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一帆风顺》壶整壶结构基于传统,壶身方圆,和谐匀称,壶嘴从壶身胥出,出水畅快,气度不凡;圈把与壶流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呼应,从壶身下部伸出,然后弯转成一个大圈把,收于壶口处。平盖中央是迎风破浪的风帆,以雕塑装饰技法制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风帆、浪涛,整壶造型严谨、具象准确,营造出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紫砂自明代鼎盛,传承至今,历经500多年历史的积淀,在陶文化、茶文化、书法、绘画、篆刻等众多文化艺术门类的相互融通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紫砂文化。深邃的文化品味和精湛的工艺创作技法,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在我国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紫砂艺术不仅是中国陶瓷文明发展的灿烂硕果,也是华夏民族文化艺术进步智慧结晶。紫砂壶艺传承至今,形成了紫砂光器、花器、筋纹器、塑器、陶艺器五大主要器型,其中紫砂花货更惟妙惟肖,仿自然植株、瓜果、鱼虫、禽鸟等自然界与动物界,甚至人体本身的形态,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或者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习惯上称之为"花器"、"花货"。从明朝供春"树瘿壶"仿自然银杏植株创作,到时大彬"印包壶"的问世,再到陈鸣远"南瓜壶"的鹊起,时至近代朱可心"云龙壶"、蒋蓉"百果壶"、汪寅仙"咏梅壶"的声名远播,紫砂花货提炼取舍,以其高雅的艺术创作、设计、收藏价值而"百花齐放"。"圣桃梅段壶"(见图1)的创作,依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全手工原创成器。作品"圣桃梅段壶"是通过对大自然中梅花的植株、树桩的认真观察,对桃子果实与果核的细致思考,将自然界中两者的自然形态,以艺术的创作表现手法,借以紫砂泥料所能表达出的艺术外观效果,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相互融合设计、创作的全手工紫砂花货作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品通体古朴清雅,趣味性更兼艺术表现的张力与文化内涵的穿透力,树桩、枝干、树瘿、果实、果核、年轮等细节处理细致入微,凭借多年对紫砂花货的理解与感悟,把整件作品"趣"、"雅"、"境"升华至上。"趣"自毫无雕琢的自然形态美,清趣如实;"雅"自"梅桃"联姻,端庄高雅,别于它处;"境"自"梅"傲骨高洁,气韵独到,自"桃"寿而不庸俗,老而不蹉跎,境界清幽高远,至真至美。壶身以"梅桩"为创作原型,凹凸自然,树瘿仿自然以"乱真",在"松鼠葡萄桩"、"咏梅壶"、"树瘿提梁壶"等其他花货创作中,"树桩"为壶身的创作很多,但是不免有繁琐、呆滞的现象,此作品"梅桩"创作以求自然,不可以雕琢,欣赏壶身简而有力;壶柄高擎至上,尔后自然弯曲,两杈树枝稳抓壶身,贴切牢固,形成一个弧度,一方面便于使用时的提携,即紫砂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是紫砂花货通过艺术的抽象化与仿自然形体的"真实"而表现的艺术性;壶嘴三杈树枝衔接而成,直嘴虽有树瘿装饰,但不失其力度,嘴上两树杈枝,一枝自然蜷曲贴于壶盖边缘,一枝扬枝而上与壶柄遥相呼应;壶盖则神似截取后的树桩,表面呈现出年轮的形态,壶盖一半做实,并塑以两颗"寿桃"与其上,果蒂连叶,叶色苍翠鲜活,一半嵌盖年轮圈圈可数,并以紫泥雕塑桃核与其上,生动逼真、鲜活如生;至此整件作品经反复雕琢、修整、调和,突出了"圣桃梅段壶"的创作主题,完成了一件由自然界自然形态植株,升华为具有实用性、艺术欣赏性、收藏性等于一体的形神兼备、意境高远的紫砂花货艺术作品。汪寅仙大师曾说:"自然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与紫砂花货的创作更为密切。紫砂花货的创作就是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通过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提炼加工,使之升华为高于生活的高雅艺术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紫砂花货的创作,一方面是通过对老一辈紫砂创作者作品的欣赏、感悟,另一方面是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圣桃梅段壶"的创作就是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寿桃"与"梅"的形态,转化成艺术的表现形态,又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因此,"圣桃梅段壶"的创作,无论是"精、气、神"还是"趣、雅、境",都是对自然"梅"、"桃"所代表的"高洁"、"长寿"内涵的充分表达,也就是其他艺术门类中讲求"万化冥合"、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就是他对生活感悟的高度、深度、广度",紫砂艺术创作也是这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探索之路。"圣桃梅段壶"的创作,借以"桃"之"寿"、"梅"之"清"来表达个人对紫砂艺术创作的追求,用心做好每一把壶,对生活、对艺术、对生命保持一颗长寿心,保持一颗清净心;以"桃"随喜、随缘之心,以"梅"不惧风寒之志,"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艺术追求态度,在紫砂艺术的继承、创新、创作之路上携手奋进,共享紫砂艺术文化的美好今天与明天。图1圣桃梅段壶  相似文献   

3.
"片片枫叶情"壶身温润的色泽,内敛的气度,犹如古时的君子,成熟豁达。整壶色泽温润,古拙韵味,线条流畅中闪耀泥之本色光芒,比例协调,过渡转折不落窠臼,技艺功底非同一般。壶嘴直而挺,流水顺畅,壶身刻绘枫叶个性鲜明,造型别致,设计新颖。  相似文献   

4.
壶身及壶盖上恰到好处的银杏叶和银杏果则更好地凸显出整把壶的意境美感。圈把由枝干构成,节蒂清晰,其上攀伸出一叉枝,贴附于壶身一侧,几片伸展的银杏叶正生长其上,充满了生机感,壶钮则由一整颗银杏果塑造而成,不仅美观生动,更不失实用之趣。  相似文献   

5.
此壶是经典的可心竹段壶,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从壶嘴处延伸来的几片竹叶立刻增加了整把壶的生气;整个壶身便是一节茁壮生长的大竹段。  相似文献   

6.
《青莲壶》壶盖呈花蕊状,雕刻细腻,线条利落清晰。壶身如同一朵绽放的莲花,花瓣层叠而泾渭分明,为整器增添了清幽之雅韵。正所谓"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相似文献   

7.
这些来源于自然平常,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紫砂壶,至今仍然在壶友、紫砂爱好者和藏家中间颇受欢迎,演绎着新的紫砂传奇。这把"大亨蛋包壶"深得传统器型之精髓,壶身饱满、法度严谨,短短的颈部和壶身衔接自然、流畅和谐,比较丰满的肩部线条过渡平稳,毫无突兀之感,平口压盖的设计也使得整器给人落落大方、端庄稳重之感,搭配可以收压的金属提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把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值得信赖、得体耐用的饮茶之器。  相似文献   

8.
《暗香》壶身圆润,用提炼取舍的方式对壶身进行筋纹装饰,自上而下,分割壶体,壶嘴、壶把树洞装饰、精雕细镂,壶钮颇具特色,树桩造型巧妙暗合暗香之内蕴。壶身造型借鉴传统筋纹器造型的特点,采用了花器的装饰手法。整壶造型似乎光、花、筋纹之器兼有体现,借光器之表率,取花器之点缀,合筋纹器之韵味,是以细观之,尤显个性品味。  相似文献   

9.
"如意壶"壶身饱满,犹如一名廉洁的高士庄重典雅,坐拥在茶壶群中显得落落大方,稳重而古朴;壶身线条流畅,嘴、把、盖、钮的比例和谐统一,美观得体,壶身下部雕刻如意纹饰,生动而有意境。壶盖与壶身紧密结合,使整把壶看起来特别匀称。此壶还作为G20峰会国礼礼品。  相似文献   

10.
《巨轮壶》壶身圆润光滑,砂质细腻温和,壶体温润如玉,增加了整壶的平稳感,壶身则显得饱满敦厚,厚积薄发由此流露,壶身优雅的线条让整个形体显得亭亭玉立,犹如女子那优雅的身段,耐人寻味。壶嘴、壶把龙头式样雕刻,惟妙惟肖的龙形装饰,雕刻精致,显示出一种气度与张扬,犹如冲破天穹的一条凌云之龙,大气之风,神圣之威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1.
《渊源流长》壶身圆润,壶盖暗合隐于壶的壶身之中,使整壶的上弧线大开大合,舒展而又畅快,壶的子作一圆柱体,顶端切转为斜面,给人以舟帆行进之感,源远流长。壶把像极了帆的模样,整体和谐,一气呵成,无顿挫之感,可谓独具匠心之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12.
"秦权壶"壶形似钟稳重沉着,盖与壶身浑成一体,盖的顺着钟形盖面弧度拱起做桥形钮,流向上微屈力感十足,把则呈大椭圆形,壶底内凹。赭红色泽温和中正,形制朴素敦厚,古雅大方。整壶有王者风范,不怒自威,犹如六合在握,稳守金汤,实乃壶之王者。  相似文献   

13.
"华颖壶"壶身极为饱满,壶钮若点睛之笔,特别显眼,截盖设计,口盖子母线齐整融合,整款壶显得极为规整。三弯流修长,耳形把对称严谨,整款壶端庄雅致,比例协调,看似素面素心,体现出陶艺家深厚的功力和娴熟的技艺,是一款自用、收藏的好壶。  相似文献   

14.
《掇只壶》整把壶保持"圆"的个性,短壶流、圈把,前呼后应,圈足圈颈,上下稳定,充分体现传统紫砂壶器所注重的实用性能,可谓亦用亦赏。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骨肉亭匀、珠圆玉润。壶盖采用压盖,壶口与盖严丝合缝,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  相似文献   

15.
"君德壶"简朴大度,个性鲜明,在角线、面的处理上达到了"均、挺、圆、正",不仅实用也十分美观,让人越看越喜欢。把与嘴平衡,圈把极为大方。壶盖高耸,一枚珠钮上立。圈足鼎立,壶身圆润敦厚,整只壶珠圆玉润,线条柔和,壶色厚重深沉,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君德"是对品德、德行高尚的人的赞称,此壶内蕴人文美德,品性高洁,壶身大腹便便,是为有容乃大,壶身各部位比例协调,前后呼应,力求平稳中展露风华。所谓壶如其人,大概"君德"也是壶身对自身品性的要求吧。  相似文献   

16.
《平安如意壶》壶身饱满,三弯嘴微翘,优雅自然。把与嘴平衡,圈把极为大方,配以平盖桥钮让整器看似虽扁,却可"不肥而坚",是以永年。圈足鼎立,壶身圆润敦厚,整只壶珠圆玉润,线条柔和,壶色深厚深沉,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  相似文献   

17.
《汉韵壶》是直身圆筒形的壶体,整把壶显出素拙之味,毫无矫饰之感。造型以几何线条勾勒而成,线条流畅,弧曲有度。大口盖压口,与茶杯相似,便于泡茶。壶钮似圆柱体,壶嘴短流较直,与壶身连接处较为粗,壶身与壶嘴弧线起伏更为平顺,壶把方圆之间恰到好处,圆中寓直,拥有大方古朴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掇只壶"寓有千金之壶之美称,文人骚客称赞其朴素别致,茶壶爱好者对其爱不释手。发展至今,"掇只壶"呈现出来的作品众多,众家之手有众家之意,每一只亦有其独特之韵味。此款"掇只壶"胎质光滑细腻,线条衔接顺畅、比例匀称,壶身加以雕刻手法修饰,突显圆润、朴素之美。然而,"掇只壶"的可观不仅在于其外表,更在于其内在的朴实无华。  相似文献   

19.
有了一个华丽的主题,作品更是气度不凡。此壶,壶口广,壶身圆,口与身完美结合。笔者精选细腻的紫砂材质,以精湛的技艺、不俗的造型、震撼我们的心灵,而这一切,凝聚在了一把《古韵壶》上。壶身以方归圆,方圆相济,整体观之,美不胜收。壶嘴、壶把亦是方圆相济,飘逸中凝固着古典之美,壶钮为灵动的桥形,使整件作品在稳重中带着动感的旋律。  相似文献   

20.
《如意仿古壶》是在传统造型仿古壶的基本上加以创新演变而来,壶身周围有如意纹饰装饰,整体错落有致,骨肉匀亭,壶的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口盖各占一半,盖子盖上即合成饱满的圆线,其对作者的考量可想而知,壶流胥出自然,壶把匀势而起,且与壶身如意贯气,壶钮为如意形桥梁式,平缓舒展合体,整器精美绝伦,而且能够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