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立了以双铂电极作指示电极,于KBr─Na2B4O7介质中,用Ca(ClO)2滴定测定A1N、TiN、Si3N4、Si3N4/SiC材料中氮的方法。本方法对于20%-40%的氮的测定,标准偏差小于0.22%,可测定金属材料中0.05%以上的氮。  相似文献   

2.
用A12O3和Y2O3作为烧结助剂的Si3N4/20vol%SiC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室温强度.然而由于粘结相的熔点低,1000℃以上其强度急剧下降.仅用Y2O3作为烧结助剂的Si3N420vol%SiC纳米复合材料,在 1200℃仍可保持较高的强度.当SiC颗粒为30nm.,添加 4wt%Y2O3作烧结助剂时,该材料在室温下大约 1GPa的断裂强度可以保持到 1400℃.该样品在高达 1400℃时的断裂呈弹性模式而没有塑性变形,断口处末发现临界裂纹生长.该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高温强度主要是由于Si…  相似文献   

3.
在1000~1100℃之间,对三种Cr、Al含量及微量元素S、Zr含量不同的Ni-Cr-Al基合金进行了恒温和循环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高Cr(16Wt%),低Al(3.5Wt%)、S(0.005wt%)含量,且不含Zr的合金其氧化膜层主要由连续致密的Cr2O3外氧化层和树根状Al2O3内氧化层构成,氧化膜的粘附性较好。高Al(5wt%),低Cr(9wt%)、S(03005wt%)含量,且不含Zr的合金其氧化膜主要由Al2O3,TiO2,Cr2O3构成,氧化膜的粘附性较差,但在该合金中加入0.1Wt%S和0.1Wt%Zr,氧化膜的粘附性变好,而恒温氧化速率增加。文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退火条件对超低碳2.3%Si-1.7%Mn钢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用0.0036%C-2.3%Si-1.7%Mn-0.015%Al-0.0042%N、2.3mm厚的热轧板制作试样。试样酸洗后,在氩气中以40℃/h升温,并于600~750℃保温1h,随后...  相似文献   

5.
马宗义  张玉政 《金属学报》1994,30(1):B027-B032
采用纯Al粉、C粉和SiC颗粒进行械合金化和热处理,经冷压实后直接进行挤压,成功地制备了Al4C3、Al2O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复合材料、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SiC颗粒与Al基体具有较好的界面结合,其在基体中分布的均匀性受基体粉末特性的影响Al2O3含量较低且尺寸细小。X射线衍射和透镜分析难以确定。Al4C3为尺寸细小(直径约0.2μm,长度约0.2μm)的棒状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对已使用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耐蚀性及耐磨性.波兰学者研究了QT4-0钛合金(0.4%~1.4%Al,0.5%~1.3%Mn,0.3%Cr,0.3%Fe,0.12%Si,余为Ti)在辉光放电条件下经等离子氮化和氧化后所得表面的表层特性.5×102Pa压力下在氮气及氩、空气混和气体中对OT4-0合金进行850℃ × 4h等离子氰化和400℃×2h等离子氧化处理,得到厚度35μm~40μm、显微硬度1950HV0.05的TiN+Ti2N +αTi(N)氮化…  相似文献   

7.
应用差热分析(DTA)技术研究了Cr2O3、La2O3、CeO2、V2O5、Si3N4、SiC、CaF2、MOx对MgOB2O3SiO2渣中含硼组分析晶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2O3、CeO2、CaF2、SiC、MOx作为晶核剂加入后,可降低析晶活化能,有利于含硼组分以结晶相析出,是有效的晶核剂;La2O3和V2O5对析晶活化能没有影响;Si3N4则增强玻璃网络稳定性,提高析晶活化能。所以La2O3、V2O5和Si3N4作为晶核剂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8.
铝液在SiO2反应原位形成Al/Al2O3(p)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铸造方法与原位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原位形成的Al/Al2O3(p)复合材料。向铝液中添加预先在300℃下烘烤3h、粒径为300μm的SiO2颗粒,发生如下反应:3SiO+4Al=3Si+2Al2O3,其结果,原位形成颗粒分布均匀的L/a2O3(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铝液与SiO2反应原位形成Al/Al2O3(P)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铸造方法与原位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原位形成的Al/Al2O3(P)复合材料。向铝液中添加(搅入法)预先在300℃下烘烤3h、粒径为300μm的SiO2颗粒,发生如下反应:3SiO2+4Al=3Si+2Al2O3,其结果,原位形成颗粒分布均匀的Al/Al2O3(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张延忠 《金属学报》1993,29(10):82-86
本文报道新发展的不含Nb的Fe71.5(CuCrV)7.5Si12B9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综合磁性能。直流起始磁导率μi=10.9×10^4;矫顽力Hc=0.56A/m;对应Hm=80A/m的B80=1.04T;对应Hm=0.08A/m和f=0.1和1MHz的有效磁导率μe=2.5×10^4和0.4×10^4;铁损P2/100k=195kW/m^3;P2/200k=664kW/m^3;P2/500k=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Nanomaterialsareincreasinglyreceivingrecognitionaspracticalstructuralandfunctionalmaterialswithgoodprospect,andhavebeendevelopedextensivelyinrecentyears.ThenanoSi/C/NcompositepowderandnanoSiCpowderhavereceivedanincreasinginterestsincet…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用二氧化硅碳还原氮化法制取高性能Si3N4粉的研究结果。研究了氮化温度、氮化时间、氮气流量等工艺因素对氮化产物的颜色、颗粒形状、粒度和粒度分布以及相结构的影响;分析了非晶态、SiO2、SiC产物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氮化工艺因素对氨化产物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采用1450℃氮化温度,氮化时间2h,N2流量2.5L/min的工艺条件,能制得高α相比例,颗粒微细和粒度分布均匀的优质Si3N4粉。  相似文献   

13.
以硅粉和炭黑为原料,在N2气氛中通过燃烧合成制备出纳米SiC粉体。利用XRD、SEM等手段研究了N2压力、球料比、研磨时间等因素对燃烧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料比和研磨时间对物料的反应程度影响显著。在球料比≥12.5∶1、球磨时间≥4 h的条件下,原料粉体可实现完全燃烧,生成产物主要为β-SiC,平均颗粒尺寸小于100 nm。在实验基础上,结合热力学分析,研究指出SiC是在N2催化作用下通过Si-C燃烧合成得到的,反应历程为:Si粉首先与N2反应生成Si3N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先生成的Si3N4发生分解,释放出的游离Si与C反应生成SiC。  相似文献   

14.
以TiSi2、SiC和Mo粉为原料通过反应烧结方法制备Si3N4基陶瓷,并测试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Si3N4-TiN-SiC陶瓷的质量增量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氧化质量增量随时间的变化基本服从抛物线规律,同时质量增量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Si3N4-TiN-MoSi2-SiC复合陶瓷质量增量在低温下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在高温下质量增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XRD和SEM结果表明Si3N4-TiN-SiC陶瓷的氧化产物主要是TiO2、Si02和Si2N20,而Si3N4-TiN-MoSi2-SiC陶瓷则是Ti02、Si02、Si2N2O和Mo03.  相似文献   

15.
以3Ti/Si/2C/0.2Al单质混合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Ti3SiC2材料.研究球磨工艺(球磨时间、球料比和球径大小、过程控制剂)对机械合金化合成Ti3SiC2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球料比10:1,球径10 mm)单质混合粉体7 h后,原料粉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TiC和Ti3SiC2粉体和块体产物.球料比和球径大小对反应合成Ti3SiC2影响并不显著,但明显影响反应的孕育期.适当增大球径和球料比可明显缩短反应的孕育期,采用较大的磨球或过高的球料比会降低球磨效率,延长孕育期;添加过程控制剂(乙醇),不但会延长反应的孕育期,而且抑制反应合成Ti3SiC2.  相似文献   

16.
Mixture of green petroleum coke, B4 C and SiC together with short carbon fiber were employ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mixture was press formed without any binder after grinding, dense and homogeneous binderless SiC-B4 C-C(carbon/ceramic) composites were then obtained after sintering. Composites thus prepared possess excellent anti-oxidation property, that is, mass loss less than IG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900 to 1 100 ℃ for 10 h. Anti-oxidation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rmodynamics, excellent anti-oxidation property of materials thus prepared can be discribed to 1) solid SiO2 formed from SiC, which restrains the filtering of oxygen and simultaneously, its volume expans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reaction takes roles both walling up the original pores and making the material more compact; 2) liquid B2O3 from the reaction of B4C not only makes the combination with C, B4 C and SiC tighter through forming solid solution, but also effect of reaction SiC(s)+2CO(g) =SiO2 (s)+3C(s) is an expansive process, which improv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新型可加工金属陶瓷材料Ti_3SiC_2在水基润滑系统(如水液压系统)及乙醇润滑系统(如乙醇燃料系统)中的摩擦学行为。方法利用中频热压烧结技术制备Ti_3SiC_2样品,用球盘接触模式SRV-1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Ti_3SiC_2/Si_3N_4摩擦副的摩擦学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谱等分析材料的形貌和成分物相。结果 Ti_3SiC_2/Si_3N_4摩擦副在乙醇中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0.14)和磨损率(10~(-7) mm~3/(N×m)),但在纯水中,其摩擦系数(0.54)和磨损率(10~(-4) mm~3/(N×m))均较高。乙醇中少量的水(5%)即可使Ti_3SiC_2/Si_3N_4的摩擦学性能恶化,乙醇中Ti_3SiC_2磨损表面为轻微犁沟效应,随着乙醇中水含量的增大,Ti_3SiC_2晶粒拔出和脱落造成的坑洞增加,因此磨损率迅速增大。纯水中呈现大量的坑洞,相应的磨损率也达到最大值。结论乙醇是Ti_3SiC_2/Si_3N_4摩擦副很好的低黏度流体润滑剂,在乙醇中,摩擦表面的高化学活性Si元素与乙醇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的硅醇聚合物在摩擦接触界面形成了边界润滑,致使Ti_3SiC_2/Si_3N_4摩擦副在乙醇中具有优良的润滑和减磨作用。  相似文献   

18.
SiC/MoSi_2复合材料的原位反应热压烧结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Mo-Si-C三元系中所有二元化合物化合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探索了SiC/MoSi_2复合材料原位反应热压烧结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利用Mo、Si、C混合粉末原位反应合成SiC/MoSi_2复合材料在热力学上是完全可行的,反应烧结温度低于1728 K(1455 ℃)是为抑制Mo_2C形成,保证SiC生成的热力学条件.采用原位反应热压烧结工艺能够制备具有优异显微组织的SiC/MoSi_2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3Ti/S i/2C/0.2A l粉体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了Ti3S iC2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机械合金化粉体和热处理粉体进行相分析和颗粒形貌观察,研究了真空热处理温度对机械合金化制备Ti3S iC2粉体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Ti/S i/2C粉体球磨10 h可获得由TiC、Ti3S iC2、TiS i2组成的混合粉体,粉体中的Ti3S iC2含量最高可达到83wt%。在热处理温度为700~1000℃内Ti3S iC2粉末粉体含量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其含量可达到98wt%以上。  相似文献   

20.
使用AEM和HREM研究了添加纳米SiC颗粒和同时添加纳米SiC颗粒及SiC晶须的两种Si3N4 复合陶瓷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 ,部分SiC颗粒分布在Si3N4 晶内 ,SiC晶须分布在Si3N4 晶粒之间 ,SiC颗粒和晶须与Si3N4 界面之间不存在第二相组织 ,非晶组织大多分布在Si3N4 三叉晶界。断裂裂纹主要沿晶界和相界面扩展 ,也可能穿过少数Si3N4 晶粒。当裂纹扩展遇到SiC颗粒和 /或SiC晶须时 ,会发生转弯 ,产生分枝裂纹或微裂纹并在Si3N4 晶内和Si3N4 晶粒的断裂表面引起晶格畸变 ,这降低了裂纹扩展能量 ,从而改善复合陶瓷材料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