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构造岩相带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多期、多种应力方式作用下形成的复杂断裂构造带,控制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洪积扇、近岸水下扇、陡坡深水浊积扇和近岸砂体前缘滑塌浊积扇等6种沉积体系发育,发育了3种构造岩相带:铲式陡坡断裂冲积扇、扇三角洲和小型辫状河三角洲构造岩相带,潜山台地陡坡断裂带洪积扇、扇三角洲构造岩相带,阶梯式陡坡断裂带小型洪积扇、滑塌浊积扇和深水浊积扇构造岩相带;有砂体上倾尖灭、差异压实背斜、断层封闭遮挡、薄泥岩封盖和浊积岩透镜体等5种成藏模式。研究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对预测复杂岩性油藏分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爷库地区东营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含油相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近岩水下扇、水下策略流和湖泊等沉积体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平原的前端,其中尤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的储集物性最好,对油气聚集非常有利,是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以粒间溶蚀孔为主,且随层位的加深孔径减小,为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影响,它们对油气的聚集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庙北地区Ed3凝析油气藏的勘探应  相似文献   

3.
老爷庙地区东营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含油相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水下重力流和湖泊等沉积体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平原的前端,其中尤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的储集物性最好,对油气聚集非常有利,是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以粒间溶蚀孔为主,且随层位的加深孔径减小,为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影响,它们对油气的聚集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庙北地区Ed3凝析油气藏的勘探应予以重视,庙南地区Ed1可能成为下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区,庙南地区Ed3是不可忽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塔木察格盆地是一个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形成的复杂断陷含油盆地,为了深入认识该盆地的油气聚集规律,通过对其地构造演化与沉积体系类型响应关系、同沉积断裂带及构造转换带对砂体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明确了油藏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塔木察格盆地经历了初始裂陷期"窄盆浅水"—强烈裂陷期"窄盆深水"—坳陷期"广盆浅水"的盆地演化过程,分别沉积充填了扇三角洲 ̄滨浅湖、扇三角洲 ̄水下扇 ̄深湖/半深湖、三角洲 ̄滨浅湖沉积体系;识别出5种控制沉积砂体类型及分布的同沉积断裂坡折带类型,构建了断裂坡折带、构造转换带控砂的砂分散体系模式;沉积充填体系类型的差异性及砂分散体系样式造成不同的油气聚集特征,形成了多层位构造油藏、岩性油藏的复式成藏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5.
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成因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断裂坡折带为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其低位扇主要包括水下冲积扇、大型浊积扇、小型低位三角洲和低位扇三角洲。陡坡带低位浊积扇及扇三角洲远端部分分布于低台阶,扇三角洲主体、下切谷充填分布在高台阶,更高处为三角洲近端部分及冲积扇。缓坡带在沉积基准面快速下降时,其上产生陆上下切水道,其下形成水下冲积扇砂体;当基准面缓慢上升时,在断裂坡折带之上形成下切水道充填,之下发育水下冲积扇砂体和远岸浊积扇砂体。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易形成原生隐蔽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具有离源岩近、次生裂隙发育和疏导条件优越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观察以及对测井、地震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南堡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体系、水下扇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东一段的扇三角洲是研究区发育最广的沉积体系,砂体储集物性好,是该时期发育最有利的储层。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元坝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属于扇三角洲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控制着砂体的发育,裂缝能改善储层的物性,两者共同控制着储层的分布和发育.研究区构造复杂,且扇三角洲沉积通常由于河道摆动迁移导致地震层位对比难度很大.基于此,研究应用了基于地震分频技术的地震层位对比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震相分析及地震属性切片分析,并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子波重构后的地震数据能够清晰地刻画小断裂的发育.最终确定水下分流河道与断裂发育带的叠合区域为储层有利发育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地震属性研究,建立了东濮凹陷濮城构造带沙三中亚段沉积相模式,针对研究区"高隆深洼"的地质特点,结合砂岩和泥岩波阻抗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去压实波阻抗反演方法,在沉积相模式指导下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储层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相泥—滩坝沉积体系,其中兰聊断层下降盘陡坡带发育2个扇三角洲,濮城背斜带为滨浅湖滩坝沉积,储层预测结果揭示出砂体厚值区围绕2个扇三角洲以及濮城背斜带的2个坝主体分布,在2个扇三角洲之间局部发育较厚砂体,其他地区为砂体厚度低值区,砂体展布特征符合沉积规律。在濮城背斜带与濮城次洼之间的斜坡地区,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以及2个扇三角洲之间的滩坝砂体具备形成岩性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条件,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9.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75,自引:10,他引:65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的研究表明,在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有多级坡折带,其成因类型有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作为凸起、斜坡(断阶)和洼陷等次级构造单元之间分界线的大型同沉积断裂往往形成断裂坡折带,从而从陡坡带到缓坡带依次发育有凸起-陡坡边缘、陡坡-洼陷边缘、凸起-缓坡边缘、缓坡-洼陷边缘等断裂坡折带。在这些坡折带附近的较小的同沉积调整断层可以形成更次级的断裂坡折,并形成各种复杂的坡折平面组合样式。在凸起边缘断裂坡折带的上下有时会形成侵蚀坡折带。挠曲坡折带主要与同沉积背斜、同沉积鼻状构造相伴生,其中在中央背斜带两翼、陡坡带的滚动背斜带和缓坡带的鼻状构造的两翼最为发育。沉积坡折带发育在大型三角洲前缘,以沿长轴发育的东营三角洲前缘最为典型。断裂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体以及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的发育,沉积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高位滑塌浊积扇以及岩性圈闭的展布,而挠曲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除了对砂体有控制作用外,更突出地表现为对地层超覆、削蚀尖灭线以及对地层圈闭发育的控制。坡折带附近是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场所,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域古近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海域古近系为断陷盆地充填沉积,主要富砂沉积体系为三角洲,三角洲类型多样,其类型和平面分布明显受构造-古地貌和物源通道的控制,其中扇三角洲受凹陷断裂边界控制并分布于凹陷断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断陷挠曲斜坡,曲流河三角洲发育于沉积缓坡带.从沙河街组到东营组,渤海海域古近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有规律地发生变化:沙三段沉积时期构造差异活动强、地形高差大,沙三段以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为主;沙一二段及东三段沉积时期构造差异活动减弱、地形高差减小,造成扇三角洲数量减少、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数量增多、规模增大;东二段沉积时期构造活动主要为整体沉陷,造成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主,仅辽东湾局部地区存在由走滑断裂引起的构造差异活动,形成了扇三角洲;东一段沉积时期发生大规模的整体构造抬升,湖区范围缩小,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岩石结构特征及相序等,对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位于多物源交汇区,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水下重力流四种沉积体系,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浅湖和中深湖等六个亚相。为了区分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将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三角洲分支间湾、远砂坝四种微相;扇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扇三角洲分支间湾及席状砂四种微相。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南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较厚;往深凹陷方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远砂坝、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砂体厚度减薄。在垂向上以退积沉积为主,Ⅶ油组砂体比Ⅵ油组砂体的分布范围更广。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席状砂及水下重力流砂体的物性好,是该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古构造对下第三系储集体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是典型的断陷湖盆沉积,沉积与古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北部陡坡带主要发育各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基岩的起伏和断层活动控制了扇体的成因类型和展布。由于该带上的单断式构造坡折带与台阶式结构坡折带的断层活动有差异,造成扇体的沉积体系不同;中部洼陷带位于主控断层下降盘,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肖塌浊体积系。东营三角洲的3期东向西的进积分别与沙三段沉积期的3期构造运动相对应;南部缓带带发育一系列反向调节断层,导致同一斜坡差异沉降,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体系。通过对东营凹陷上第三纪古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骨架砂体控制作用的研究,明确了储集体与断裂体系的配置关系,对该区下一步蔽油藏勘探和井位部署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沉积物源分析是沉积相分析、砂体分布预测及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研究的核心内容。前人研究认为,南堡凹陷柳赞地区储集相类型单一,物源仅来自于NE向边界断层,然而钻探揭示的相序特征与NE向扇三角洲唯一物源的观点并不完全相符,导致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高频层序地层分析、地震相和地震属性分析、有色反演等技术,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对沉积物源分布、充填演化及砂体迁移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新认识:(1)柳赞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除扇三角洲沉积以外,存在第二种有利储集体——近岸水下扇;(2)根据前积地震相反射特征分析发现,沙河街组三段中—晚期陡坡带物源方向变化剧烈,受构造沉降控制明显,呈现"顺时针旋转"演化:即SQIII沉积期,湖盆整体北高南低,发育来自NW向物源的扇三角洲相;SQIV沉积期,NE向剧烈抬升,形成NE向的扇三角洲相;SQV沉积期,湖盆东部开始抬升,发育来自东部物源的扇三角洲相;(3)建立了南堡凹陷柳赞地区沙河街组"三级控砂"模式:断层差异活动控制沉积物源发育特征;坡折带和湖平面变化控制储集体类型;沉积相类型控制砂体类型和分布。研究深化了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强烈构造变动控制物源迁移的理论认识;同时,对于南堡凹陷老区的进一步挖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沾化凹陷东营组三段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营组岩性油藏勘探近年来获得了较大突破。对东营组三段砂岩储集层沉积演化特征、岩石特征及孔渗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预测其储集层厚度和物性分布规律。沾化凹陷东营组三段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砂体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滩坝、滑塌浊积体等沉积微相内。岩石薄片分析表明,储集层主要属于岩屑质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连通性较好。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1.15%,平均渗透率为108.08mD,属于中孔中渗储集层。受沉积相的控制,砂岩体呈现凹陷边缘厚、中间薄的特点,岩石物性从凸起向凹陷内具有逐渐变好再变差的分布特征。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成因的湖底扇沉积砂体物性较好,且被周围的浅湖一半深湖相暗色烃源岩包围,是该区东营组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图7参15  相似文献   

15.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指导,对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以及同沉积断层的综合分析。总结出研究区流沙港组一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包括9种沉积微相。福山凹陷永安—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同沉积断裂可划分为西部伸展调节断裂系、东部走滑调节断裂系和中部变换调节断裂系。中央调节断裂带两侧断层在流沙港组一段的差异性活动,导致地层厚度中心从早期到晚期具有一个自西向东迁移的过程。通过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得出,三角洲砂体展布范围在流沙港组一段也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迁移的过程。研究表明,同沉积断层对沉积体系展布具明显的控制性,并提出了3种断层控砂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7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来看,沙三早、中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东西轴向发育东营三角洲和高青三角洲沉积,盆地内部半深湖—深湖环境内发育湖底扇相。沙三晚期湖盆萎缩,深湖、半深湖范围缩小,各类骨架砂体自盆缘向盆内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相似文献   

17.
伊伟  王伟锋  辛也 《复杂油气藏》2010,3(2):13-16,64
通过对岩心分析和录井资料分析得出,研究区戴一段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戴二段发育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同时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对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得出戴一段期间近岸水下扇的前积能力逐渐增强,沉积粒度逐渐变粗;戴二段期间扇三角洲长轴逐渐向西偏移。在此基础之上对有利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认为邵11井以东和真81井西南的地区以及真63井与曹62井附近地区为有利砂体较集中发育区,可作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阳信洼陷含油层系的储层分布规律,促进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利用现有的地震、钻测井等资料,以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阳信洼陷沙四上亚段发育的沉积砂体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育的砂体类型主要有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滑塌浊积扇等,砂体分布与演化受构造格局演变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南部缓坡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北部陡坡带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高位域时期,在洼陷西部阳37井附近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湖盆沉积中心,其北部陡岸的沉积砂岩类型由扇三角洲演变为近岸水下扇。湖侵域发育了大套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推进至湖盆深处的前缘砂体及滑塌浊积扇成为"近源存储"最有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大量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及地震相的综合研究,对梨树断陷的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研究表明,梨树断陷形成初期,基底被一组同生断裂切割,发育多个小型断陷,随着沙河子组沉积早期湖平面的上升,逐渐形成由桑树台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西断东超、北超"的构造格局控制着统一水体的广盆沉积。具有深湖—半深湖相、滨浅湖、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水下扇、浊积扇为主的沉积组合特征。断陷盆地的沉积演化经历了从裂陷初期的浅水湖盆—沼泽到半深湖—深湖,再到半深湖—浅湖,最后为滨浅湖—河流—三角洲的充填过程。据梨树断陷油气勘探开发成果及沉积相分析,梨树断陷深层有利的含油气储层在断陷时期各个层段均有发育,主要以扇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和重力流水道砂体为主,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断陷北部杨大城子地区、东部斜坡的双龙—大榆树—小城子地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充分应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Termit叠合裂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藏机理研究。研究表明:Termit盆地主要经历3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1早白垩世裂谷期,以湖泊、三角洲沉积为主;2晚白垩世坳陷期,以浅海、三角洲和远岸水下扇沉积为主,发育主力烃源岩;3古近纪裂谷期,以短轴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为主,发育主力储集岩与区域性盖层。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了生、储、盖层,断裂体系及构造圈闭的展布,决定了盆地油气的空间分布:1沉积演化控制了生、储、盖层分布,形成了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2构造演化控制了输导体系和构造圈闭分布,形成了多个复杂构造带,控制了油气平面分布;3沉积相带控制储集砂体微观结构及宏观展布规律,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综合地质研究成果,建立叠合裂谷复合油气成藏模式,明确白垩系-古近系下一步勘探领域,有效指导盆地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