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上海以较少的能源和电力消费,支撑了社会经济快速平衡健康发展。我们就能源和电力发展消费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欢迎指正。1能源消费总量增速趋缓、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十五"期间,上海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8.4%,"十一五"期间下降为6.4%,下降两个百分点。2011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11270.48万t标煤,比上年增长2.4%,2012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估计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人口、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等。预计中国2005~202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0%~8.6%。基准情景下,中国2050年能源需求总量达到66.19×108t标煤,人均能源消费量4.4t标煤,CO2排放量117.3×108t,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2,2020年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3%~48%;减排情景下,中国2050年能源消费量50.4×108t标煤,人均能源消费量3.5t标煤左右,CO2排放量70.7×108t,人均CO2排放量4.8t左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32,2020年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52%,若能实现减排情景,则意味着中国已做到了低碳经济;而从可预见的技术条件以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来看,实现低碳情景难度很大。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增加是客观存在的,应力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减少与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和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应制定中、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即相对减排,中国政府制定的2020年CO2排放强度相对2005年降低40%~45%的约束性目标就属于相对减排;长期目标指的是当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后,若全球技术发展迅猛,这时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的总量控制与减排才有可能做到。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众多,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阶段。目前,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美国的1/5。"十一五"以来,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十一五"前四年,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276t标准煤下降到1.077t标准煤,年均下降4.15%。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为完成"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减排目标,国务院各部委纷纷出台相应的措施,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力争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未来5~10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新能源,逐步减少传统能源在能源需求中的比重,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70%下降到63%,中国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将达到1.1×108t标准煤;在2020年之前国家将投入5万亿元用于新兴能源产业建设;同时,国家还将重点推广257项新技术,支持新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浩 《中国能源》2010,32(7):42-43
<正>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已提出节能减排任务并确定了具体目标,即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逐渐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  相似文献   

5.
部委新政     
1国务院:十二五单位GDP能耗降低16%排放总量减少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节能减排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关注。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去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实际上"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23%,而COD和CO_2排放量不降反升,分别增长1.9%和2.4%。可见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重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有新的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万家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以及有关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17000家左右。万家企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因此,万家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是国家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的重要抓手。抓好万家企业节能管理工作,是实现"十二五"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约柬陛指标的重耍支撑和保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1日举行的2008上海节能论坛透露,上海正面临六大能源挑战,必须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据预测,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有可能突破1亿t标煤(2007年为9 700万t标煤)。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费量,必然对能源的供应、运输带来严峻挑战。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高速的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能源使用量的支撑,另一方面,污染减排的硬指标又要求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9.
一、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落灾"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长远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利用GM(1,1)预测方法和2000~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数据对我国"十二五"一次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量将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到2015年将达到440489.1×104t标煤,明显高于"十二五"能源消费规划目标,这将不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现。经验表明,实际能源消费量常常与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应引起高度关注。为此,既要做好能源消费实际值将超过目标值的各项准备,同时也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能源规划目标的实现。对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社会投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工业投资等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导致能源消费量迅猛上涨的首要因素,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建设投资力度有待提高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是造成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不影响经济增长以及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条件下,需要着手推进技术节能,提高能源科技水平;加大能源建设投资力度,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节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
华贲 《中外能源》2012,17(2):18-22
“十二五”期间中国15.7万亿元的增量经济大部分将在新规划的新区实现,但从各地正在规划和建设的新区情况来看,缺少从一次能源到终端需求的冷、热、电、汽全过程高效联供的分布式供能规划.据推算,若“十二五”期间新区能效不变,工业和建筑物燃料需求将增加3×108t标煤/a,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新规划区域能源模式创新、提高能效是“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采用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DES/CCHP),可使能源终端供应能效成倍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必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源保障高度来规划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规划决策中要按照具体情况,以经济性、能效和碳排放指标是否最优为判据.CCHP可以调峰换取电价,实现互利双赢.制订区域DES/CCHP规划时应注意区域能源规划先行,摆脱热电联产的思维定势,树立冷热电联供的科学理念,不可忽视向居民供应生活热水起到的提高能效的作用,以及如何确定电力负荷、装机容量和节能减排指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德康  吴云 《中外能源》2009,14(4):87-91
介绍了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节能的立法、执法工作以及我国“十一五”以来在节能方面的立法工作进展。通过综合分析指出,节能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节能监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工业、建设和交通三大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可能实现的技术节能量较大,但国家节能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在这些领域的贯彻实施不够彻底,需要加强节能监察的技术监督作用;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也需要专业节能监察队伍的监督指导,故强化节能监察队伍的建设已成为现阶段节能减排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指标,山西省则提出GDP能耗下降25%的目标任务,但山西省面临着高集中度、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和以初级能源为主的品种消费构成现状,任务极其繁重、艰巨。本文通过对“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任务的具体分解、细划,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分析及其对能源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抗 《中外能源》2012,17(7):1-12
纵观我国10余年的能源消费变化情况显示出:总量上升过快,2000~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11.58%,而同期世界均值仅为2.8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高、能源强度大,2010年达到0.77t标油/千美元,明显高于世界和OECD国家均值,亦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构成也未得到明显改善,煤炭所占份额高、消费增长快;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较快,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却下降;新能源所占份额较低。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和能源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大幅降低能源强度,进而降低能源消费增速,但近10年发展的回顾提醒我们,其落实存在一定难度。经济增速过快、经济结构失调是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适中的经济增长率是保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低、节能指标得以落实的前提条件。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同时,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有客观的估计,政府或其他方面的补贴应主要用于科研、用于由实验室向大规模应用之间过渡性的工业化试验,拔苗助长将适得其反。在能源战略上应强调节能减排、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多元互补,均衡发展、因地制宜。把节约能源、降低能源强度作为国策放在能源战略的首位,逐步增大石油,特别是天然气、一次电力和新能源的比例,降低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份额。要走因地制宜、多元化互补发展之路,多侧面、多方式、多途径地实现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广义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张抗  梁慧 《中外能源》2010,15(8):7-12
分析近10年煤炭消费量的变化,对认识在经济困难背景下不同国家能源构成的走向会有重要启发。国际油价从20世纪末开始攀升,这种影响在1999~2005年间并未使GDP增速明显下降,但还是迫使某些竞争力较弱和/或高耗能企业采用煤炭替代成本较高的石油,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以煤代油的倾向更明显,煤炭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7.60%,使得世界煤炭消费年均增长率比一次能源高出1.7个百分点,而亚太地区竟高出2.31个百分点。油价的持续大幅攀升在2005~2007年间仍未能使GDP增长率下降,但却迫使全球都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导致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略有上升,与一次能源年均增长率之差增至2.1个百分点。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GDP增长明显下降,2007~2009年全球一次能源年均增长率为0.18%,煤炭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47%。但新兴市场经济体GDP增速普遍高于OECD国家,同时煤炭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6.82%。其中中国和印度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2007~2009年煤炭消费年均增长率也分别达到8.14%和8.11%。韩国由于高耗能基础工业仍占据重要地位,也加大了煤炭的消费量。中、印、韩等国更多地使用煤炭是在经济困难时保障经济较快发展而被迫采取的重要措施,是正确的能源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渠时远 《中外能源》2013,18(8):91-94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但由于产业规模大,生产过程中依然消耗了大量能源,大中型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用钢材从2005年的0.4702t降至2010年的0.3046t,部分产品能源效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适于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实现集中规模化生产的热加工分散、重复严重,多数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机械热加工工艺技术明显滞后,材料利用率低等。机械工业的生产节能主要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电、水、气消耗,并把产生的热量等副产品加以利用。"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生产过程的节能潜力约为4000×104~5000×104t标煤,机械产品的节能潜力约为2×108t标煤左右。经测算,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将由2010年的0.40t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t标煤。我国机械工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优化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和行业节能基础性工作,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发展核电以来节能减排的综合效益,通过1993-2010年广东省统计数据,应用熵权法,从能源消耗强度、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治理与利用和经济效益四方面对广东省核电节能减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3-2010年期间,广东省核电节能减排综合效果呈上升趋势;单位GDP煤炭和石油消耗总量、火电生产和CO2排放总量、单位GDP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单位GDP核电和水电生产总量变化幅度不大,但是核电和水电在电力供应中所占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广东省先行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率先开展碳交易市场建设试点。能源消费特征和CO2排放情况是低碳发展的基础,从广东省经济发展入手,分析了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及构成、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能源消费特征,估算了广东省2005年至2010年的CO2排放量,并预测了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为节能减碳和国家低碳试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