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长期以来 ,在对潜影的研究中发现 ,卤化银微晶曝光时产生的正空穴与潜影形成效率不高、潜影衰退、负感效应和互易律失效等现象均有关 .正因为这些原因 ,所以一直以来卤化银成像体系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之一仍是如何减少和消除正空穴对潜影形成的不良影响来克服潜影形成效率低的问题 .近年来 ,人们在如何处理空穴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一条新思路 ,其基本思想是 :光生空穴 输入 化学空穴—电子转换器 输出 电子或电子载体其中的“空穴—电子转换器”应具备两个基本功能 ,一个是空穴捕获功能 ;另一个是空穴转换功能 ,即能把捕获的空穴经过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2.
卤化银颗粒潜影形成过程中的空穴转换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在研究提高卤化银乳剂潜影形成效率的化学增感技术时 ,都侧重于对光生电子的行为和过程研究 ,而对孪生的正空穴的走向关注甚少 .这种思路近年来有所改变 ,逐渐从如何把电子与空穴有效分离转变为如何对空穴的有效利用上 ,即把空穴通过化学方法转换成电子或电子载体以达到提高潜影形成效率的目的 .本论文工作是以甲酸盐作为空穴捕获剂 ,研究它在卤化银颗粒中的掺杂技术并考察这种掺杂乳剂的增感作用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1 )研究一些羧酸盐的水溶液及其与溴化银的分散体在光照时的自由基形成过程 ,主要考察光解过程中的一些单元反…  相似文献   

3.
感光乳剂微晶体电性能与灰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agner直流极化法对未经光照的卤化银乳剂微晶体作微观电性能研究。实验表明 ,在未经光照的卤化银乳剂微晶体中存在着一定量的自由电子和空穴 ,这些因素为灰雾中心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研究表明 ,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灰雾的形成与其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曝光强度对卤化银微晶中载流子行为及其陷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卤化银感光材料潜影形成过程中光作用动力学问题,分析了曝光强度对光生载流子行为和电子陷阱效应的影响,认为伴随着曝光强度的增加,影响光电子衰减的因素由电子陷阱起主要作用演化到电子陷阱和复合中心共同起作用进而演化到复合中心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钙离子对卤化银乳剂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通过控制乳剂中一系列不同的钙离子浓度(4.0~80×10~(-3)mol Ca~(2+)/mol AgX),研究了化学增感时间对钙离子浓度的依赖性,测定了相应的感光特性,结果表明,乳剂中的钙离子在不影响最佳感光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地抑制灰雾并延缓化学增感过程,延长化学成熟时间。 经感红染料光谱增感后,测定了染料的相对增感倍率,本征及感红光谱感光度,研究了它们对轧剂中钙离子浓度的依赖关系。以卤化银乳剂对染料的吸附,对光的吸收以及Dember效应的实验结果为佐证,说明钙离子在光谱增感的电子转移过程中,起着电子陷阱的作用,从而抑制感红感光度的增感;与此同时,钙离子又抑制染料对本征感光度的减感,这可能是由于钙离子的存在阻碍了染料正空穴对卤化银本征潜影的氧化,从而保护了部分潜影免受染料正空穴的袭击。  相似文献   

6.
接着以前的几篇文章,作者从光吸收、潜影形成效率、最小潜影中心的尺寸以及材料储存期的稳定性角度,分析了卤化银感光材料已达到的性能现状.潜影形成的效率取决于由吸收的光子产生的量子产率、敏化中心对电子的俘获和光电子与正空穴间的复合.可以肯定,感光材料的性能提高尚有很大的余地.依据上述的考察及其与静态数字照相的比较,可预测未来世界的卤化银感光材料生产的发展会趋缓.有一点应清楚,感光科学与技术彼此间已互动促进了许多年,生产出了高精细、高复杂的感光材料,此类科学与技术不是一些后来者能轻而易举超越的,而且它们所取得的各项进展无不依赖于感光科学和技术学会的种种活动.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卤化银的光化学是相当了解和熟识的。而卤化银乳剂颗粒的结构和光物理一直是许多述评和专著的内容。卤化银进行光化学分解释放出金属银和游离的卤素。照相层的曝光涉及单个颗粒的曝光。平均计算,每生成一个潜影斑大约需要10—100个光子。一般人们认为,潜影是在高量子效率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银原子簇,最小的潜  相似文献   

8.
光谱增感过程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比.   《感光材料》1997,(6):3-9
应用有机染料对卤化银进行光谱增感理论方面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二级化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引起一级光过程中形成银潜影中心的氧化。  相似文献   

9.
交叉光楔法测定潜影分散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照相乳剂制造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他制得的乳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感光度。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感光度的损失,潜影分散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卤化银颗粒曝光时,在形成可显潜影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在通常条件下不可显的次潜影,次潜影相当稳定,其寿命一般可长达几天。经长时间放置后有些次潜影消失了,有些则成长为潜影,这就是为许多实验所证实了的潜影的延迟生成,次潜影是潜影形成过程的中间产物,它是在卤化银微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却不能在正常显影条件下得到相  相似文献   

10.
光敏热成像材料的化学增感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光敏热成像(PTG)材料在化学增感方面取得的相关新进展.在分析文献结果以及结合作者相关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化学增感的有效方法,即提高卤化银外部潜影的形成效率,或者提高银离子供应源在显影过程中的热迁移能力.文章对PTG材料在化学增感方面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卤化银微晶已在新开发的各种高质量感光材料中得到应用。近十年来在国内外文献中又出现新型中空卤化银微晶制备方法的报道。本文着重研究一种表面有许多小孔及凹坑的中空卤化银T颗粒的制备方法和感光性能。由于其独特的孔洞结构,使位错、缺陷增加,填隙银离子浓度增加和电子陷阱增多,潜影形成效率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乳剂感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季铵盐如十六烷基三甲綦经铵(CTAB)或十六烷基碘化铵(CTAI)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新的沉淀物A,B,C和D。测试沉淀物的元素组成以及XRD,TG-DTA和IR,表明沉淀物是不于卤化银的新的化合物,暂时叫做季铵卤化银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银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碘化银铵。分子式是A:C19H42NAg2Br3;B:C19H42NAgBr3;C:C19H42NAg2I3;和D:C19H42NAgI2;.我们季铵卤化银是季铵阳离子部分取代卤化银分子中的银离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影像业快速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时代。传统影像材料公司、影像器材生产商和IT企业纷纷汇集于这一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其中面对中国市场,各大公司都寄予厚望。对国际大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国内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动向,开阔思路,激发创新灵感。本次分析报告针对惠普、佳能、富士、柯达、精工爱普生、柯尼卡美能达、爱克发和三菱制纸八家公司,统计了公开日从2001年至2005年6月的近9000件中国专利。报告主要分为3个部分:(1)通过对比各公司在全球、本国和中国的专利数据,从侧面了解各公司的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对外发展战略、对中国市场的定位以及对中国市场创新性技术投入的策略;(2)对各公司的专利数据按照所属技术领域进行归纳和分析,详细分析各公司近年来中国专利技术的全貌、重点技术领域、最新发展动向以及采取的专利策略;(3)对各公司中国专利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作简要的横向对比,由此从产业全景角度,发现重点领域,挖掘空白领域,并提出有关未来技术发展和专利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内敏乳剂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制备了具有化学结构缺陷以及具有物理晶格缺陷的两种内敏核壳乳剂,并研究了它们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随着化学增感时间的增加,ESR信号强度增强,达到一最大值后又下降.ESR信号强度随核壳比的下降而下降;随灰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不同减感染料由于其减感机理的不同,对内部感光性能和ESR信号强度的影响也不同.上述结果可以用空穴在颗粒内部的行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卤化银乳剂制备中的新型掺杂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乳剂制备中常用的新型掺杂剂 ,较详细地介绍了两种能提高光电子利用效率的掺杂剂 ,即过渡金属络合物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和羧酸盐(酯 )有机空穴陷阱掺杂剂 ,总结了掺杂剂的选择原则 ,并举例说明了掺杂剂对乳剂感光度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6.
纳米科技的发展对卤化银技术进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在过去的十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将继续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给世界和人类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纳米技术”真的是一个新的概念?事实上,某些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早已经涉及了这个长度范围,卤化银照相技术就是“老”的纳米技术之一,在早期,从事卤化银照相的人们凭经验和有限的能力控制材料的某些结构在纳米级范畴,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卤化银照相领域的使用走过了从无意识到有目的的过程,促进了照相科学的发展。本论文将结合卤化银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从三个方面(在纳米级研究卤化银照相,卤化银微晶上的纳米结构,纳米卤化银微粒)探讨纳米科学对卤化银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制备铱内敏乳剂时,乳剂颗粒表面和内部都生成了灰化中心,并且灰化中心优先在颗粒内部生成。实验结果表明,灰化剂分子可能与乳剂颗粒表面的Ag~+作用生成单个的Ag原子,随后这些单个的Ag原子分解成Ag~+和电子,电子进入卤化银晶体的导带。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灰化剂分子提供的电子象光电子一样进入了卤化银晶体的导带,电子进入导带后,容易被敏化中心或晶体缺陷捕获而形成灰化中心。  相似文献   

18.
有近160年历史的银盐卤化银乳剂制备的感光材料,到目前为止仍不失为一种优良的信息记录材料.但昂贵的白银的缺乏和消耗,使得节银和降低成本成为银盐感光材料生产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感光材料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过程(如化学增感、光谱增感、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