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秘鲁某斑岩型含砷铜钼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宏东  金建文 《矿冶》2012,21(1):91-94
对秘鲁某斑岩型含砷铜钼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砷、铜、钼等元素的赋存状态,丰富了该类型矿石的矿物学资料,并就影响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矿石的氧化率比较低,铜钼应具有较高的选矿回收率,选别作业时容易获得较理想的选矿指标,但矿石中的砷会在铜精矿中有显著的富集,应该重视砷黝铜矿在选矿流程中的走向,充分利用砷黝铜矿与黄铜矿之间浮游性的微小差异生产高、低砷铜精矿。  相似文献   

2.
以非洲某高钙镁铜钴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分析检测方法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为该铜钴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查明矿石中铜和钴的含量分别为5.40%和0.062%,为主要回收元素。矿石中钙镁含量较高,分别为镁含量8.55%、钙含量7.05%。矿石中铜、钴的硫化率分别为93.25%和75.81%,钴的硫化率相对较低。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及斑铜矿,钴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及辉砷钴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及石英。硫化铜矿物粒度分布不均匀,以中粒为主;硫铜钴矿及辉砷钴矿均以细粒为主。矿石中镁除了以白云石形式存在外,还有相当部分以镁质层状硅酸盐矿物形式存在,在浮选过程中易富集于浮选精矿,造成精矿中镁超标。根据矿石性质,在制定选矿工艺时需考虑硫化铜矿物、钴矿物的嵌布粒度差别,矿石中钴的较高氧化率对钴回收的影响,含镁矿物对浮选产品指标的影响,在保证精矿品质的情况下,同时实现铜和钴较高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新疆卡拉盖雷铜钴矿石选矿过程中铜钴不易分离,且铜精矿和钴精矿中砷的含量容易超标。采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对该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有价元素主要是铜和钴,含量分别为0.84%和0.10%,有害元素砷的含量为0.48%。矿石中铜、钴的氧化率很低,分别为2.38%和0.99%。黄铜矿是矿石中主要的铜矿物,嵌布粒度极不均匀,主要呈细粒产出,分布率为53.45%;其次呈粗、中粒产出,分布率为41.17%;呈微粒产出的黄铜矿分布率为5.38%。矿石中的钴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毒砂、钴毒砂、铁硫砷钴矿、辉砷钴矿系列矿物中,因此在选矿过程中钴和砷的走向相同而难以分离。由于铜钴矿物密切共生,导致铜精矿中砷的含量也易偏高。根据矿石工艺特性,该矿石适宜采用分段磨矿分段选别工艺逐步分离回收铜钴矿物,同时达到抑制铜精矿中砷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程永彪  秦学聪 《矿冶》2017,26(2):88-95
鹿鸣钼矿特大型钼矿山,矿石中除含有辉钼矿外还含有大量黄铜矿及黄铁矿,对其进行详细工艺矿物学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选矿工艺方案,对于高效综合利用钼、铜、硫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观察、SEM及EPMA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鹿鸣钼铜多金属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重要金属矿物的嵌布特征、粒度分布及解离特性等,对影响选矿回收指标的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钼的赋存状态简单,矿石含Mo 0.108%,其中96.74%的钼以辉钼矿形式存在且嵌布粒度较粗,与其它硫化矿矿物共生不密切,通过浮选可获得理想的钼回收指标;而铜的赋存状态相对复杂,矿石含Cu 0.021%,其中绝大部分铜以黄铜矿形式存在,少部分以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等次生硫化铜矿物形式存在,而且黄铜矿等嵌布粒度细,在辉钼矿能充分单体解离的粗磨矿条件下,黄铜矿单体解离较差,这将会影响铜的浮选指标,泥化严重也会影响指标。根据该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特征,该钼铜多金属矿宜采用优先混合浮选硫化钼铜矿—钼铜混合精矿再分离—强化选铜—粗选尾矿强化选硫的选别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西藏玉龙铜矿氧化铜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西藏玉龙铜矿I号矿体铜钼氧化率较高的铜钼矿矿石进行选矿工艺试验研究。由于铜钼氧化率较高,不利于铜钼的回收;试验表明,通过添加辅助捕收剂,采用先硫后氧工艺,取得了较好的铜钼选矿工艺指标,小型闭路试验获得的指标为:铜精矿1铜品位31.04%、铜回收率50.25%,钼品位1.88%、钼回收率65.07%;铜精矿2铜品位20.12%、铜回收率32.02%;铜综合回收率82.02%。  相似文献   

6.
对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情况。结果表明:矿石铜、锌品位分别为0.40%、1.60%,铜、锌氧化率分别为37.14%、62.12%,属低品位氧化铜锌矿;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以砷钙铜矿、黄铜矿形式存在,锌矿物主要以砷钙锌矿、铁闪锌矿、砷锌矿形式存在;砷钙铜矿中的锌以及砷钙锌矿和砷锌矿中的铜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这部分铜锌通过常规物理选矿难以分离,影响铜、锌的回收。黄铜矿、铁闪锌矿主要呈不规则状、星点状与Cu-Zn砷酸盐矿物、绿帘石、云母紧密共生;Cu-Zn砷酸盐矿物主要呈纤维状、板状、不规则状、浸染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因此适当地提高磨矿细度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与回收率。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建议采用“铜锌硫化矿混合浮选—铜锌分离—分离尾矿再选铜锌氧化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刚果(金)加丹加矿区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含Cu2.21%和Co0.16%,铜钴元素均达到了工业回收标准,为确定合理高效的选矿工艺,进行了矿石性质分析及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中的目的矿物种类复杂,目的元素铜除硫化铜和氧化铜形态赋存外,还有部分铜以铜锰铝硅氧化结合物中的铜形态赋存。钴主要以含钴黄铁矿及水钴矿形式赋存,脉石矿物主要以易泥化的碳酸盐类脉石为主。结合矿石性质分析和探索条件试验的结果确定了硫化矿物浮选—氧化矿物硫化钠硫化、组合捕收剂协同捕收浮选氧化铜矿物—氧化矿尾矿高梯度强磁选的选矿工艺,该工艺根据不同类型的目的矿物可浮性和磁性的差异性,分段产出硫化铜精矿、氧化铜精矿和磁选精矿三个产品,三个产品总铜回收率达到了91.54%,总钴回收率达到了56.48%,实现了对该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主要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8.
赞比亚某铜钴矿含铜1.57%,钴0.14%。矿石中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其次为斑铜矿、辉铜矿等,钴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其他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等。本文对该铜钴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以及选矿试验研究。根据矿石特性,采用混合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为:铜钴混合精矿含铜23.02%,回收率94.34%;含钴1.98%,回收率90.09%。  相似文献   

9.
赞比亚某铜钴矿含铜1.57%,钴0.14%。矿石中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其次为斑铜矿、辉铜矿等,钴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其他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等。本文对该铜钴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以及选矿试验研究。根据矿石特性,采用混合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为:铜钴混合精矿含铜23.02%,回收率94.34%;含钴1.98%,回收率90.09%。  相似文献   

10.
富家坞难选铜钼矿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富家坞难选铜钼矿石含硫高,氧化率、次生率、泥化程度高的特点,从选矿试验及工业试验两方面对该矿石进行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富家坞难选矿石单独浮选粗精矿铜品位及粗选段铜回收率偏低,当富家坞难选矿石与铜厂矿石配成比例低于33%的混合矿进行浮选时,粗精矿铜品位及粗选段铜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粗选段粗一作业使用选择性好的AP药剂作为捕收剂,有利于提高铜钼综合回收率;粗选段pH值控制在7.0~7.5范围内,有利于铜钼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1.
某矿石属于金属硫化—氧化矿石,含铜、硫、砷等有用元素,原矿中铜品位为0.4%~0.6%,矿石局部氧化造成铜回收困难。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该铜矿的回收率和品位。采用优先浮选流程,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最终得到铜精矿品位16.10%、回收率为81.87%。  相似文献   

12.
非洲赞比亚穆利亚希混合铜矿中铜品位为1.46%,铜矿物氧化率高,为76.92%,其中难选的结合氧化铜含量较高,结合率为39.16%,导致该矿石的选别难度极大。采用显微镜观察、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手段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矿石中存在铁质矿物浸染结合铜和包裹氧化铜的现象,硅孔雀石和孔雀石与褐铁矿和黑云母包裹且嵌布粒度较细,造成矿石选别困难。依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确定了适宜的选别流程,浮选闭路采用一粗一精一扫流程,可得到铜精矿品位为29.89%,回收率为30.56%,浮选尾矿采用加温酸浸法,可得到铜浸出率为82.19%,高效回收了难选混合铜矿中的铜资源。  相似文献   

13.
西藏某氧化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西藏某氧化铜矿石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试验根据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以传统的硫化浮选工艺为基础,采用“硫氧分步粗选-粗精矿混合精选”的工艺流程并辅之以新型高效浮选药剂,有效地选别和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铜和伴生金、银。闭路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品位31.66%、回收率83.25%,铜精矿含金1.50g/t、银106g/t,金、银回收率分别为78.62%、64.35%。  相似文献   

14.
对某含铜钼钨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工艺研究。该矿石为钨重选毛砂,除钨矿物外,还富含铜、钼等有价金属硫化矿物。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钨、铜、钼。铜钼混合浮选时,采用高效活化剂BK546,有利于矿石浮选脱硫,提高铜钼回收率,并减少钨的互含损失。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57.90%、铜0.68%、钼回收率96.44%;铜精矿含铜37.32%、回收率99.64%;钨精矿含WO3 68.12%、铜0.025%、钼0.005%、钨回收率97.30%。实现了矿石中钨、铜、钼的有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15.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钼矿含铜0.328%,含钼0.275%,其中钼氧化率为48%。通过研究,采用优先混合浮选硫化铜钼矿,铜钼混合精矿分离得含铜21.10%的铜精矿和含钼47.50%的钼精矿,混选尾矿用碳酸钠调浆活化后进行浮选,钼的回收率可达到42.09%,但含钼只有0.526%。对浮选出的氧化钼粗精矿用碳酸钠加温浸出,浸出率可达到88.22%,浸出液可进一步加工生产工业用钼酸钙。使用该选-治联合工艺,铜的回收率为70.13%,钼的总回收率可达到76.86%。推荐的选冶联合工艺是回收该氧硫混合铜钼矿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利润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施金龙  柳彦昊  晋艳玲  张培 《矿冶》2021,30(3):145-150
我国氧硫混合铜矿资源丰富,对这类铜矿进行高效选矿富集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迪庆地区有大量氧硫混合铜矿,铜品位0.67%,氧化率17.37%,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和孔雀石.采用硫化—黄药浮选法对该矿石进行选矿,分析了活化剂和捕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及粗精矿再磨等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灰为抑...  相似文献   

17.
于保强  孙春宝  寇珏 《金属矿山》2021,50(2):110-114
赞比亚某铜矿属于复杂难浸氧化铜矿,为充分了解该类矿石的性质,并为制定合理的选冶工艺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工艺矿物学分析仪(BPMA)分析等多种测试方法对该氧化铜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的铜主要分布在云母矿物中,分布率为68.63%.此外,还有少量铜分布在孔...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疆某硫化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一精两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镍混合浮选流程,使用碳酸钠做pH调整剂,六偏磷酸钠做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做抑制剂,混合黄药做捕收剂,处理该矿石,得到了混合精矿含镍10.89%、含铜4.27%,镍回收率81.61%、铜回收率85.03%的指标,氧化镁含量低于6.8%,产品质量符合冶炼要求。对六偏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在硫化铜镍矿浮选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能分散蛇纹石与硫化矿物,降低蛇纹石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而羧甲基纤维素能抑制含镁硅酸盐矿物的上浮,实现硫化矿物与含镁硅酸盐脉石的浮选分离。因此,在含有多种镁硅酸盐脉石矿物的硫化铜镍矿中同时使用六偏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是该类矿石高效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泥质矿物对孔雀石浮选的影响,采用预先脱泥浮选工艺,对某高氧化率、含泥量大的难处理氧化铜矿石进行试验研究,对于预先脱泥浮选工艺,细泥脱除率为9.42%的情况下,能获得综合铜精矿品位为27.16%,脱除的细泥作为产品转入湿法浸出作业,铜的浸出率能达到94.30%,折算成全流程的铜的回收率为12.02%,所以全流程的铜综合回收率为85.46%,与原矿直接浮选工艺对比,浮选综合铜精矿品位提高了3.88%,铜综合回收率提高了6.32%,充分说明了预先脱泥浮选-矿泥浸出的选冶联合工艺的效果。而且原矿经过旋流器预先脱泥处理后,在保证铜精矿回收率的同时,包括氟硅酸钠、硫化钠和捕收剂在用量上都有较大的降低空间,充分说明了预先脱泥浮选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