-4和高速摄影仪,对装有三种散料装置的输送床换热管冷态模型内的物料运动加速段轴向方向的4个截面,进行了物料运动状态和径向浓度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加速段区域,物料同气流间存在较大的相对运动速度,且湍流强度大,空间浓度变化最明显.当物料运动到加速区域上部,浓度分布呈现出径向中心区域低而边壁高的不均匀分布规律,换热管中心区的颗粒浓度分布曲线较平坦,由中心向边壁靠近,物料浓度单调递增,且近壁处分布曲线变陡.三种散料装置均改善了物料在换热管内部的冲料现象,物料空间浓度分布更加均匀,通过综合对比,发现2#散料装置的分散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冷模实验,对比研究了施加电晕放电前后气固流化床内场强、颗粒荷质比和静电势的变化。实验发现,施加负电晕放电前,场强、颗粒荷质比和静电势均为正值,且随着气速的增大而增大;施加负电晕放电后,场强、颗粒荷质比和静电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幅度随着气速的增大而增大,达到平衡静电势所用的时间也随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放电可以用于气固流化床内的静电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振动流化床中床层空隙率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φ148mm的振动圆柱形流化床内,采用树脂、玻璃珠、小米及砂子等Geldart‘B和D类物料,测定了振动强度为1-8g,流化床为1.0-3.0条件下气固流化床床层空隙率的变化,考察振动条件下床层轴向径向的空隙率分布,探讨了床层空隙率的一些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振动流化床的平均空隙率进行了无因次数式关联,此关联式对实际振动流化床的操作与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形和模糊技术的气固流化床流型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分形和模糊技术的气固流化床流型辨识的新方法,将分形技术应用在气固流化床压力波动信号的分析中,提取出信号特征值Hurst指数,同时结合模糊识别,建立模糊识别函数,由此来区分气固流化床的不同流型。初步研究表明,基于分形和模糊识别的流型辨识能够达到较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线测量气固流化床空隙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提出了一种在线测量气固流化床空隙率的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气固流化床空隙率测量系统,可同时实现气固 流化床空隙率分布的在线显示和整体空隙率测量。选择加权反投影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以保证空隙率分布显示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采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和ART算法相结合的组合型新图像重建算法来实现整体空隙率的测量。Tikhonov正则化原理用于克服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不适定问题,ART算法用于提高最终重建图像的质量。研究表明以上提出的空隙率测量新方法是有效的。空隙率分布在线测量的速度可达25幅/秒以上,整体空隙率测量的最大误差可小于5%。 相似文献
19.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RTD of solids is carried out in a single‐stage fluidized bed provided with an internal, using uniformly sized particles and a binary solid mixture, varying gas flow rate, solids rate, bed height, dilution and the bed geometry. The effect of these variables on first and second moments as well as on F‐curves has been determined. Using a binary solid mixture or an internal inside the bed is found to reduce backmixing of solids. The data is fitted to FTEM and the values of N obtained were compared for different variabl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