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万飞  唐丛林 《大氮肥》2012,35(6):417-419
介绍氨冷凝器氨泄漏后循环水中氨的状况,根据水冷器设备及地下管网腐蚀和结垢的检查情况,以及对监测试片、监测换热器试管的腐蚀情况和水冷器垢样数据的分析情况,表明氨冷凝器长期漏氨对水冷器设备有结垢沉积,并直接和间接引起水冷器设备腐蚀增加。  相似文献   

2.
结合陕西润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循环水站的运行实际,介绍了以循环水为冷却介质的换热器遭受腐蚀泄漏的状况,分析了造成换热器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选题理由1、有机合成厂循环水系统共有换热器253台,经过多年运行,设备基本上无腐蚀、无结垢和无生物粘泥滋生,拆检优良率达90%以上,但个别换热器影响生产现象时有发生,如乙烯 E-108、E-504等。2、近期换热器经常发生泄漏事故,这不仅给循环水系统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也使换热器产生腐蚀、结垢及大量生物粘泥。致使橡胶 E-402大量泄漏 C4,危害极其严重,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直接影响换热器传热效果,威胁全厂夏季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溴化橡胶合成车间检修时板式换热器循环水侧有严重结垢现象,严重影响其换热效率。采用电子能谱对垢层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朗格利尔指数和雷兹纳指数对该厂循环水水质结垢倾向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结垢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且因p H控制不当,碱度较高,导致成垢离子在换热表面高温区达到较高的过饱和状态,使循环水水质具有较强的结垢倾向,进而沉积在换热表面上。针对换热器循环水侧的结垢成因,提出了相应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宁  秦立娟 《天津化工》2024,(1):58-60+66
宁波某炼厂的循环水系统投用初期,循环水系统发生大量水冷器的泄漏状况,循环水集水池泡沫聚集,时有溢出,循环水水质恶化严重,腐蚀速率加剧,现场可燃气报警仪报警,安全风险较大。公司接手循环水运维工作后,制订应急预案,选定查漏手段,排查导致水冷器泄漏原因,在保生产的前提下,分批次切断漏点,快速恢复水质,制订多重预防措施,合理分布换热器流速且兼顾节能降耗,分析研究高点位水冷器管束内异常结垢原因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对循环水换热器日常检查中发现,存在泄漏、结垢的情况,经过对循环水的水质以及流速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循环水换热器运行原因为补水的浊度以及换热器管内的流速。  相似文献   

7.
王伏  颜蜀雋 《辽宁化工》2022,(11):1549-1551+1555
某装置新氢压缩机组级间冷却器投用后频繁腐蚀内漏。结合设备运行参数,利用HTRI模拟软件对该冷却器进行了模拟核算,认为循环水流速较低导致循环水侧结垢是冷却器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此外对级间冷却器循环水样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循环水Cl-含量偏高以及腐蚀主产物铁锈沉积是导致冷却器垢下腐蚀穿孔的主要诱因。从工艺操作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基本上解决了该设备的腐蚀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8.
发电厂循环水在使用后水中的Ca2+、Mg2+、Cl-、SO42-等离子,溶解固体和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灰尘、杂物、可溶性气体以及换热器物料泄露等,使循环水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腐蚀、结垢,造成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过水断面减少,甚至使设备管道腐蚀穿孔。循环水中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繁殖是相互关联的,污垢和微生物粘泥可引起垢下腐蚀,而腐蚀产品又形成污垢,要解决循环水系统中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采用水质稳定技术,用物理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办法控制和改善水质,使循环水系统中的腐蚀、结垢、生物污垢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取得节水、节能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9.
循环水系统泄漏及水质恶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红 《工业水处理》2007,27(12):86-89
循环水系统泄漏主要是由工艺物料腐蚀和循环水腐蚀引起.泄漏导致水质恶化,加剧沉积和腐蚀的进一步发生,从而降低换热器换热效率.泄漏发生后,应通过调整工艺及水处理方案,控制微生物滋生,采取黏泥剥离等方法,维持水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孙翔  古红星  梁多  杜新民  岳祥 《乙烯工业》2022,(1):23-26,31
乙烯装置丙烯精馏塔冷凝器用于丙烯精馏塔塔顶采出气相丙烯的冷凝,运行期间发生管束腐蚀泄漏.2019年大检修期间,装置对换热器进行宏观检查、分析冷却水以及对产生的腐蚀垢污进行化学分析等方法,分析出丙烯精馏塔冷凝器管束泄漏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管程循环水端生物粘泥结垢引起的垢下腐蚀是造成冷凝器管束泄漏的主要原因,壳程工艺介质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循环水系统结垢腐蚀后的处理和改造。对个别腐蚀结垢比较严重的列管式冷凝器进行单台酸洗钝化。对整个循环水系统进行不停车清洗和预膜 ;循环冷却水改用井水 ,循环回水管道上增设旁滤器 ,监测PO43 - 值 ,小于 9mg/L时加缓蚀剂 ,定期投加杀菌灭藻剂等 ,较好地控制系统中的管道及所有换热设备的结垢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12.
梁芬  王爽 《当代化工》2014,(6):958-960
针对换热器泄漏的原因,并根据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循环水系统的现状,对换热器发生泄漏后的现象提出几种判断与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使得循环水系统长周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低压静电用于循环冷却水阻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压静电处理循环冷却水的阻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采用动态监测污垢热阻的方法进行了结垢与阻垢实验,并对溶液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压静电处理循环冷却水对换热表面的结垢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实验中仅需2.2W功率就可达到100%的阻垢率。低压静电水处理不同与其它物理水处理技术,它可降低溶液的硬度、碱度、电导率及pH值,是一种主动的抗垢技术。被处理溶液中发生的微电解反应使更多的污垢晶体在处理器中聚集并生长,而不是沉积在换热表面,从而起到阻垢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浩  赵宇  徐志明  李晋辉 《化工学报》2022,73(4):1515-1522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碳酸钙污垢一直是困扰工业生产者的重要问题,使用快速沉降法(FCP)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对于碳酸钙污垢的抑制作用。控制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为200 mg/L,羧甲基葡聚糖的浓度分别为0.5、1、2和4 mg/L时,对羧甲基葡聚糖的阻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葡聚糖对于减缓碳酸钙的成核过程有明显效果,此外,它也显著降低了碳酸钙成核后晶体的生长速率。当羧甲基葡聚糖的浓度为4 mg/L时,羧甲基葡聚糖对于碳酸钙的成核及晶面生长起到了完全抑制的作用,对于工业应用中碳酸钙的防垢处理,提升换热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新型循环冷却水处理在线监控评价设备,用于水处理对策在线评价、优化与核心水质参数在线监控。该装置以电厂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的实际流态、水质、金属材质、换热强度为基础,对换热器污垢热阻、腐蚀速率及核心水质参数(pH、ORP、浓缩倍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以此为依据,对水处理剂加药浓度在线评价,并实时调整。设计了监控系统硬件,包括:污垢热阻检测器、腐蚀速率检测器、自动加药装置、水质参数分析仪表和工控机等,利用Delphi7.0编制了系统软件,可完成监控参数设置、实时显示、在线控制、历史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该装置应用于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电厂1号机组,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时评价水处理加药方案,有效地抑制污垢热阻生长,减轻换热器腐蚀,瞬时污垢热阻 <1.5×10-4 m2·K·W-1,腐蚀速率<0.005 mm·a-1,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由2倍提高到4倍,优化了水处理方案,提高了电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黄坤 《硫酸工业》2021,(2):52-56
介绍了气相色谱法检测循环水中N-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方法,用于定位泄漏的MDEA换热器。确定了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MDEA的检测条件,单个样品检测时间约6 min,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小于2.5%,加标回收率92%~120%,方法准确可靠。与传统的COD法相比,气相色谱法节省了定位泄漏换热器的时间,降低了泄漏的MDEA对循环水的污染程度,具有较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杰  侯岩  马金伟  姚立影  李虎  苏畅  张向南 《煤化工》2020,48(2):23-25,56
针对进口循环换热分离器投资高、维护周期长等问题,开发了国产循环换热分离器。介绍了国产循环换热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该循环换热分离器在宁煤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工业运行考核,并与进口循环换热分离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实际油气量101%工况下,国产循环换热分离器传热系数691.4 W/(m^2·K),有效传热温差47.8℃,压降80 kPa,均优于设计指标;国产循环换热分离器热侧和冷侧温差较高,热侧压差较低,在传热、阻力降等方面优于进口设备。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冷却水换热器结垢和腐蚀的原因,并对其危害进行了介绍;探讨了结垢和腐蚀的处理措施,为解决冷却水换热器结垢和腐蚀问题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型循环冷却水自动加药控制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抑制水冷凝汽器结垢,基于某电厂1。机组的实际工况,研制新型循环冷却水自动加药控制装置,以模拟换热器为监控对象,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污垢热阻和关键水质参数(pH值、ORP值和浓缩倍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以测量值作为反馈参数,实时调整缓蚀阻垢剂、浓硫酸和杀菌灭藻剂的投加量,补充水量并控制排污量。给出自动加药控制装置的硬件和监控软件设计方案。实际投运结果表明:在控制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的前提下,该装置将污垢热阻控制在1.0×10%-4m^2·K/W以下,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控制在8.0—4.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板式换热器在天然水下的污垢特性,实验采用BR0.015F型板式换热器,研究了其在不同的流速和温度下的污垢特性,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已经结垢的换热表面。结果表明:此板式换热器松花江水的污垢类型为渐进型且不存在诱导期,随着流速的增大污垢热阻降低的幅度减小。冷却水温度在27.5~28.5 ℃时污垢热阻较大,温度升高污垢热阻降低;换热表面的混合污垢成片的附着于换热面,有少量的难溶盐析出的晶体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