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辽宁省康北煤田大强井田的地质构造,地层情况,分析了区内煤层的发育特征和煤层的沉积特征,以及煤层的对比方法,对比依据和对比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2.
许亚坤  王昆 《中国矿业》2021,30(4):218-223
为系统了解永夏煤田煤层发育特征,对永夏煤田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可采煤层为山西组的二2煤层、下石盒子组的三2煤层和三4煤层.其中,二2煤层是主力可采煤层,区内大部分可采,结构单一,层位稳定,平均厚度2.67 m;其他可采煤层均为局部可采,结构复杂,含1层到多层夹矸,平均厚度1.08~1.46 m...  相似文献   

3.
岩浆活动对西山煤田煤储层物性的差异改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岩浆侵入带来的高温热效应对西山煤田的煤储层物性的差异改造特征,在盆地模拟的基础上,以西山煤田西区煤岩为研究对象,系统采用反射率测试、工业分析、核磁共振、等温吸附、低温液氮吸附、显微裂隙统计等实验手段对距岩浆岩体远近不同的煤样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离岩浆侵入中心距离不同,储层的孔形、孔径、吸附规律等都表现出差异演化特征,如距岩体越近,煤层反射率明显增大、挥发分较低、灰分增大、BET和孔容增大、瓦斯吸附能力为低-高-低的趋势。在高温、高压的双重作用下,煤层形成了大量岩浆诱发成因的煤层割理,普遍提高了煤层的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岩浆活动对西山煤田煤储层物性的改造具有双重性,研究区的中西部屯兰和石千峰一带是储层综合物性条件最佳的地区,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5.
基于铁法矿区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群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煤层群不同开采顺序时采动裂隙演化特征,运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Fluent分析了U型负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总结了铁法矿区卸压煤层气抽采钻孔布置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回采巷道内侧约在工作面倾斜长度的1/3处为采动裂隙发育区、距回风巷30~80 m范围为高浓度瓦斯富集区。铁法矿区煤层气抽采钻孔布置的原则为:垂直方向上钻孔终孔位置布置在断裂带下1/3处、地面钻井的合理间距不小于100~150 m、沿工作面倾斜方向靠回风巷(1/3~1/2)工作面斜长范围为最佳的钻孔位置。  相似文献   

6.
布尔台井田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为盘区的含煤地层,是大型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旋回结构,沉积岩性组合特征明显、清晰,在成煤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层间距法、标志层法、沉积旋回对比、底板顺层追索法、测井曲线对比法对布尔台井田五盘区煤层进行划分及对比,可靠程度高,为后续煤层、煤质的评价,煤炭资源量的估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极近距煤层矿压显现强度的间距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浅埋近距煤层下工作面在通过上层采空区和遗留煤柱时矿压显现机理,合理确定支架支护阻力,对浅埋深、近距条件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强度变化规律与工作面支架阻力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层间距的增大,支架阻力逐渐减小;当层间距小于15 m时,层间距变化对该工作面矿压显现变化影响较大;当层间距大于15 m时,层间距变化对该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变化影响较小。在采空区、煤柱与实体煤层下矿压显现呈现不同规律:采空区下来压步距9.8 m,最大工作阻力10 920 k N,动载系数1.3;煤柱下来压步距10.8 m,最大工作阻力11 065 k N,动载系数1.35;实体煤下来压步距12.2 m,最大工作阻力10 742 k N,动载系数1.39。  相似文献   

8.
9.
高庄勘查区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揭露煤层18层,山西组含煤4层;太原组含煤14层。可采煤层为2、3、16、18上,其中3煤层是本勘查区主采煤层。本区煤层虽然受岩浆岩侵入影响程度较大,但本区煤层赋存条件优越,构造形态煤层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主采3煤层受主要褶曲控制,地层倾角一般3~10°。  相似文献   

10.
黄芳  张立麒  易宝军  郑楚光 《煤炭学报》2015,40(11):2714-2719
对2种典型的煤样分别在空气和O2/CO2气氛下制取高温灰,并对此高温灰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行为及其在高温下矿物相的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煤粉在不同气氛下得到的高温灰,其化学成分随着气氛的变化略有不同。O2/CO2气氛下获得的高温灰,煤灰中一些含钙矿物元素易于发生碳酸化,形成较多的碳酸钙等碳酸盐。对于钙铁矿物含量较高的神府煤,在O2/CO2气氛下形成的煤灰高温下的蒸发熔融吸热较少;而在空气气氛下,在950 ℃的较低温度下便形成钙黄长石等易形成含钙低温共熔混合物的矿物相,其熔融行为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对于硅铝含量较高的西阳村煤,O2/CO2气氛下形成的煤灰高温下的蒸发熔融吸热也较少,但气氛的改变不会影响高温下矿物相的形成。O2/CO2气氛可以明显的抑制钙矿物含量极高煤灰的熔融结渣行为。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圪台选煤厂块煤入选比例较低及洗选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对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分煤层加工洗选的必要性;通过不同入选方式下的经济效益对比,确定了合理、可行的原煤洗选加工方案。该方案不但可以实现原煤的灵活洗选,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原系统的生产能力,也为我国入选类似原煤的选煤厂提供了可行的设计与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运用化验数据对赵固井田煤区的煤质进行了分析,对该区煤的用途进行了评估,并对其伴生矿产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化验结果分析可知,赵固井田煤质为风化、氧化煤,可以做民用燃料和工业用煤,而与煤伴生的黄铁矿具良好的工业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点,分析了红柳林煤矿首采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液压支架荷载的变化数据、工作面来压时荷载分布特征和地表移动特征,得出了红柳林煤矿的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白音华煤田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在白音华煤田开展了煤中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对白音华煤田4个矿区、3个层位所采集的50多件样品的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各矿区煤炭中煤的显微组分特征、煤中F,Cl,As等有害微量元素分布特征、Sb,Ag,Ge,Be,Co等24种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分析,并对煤中锗的赋存状态及成煤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音华煤田煤中As的含量较高,属超高砷煤;白音华煤田二矿煤中Co,Cr,Ge,Ca,Li,V,La,Ce,Nd,Th,U等微量元素富集明显,其中Ge,Ga含量均发现多处已达工业品味;白音华煤田煤中锗被有机质束缚,锗元素在还原性环境下易于富集;由白音煤田煤中硼的示踪物源及指示沉积环境可推定,成煤环境为淡水-半咸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
16.
Gas extraction is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of control and use of gas of coal mines. At present, the design method is under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and do not satisfy the need of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gas extraction of coal seams based upon Darcy law was studi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gas extraction of coal seams was established and two kinds of solving approaches based on computer software and linear approximation were given. The rightness and the validities of the model were examined with a practical example. Results obtaine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and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related etc.  相似文献   

17.
锅炉省煤器集箱焊缝泄漏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矿业集团电力公司新庄孜电厂目前共使用5台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自1999年8月建成投产以来,在不到3a的时间里陆续出现多台锅炉省煤器集箱焊缝泄漏的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检测与全面、深入分析,找出了事故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严格执行规范、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保证焊缝的质量。经过对检修后锅炉在役运行的观察,证明处理后的焊缝性能稳定,确保了锅炉经济、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山西大同侏罗纪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基础信息,研究我国燃煤电厂主要煤源之一的大同侏罗纪煤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形成于陆相环境的大同侏罗纪煤中,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仅Tl、As、Hg、Cd、Cl、Ni等有害或有毒元素的含量高于全国均值,应该给予足够霞视;但控制大同侏罗纪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地质地球化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多煤层采区上山与煤柱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翟新献 《煤炭学报》2002,27(1):11-15
根据平煤集团八矿多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实测了各煤层移动支承压力显现,以及固定支承压力显现,指出巷道围岩有效载荷系数升高是底板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了两侧采空时采区上山合理柱宽度,以及采区内不同煤组上山的布置问题,研究成晨对深部开采多煤层采区上山布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岩浆岩的来源及地质时代,侵入层位,层数,厚度,岩性的分析,认为郓城井田内岩浆岩主要对3煤层破坏严重,多以岩床形式顺层侵入煤层的顶底板或煤层中,对3煤层的赋存形态、结构、煤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