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塔纤维(FORTA(r)AR)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有机纤维,它由聚丙烯纤维(Polypropylene)和芳纶纤维(Kevkar)按照质量比3:1混合而成。首先,对福塔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其次,选择了4个福塔纤维掺量(0%、0.023%、0.045%和0.068%),并针对每个掺量分别进行了马歇尔试验,确定了不同纤维掺量下的最佳油石比;最后,在最佳油石比下对四种纤维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结合马歇尔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纤维掺量。  相似文献   

2.
文中根据析漏损失率及飞散损失率与油石比的演变规律,确定透水沥青混合料在路用性能方面的最佳配制比例,以该混合料在不同稳定条件下的性能平衡原则为基础,对其中玄武岩纤维的掺加量进行调整,最终得到路用性能最佳的玄武岩纤维掺量。结果表明,最佳油石比会随着纤维掺量从0提升到2%而逐渐降低,结合玄武岩纤维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确定最佳纤维掺量为1%。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岭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路用性能,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不同掺量下高岭土改性沥青的最佳油石比,再通过室内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劈裂冻融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分别测试基质沥青及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高岭土对于沥青路用性能的改善程度具有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高岭土掺量为5%~7%时,高岭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剑麻纤维掺量是影响剑麻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马歇尔试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综合确定剑麻纤维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0.4%掺量的剑麻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并应用马歇尔设计方法对掺有玄武岩纤维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了高RAP掺量(45%)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及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由于RAP料沥青老化,若仅使用90号新沥青将其再生,RAP最大掺量不应超过30%;由于RAP粗集料粒径产生变化(粒径细化,粗集料在使用和再生过程中有破碎现象),在配合比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不同沥青掺量下AC-13C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车辙、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不同沥青掺量对混合料强度特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及冻融残留强度两个试验能够合理确定沥青最佳掺量,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高估了沥青掺量范围。由此在进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设计时,抗车辙性能及冻融残留强度应作为确定最佳沥青掺量的主要控制指标,而马歇尔稳定度可作为参考指标,弥补实际操作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选用国产玄武岩矿物纤维,变化4种纤维掺量,分别进行了马歇尔试验、析漏损失及飞散损失试验、劈裂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确定了SMA的最佳油石比,研究了纤维掺量对SM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纤维复合沥青的最佳组成下,玄武岩矿物纤维对SMA抗裂性能的改善效果随纤维掺量增加而提高,而抗水损害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
为有效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研究了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影响。通过在透水沥青混合料掺加0、0.30%、0.35%、0.40%、0.45%及0.50%的玄武岩纤维和木质素纤维,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纤维种类和掺量对透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及残留稳定度,当掺量为0.40%时,残留稳定度最好;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的影响比木质素纤维明显,当掺量为0.35%时,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最佳。  相似文献   

9.
冷拌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及最佳级配的确定有利于指导路面养护施工。选用SMA-10、Novachip Type B与UTAC-10三种级配,应用标准马歇尔试验,能够测出三种级配的稳定度、饱和度和空隙率等指标,确定冷拌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最佳级配;应用修正马歇尔方法,能够得到三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  相似文献   

10.
贾帅 《山西建筑》2012,(33):135-136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试验,分析掺加了抗车辙剂和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特别是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得到了抗车辙剂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同时也确定了适合于掺加抗车辙剂和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相似文献   

11.
王清华 《山西建筑》2008,34(7):182-183
通过马歇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级配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指标,得出了影响钢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诸多因素,为合理确定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条件、合理的钢纤维比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waste polymer (nitrile rubber and polyethylene in 1:4 ratio) modifier (WPM) on variou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Marshall stability, flow, Marshall quotient (stability to flow ratio), resilient modulus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potential of bituminous concrete overlays has been evaluated. The Marshall tests of the waste polymer modified bituminous concrete (WPMB) mixes, prepared through dry process, indicated the optimum waste polymer modifier content to be 8% (by weight of optimum bitumen content). The waste polymer modified bituminous mix containing 8% WPM showed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in variou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ix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bituminous concrete mix.  相似文献   

13.
以GTM法设计的AC-16C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在级配、油石比、粉油比变化的条件下,分别对混合料进行车辙、低温弯曲破坏、水稳定性和弯曲疲劳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4.75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最佳值。研究结论对道路工作人员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通过对壳牌改性沥青Caribit掺入不同量的橡胶粉进行马歇尔、车辙、残留稳定度、劈裂强度等试验,确定掺入不同量的橡胶粉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等路用性能的变化,试验数据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都得到明显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掺与未掺木质素纤维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其中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 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和料。  相似文献   

16.
关宁锋 《山西建筑》2009,35(1):192-193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Superpave和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原材料性能,级配分析,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改善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的路用性能,对0、3.5%、4.0%和4.5%等4种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车辙、低温抗裂、水稳定性、渗水以及粘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各矿料的最佳级配比为(2.36~4.75)集料∶(0~2.36)集料∶矿粉=31.5∶67.5∶1.0;适量掺入玄武岩纤维能够有效改善防水抗裂层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同时不影响其防渗和粘结性能;综合各项指标,认为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的纤维掺量取值宜为3.5%~4.0%。  相似文献   

18.
马建永  王俊利 《山西建筑》2009,35(15):147-148
对GTM试验机作了简述,应用GTM试验机成型两种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GTM设计参数确定这两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得出应用GTM设计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小、密度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闫风  陈通  周松涛 《山西建筑》2007,33(23):139-141
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粉胶比的沥青胶浆软化点和针入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指标和动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粉胶比越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越好。从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角度出发,建议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粉胶比宜控制在1.0~1.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