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论述了透镜系统透射比测量的一般理论,而后对目前国外广泛用于3~5μm和8—14μm波段透射比的测量方法、仪器结构原理作了扼要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评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主要应用范围,最后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提高红外诱饵3—5μm选择辐射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外诱饵的有效辐射是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本文就如何提高虹外诱饵在3—5μm波段的选择辐射的三种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Mie氏理论对单个泡沫球的体积消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光学多波段干扰的有效途径,研究了泡沫这种新型环保长效的宽波段干扰介质.采用Mie氏理论,计算分析了在不同泡沫溶液复折射率情况下,在军事上两种常用激光波长(1.06μm、10.60μm)处和红外波段(3μm~5μm、8μm~14μm)以及可见光波段(0.38μm~0.76μm)内单个泡沫球的体积消光性能与泡沫球尺寸和壁厚的关系.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波长处或波段内,具有不同泡沫溶液复折射率的最优泡沫球体积消光系数所对应的泡沫球尺寸及壁厚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光机电信息》2011,(10):89-89
技术指标 型号:AUL—LE326 视场:8° 透过波段:8-14μm  相似文献   

5.
《光机电信息》2011,(8):88-89
技术指标 型号:AUL—LE326 视场:8° 透过波段:8~14μm  相似文献   

6.
《光机电信息》1995,(1):38-38
美国新泽西州Fairfield Electrophysics公司研制的Pyroviewer 5450型相机的标准光谱范围是3—14μm和展宽可选择范围为0.6—25μm.这种相机以热电探测器为基础,有RS—170视频信号输出,并有一个积分斩波器,图像处理电子线路和稳定画幅结构.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红外发光二极管在光通信方面主要用于短距离、中小容量的系统。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易于制作、价格便宜、可直接调制等优点。从发射波长来划分,主要有发射波长为0.8—0.9μm的GaAlAs/GaAs发光二极管和发射波长为1—1.6μm的InGaAsP/InP发光二极管。目前的石英光纤在1—1.6μm波段的损耗远低于0.8—0.9μm波段,且在1.3μm附近色散最低、因而1—1.6μm波段的InGaAsP/InP光源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3—5和8—14μm 波段的系统应用,希望有高性能的红外探测器阵列,以便将控测器和信息处理电路集成在同一衬底上。对8—14μm 波段,用 Al,Ga,Bi 和 Mg 作掺杂剂制作了在液氖温度下(27°K)工作的探测器。对3—5μm 波段,用 In,S,Tl 做掺杂剂制作了在液氮温度(78°K)下工作的探测器.给出了这些探测器的光谱特性和温度特性 Si:Al,Si:Ga 和 Si:Bi 探测器刭大约 30°K 具有背景限性能(~30°视场)。Si:In和 Si:S 探测器分别到大约60和75K 具有背景限性能(~30°视场).这些结果与背景限制和温度限制理论符合得很好.Si:Mg 探测器的性能受还未弄清的浅能级限制,而 Si:Tl 探测器目前受低的响应率限制。  相似文献   

9.
对中波与长波红外焦平面热成像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对3-5μm和8-14μm两个红外波段的大气传输特性、背景限NETD值计算、整机系统及应用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入手,对这两个波段凝视热成像技术进行一些讨论,以说明3-5μm焦平面热像仪在第三代热成像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庄庆德 《电子器件》1990,(4):38-42,45
红外线是指波长在0.76μm~1mm之间的电磁波,其中3~5μm以及8~14μm波段的红外线受大气吸收很少,称为大气层的红外窗口.这个波段的红外线可用于长距离通讯,例如红外遥控电路.图1显示了红外线在大气中透射率的分光特性.  相似文献   

11.
ZnSe基底7~14μm波段宽带增透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7~14μm波段红外增透膜的膜料选择以及硒化锌基底上高性能红外增透膜的设计和工艺研究。介绍了离子辅助沉积技术沉积该膜的的工艺过程。给出了用该方法制备的7~14μm波段宽带减反射膜的实测光谱曲线,其峰值透过率高达98%以上,在设计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大于97%,膜层附着性能好,光机性能稳定。这对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一种以n型CMT(碲镉汞)为基础的新型红外器件。该器件在串扫热成象系统或串并扫热成象系统中同时起探测和时间延迟与积分的作用。该器件比较简单,无论在8—14μm或在3~5μm波段使用该器件,都能显著简化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红外双波段消热差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引入了光学材料双波段的平均规化热差系数 T,建立了在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上分离透镜消色差、消热差方程组。得到对该光学系统设计的材料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的三维无热差图,并利用透视投影原理得到相应的投影无热差图。设计了视场4°、有效焦距61mm、F数为2.5、温度范围在-54~71℃、适用于3~5μm和8~12μm双波段的红外光学系统。该系统在3~5μm和8~12μm波段调制传递函数基本达到衍射极限,在空间频率为10lp/mm时,数值分别为0.87和0.68;当温度从-54℃变化到71℃时,数值波动不到0.01;轴向像差在-54~71℃温度范围内,最大值分别为45μm和93μm,都小于相应波段的系统焦深。因此,设计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双波段消色差、消热差能力。  相似文献   

14.
点目标的探测距离受目标与背景温差、红外系统分辨率和系统噪声等效通量密度限制,基于此建立了地球背景条件下的点目标探测距离模型。分析了点目标和典型背景(冰盖、海水和植被)在2.6~2.8μm波段、3~5μm波段、8~14μm波段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了不同背景和不同视场分辨率条件下点目标的探测距离,研究表明,以地球为背景探测点目标应当选择2.6~2.8μm波段,对某典型尺寸目标的理论探测距离可以达到700km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国龙 《红外》2006,27(4):35-35
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QWIP)技术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因为它在宽波段和多波段两方面都实现了大规格的焦平面列阵。这些探测器基于Ⅲ-Ⅴ族半导体材料,其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3μm-50μm)范围的光谱响应是可以专门确定的。最近,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通过将一个近红外(1μm-1.5μm)p-i-n光电二极管与一个中红外(3μm-5μm)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集  相似文献   

16.
海天背景红外辐射模型的初步建立——晴空背景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计算海天背景红外辐射的模型。在探测器与海面成一探测角情况下计算了海面在3~5μm和8~14μm两个波段进入到探测器的红外辐射量。  相似文献   

17.
以石英玻璃为基质的光纤,在其光谱衰减曲线中,可用于光通技术的波段有三个。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0.8~0.9μm 范围的第一个波段。此波段不大好,主要是损耗和材料色散都较高。较好的是1.0~1.30μm 的第二个波段。而最好的是1.5~1.8μm 范围的第三个波段。该波段以损耗低、材料色散小而出众。在光纤通信技术中,一般来说,第三个窗口的辐射功率对人的眼睛没有危害,而第一、第二窗口的波段对眼睛有危害。  相似文献   

18.
邹景岚  梁广  朱志宏 《激光与红外》2022,52(12):1836-1843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结构,因非凡的红外发射/吸收调控能力,成为实现红外隐身技术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超材料实现波长选择性红外辐射隐身的不足,提出和设计了基于耐高温金属材料钼Mo的多层金属 介质 金属(MIM)结构超材料,同时实现了5~8μm波段的宽带高发射(吸收)和中红外波段3~5μm、远红外波段8~14μm的宽带低发射(吸收)。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隐身结构耐高温性能非常突出,在500~2500K温度范围内其红外辐射特征都能被抑制,同时,红外辐射的角度选择性也很好,75°范围内时5~8μm和8~14μm波段辐射特性无明显变化。该工作为新型耐高温波长选择性宽带红外隐身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计算了双波段(3~5μm,8~14μm)HgCdTe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系统,在不同天气(晴、小雨、轻雾)条件下,对不同温度(T=300,500,800,1000K)目标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并与长波(8~14μm)热成像系统光匹配因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波段HgCdTe热成像系统,对室温、中温及高温目标均有较高的光谱匹配因数(α≥0.53)。这大大改进提高了单波段长波热像仪对中高温目标的光谱匹配因数,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摘     
日本为地球观测系统—AMI计划研制的先进空间热发射和反射辐射计(ASTER)是一种高空间分辨、高光谱和辐射分辨率的多光谱成像仪。这种仪器将于1998年与其他4种仪器一起发射。ASTER覆盖了从可见到远红外14个光谱波段。为满足覆盖宽波段范围的要求,ASTER探测器分成3个子系统,即可见和近红外子系统、短波红外子系统以及热红外子系统。ASTER在近红外波段有沿轨道飞行方向立体成像能力。为了获得立体图像数据,可见和近红外分系统有两个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