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概况中二北馆 5稠油热采区位于孤岛油田背斜构造北北翼中段 ,主力含油层系为馆陶组上段 ,其中Ng5 3 + 4 层为稠油热采的主力层 ,含油面积 3 37km2 ,地质储量 5 82× 10 4t。方案调整区位于中二北西北部的 2 4 - 5 33井区 ,含油面积0 88km2 ,有效厚度 12 9m ,地质储量 2 33 0× 10 4t。调整区内无断层 ,构造简单平缓 ,中二北Ng5砂层组属辫状河流相沉积 ,渗透性好 ,胶结疏松 ,非均质性强 ,岩性以粉细砂岩及细砂岩为主 ,胶结类型为孔隙接触式。主力含油小层为Ng5 3 -4,平均孔隙度 35 7% ,原始含油饱和度6 0 1% ,平均渗透率 2 76 2 1×…  相似文献   

2.
1.存在问题 孤岛油田33—534井区位于中二北热采单元东部边缘,平均孔隙度31.6%,平均有效渗透率1.564×10~(-3)μm~2,泥质含量8.9%,地面原油粘度(50℃)7000~25000mPa·s,与中心井区相比较油层发育较差,层薄、渗透率较低、油桐。该区第一批新井于1997年2~3月完钻,但是由于高压注气管网、井站流程等地面配套工程建设迟缓,  相似文献   

3.
张忠林  王忠华  王淑英  洪玲  张威  杨玉梅 《油田化学》2000,17(4):353-354,368
根据红岗油田萨尔图油层特征 ,筛选出了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该体系与红岗油田萨尔图油层形成的界面张力可达到 10 -3 mN/m。该体系组成为 :0 .0 6 %表面活性剂S 96 1.5 %NaOH 0 .2 %聚合物 0 .2 %助剂 ,在油层温度下与原油间界面张力 3× 10 -3 — 7× 10 -3 mN/m ,粘度 >2 0mPa·s ,在室内岩芯流动实验中 ,该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 10 %左右。  相似文献   

4.
大庆地面水源水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地区水资源总量为56·4×108m3,其中可采储量为31·5×108m3。以2005年计,用水总量约8×108m3,年缺水总量约2×108m3。大庆水域面积41·87万公顷,其中湖泊面积17·57万公顷,占水域面积的41·96%,水库面积4·2万公顷,占水域面积的10%。针对大庆地面水源的水质特点,对大庆地面水源水质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重点针对有毒有机物污染情况,采用饮用水中的有机物分析与毒理性检测相结合作为分析判断水质被污染程度的主要研究方法,辅之以与大庆饮用水水质密切有关的某些常规指标的监测,通过平水期与枯水期的检测结果,分析评价大庆市地面水源水…  相似文献   

5.
孤南4井区位于孤岛油田南区的东端,中二区、东区的南端;构造上,属于孤南断层下降盘,三合村一孤南洼陷北部陡坡构造带。该区含油面积0.5km~2,石油地质储量52×10~4t。主要发育Ngl+2砂层组,主力层是Ngl+2~1层。 该区原油性质较稠,地层易出砂,储量品位低,开采难度大。区内总油井5口,开井5口,累积产油3140t,采出程度0.60%,采油速度2.7%。  相似文献   

6.
中二北Ng5稠油藏位于孤岛背斜构造的北翼 ,属河流相正韵律沉积 ,含油面积 2 .2 2 7km2 ,地质储量5 82 0× 1 0 4 t,油藏埋深 1 2 90~ 1 3 1 5m ,平均孔隙度3 0 0 %~ 3 3 0 % ,有效渗透率 1 2 64~ 2 0 3 5× 1 0 - 3μm2 ,地面原油密度 ( 5 0℃ ) 5 0 0 0~ 2 5 0 0 0mPa·s,具有层薄、高渗、强非均质性的特点。 1 992年开始进行蒸汽吞吐开采 ,目前有油井 98口 ,开 84口 ,日液水平2 962t,日油水平 4 2 5t,综合含水 85 5 % ,平均动液面689 4m ,采油速度 3 93 % ,采出程度 2 9 1 4 % ,累产油 1 88 3 3 7× 1 0 4 t,累…  相似文献   

7.
东庄油田位于南阳凹陷西南部,是在背斜构造背景上被一组与背斜长轴走向一致的南倾正断层切割的复杂断块油田;储层主要为北西方向沙堰三角洲前缘砂体,孔隙度14%~15%,渗透率(10.5~28.0)×10~(-3)μm~2;该背斜为凹中之隆,油源充足,背斜控制油气富集的范围,砂体决定油气富集程度,断层起油气再分配和遮挡作用;油层深度2 210~2 700m,含油井段约500 m,含油层数3~5层,单井厚度10~20 m;背斜北翼断块含油高度60~150 m,含油面积0.5~0.8km~2;南翼断块含油高度30~100 m,含油范围较小。根据对东庄油田的地质认识,钻评价井4口,落实含油面积4.9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9×10~4t。  相似文献   

8.
1 .基本概况孤岛油田东区东馆 3热采区位于孤岛油田披覆背斜构造东翼 ,北界为孤岛Ⅰ号大断层 ,西以 16排为界 (包括 16排井 ) ,南以GDD16X2 6—GDD2 1— 2 9为界 ,主要生产层位Ng3砂层组。含油面积 0 963km2 ,地质储量2 0 3 9× 10 4 t ,平均有效厚度 12 1m ,现已形成 2 0 0m×2 40m的行列式热采井网。由于该区北部受断层边水影响 ,西部受注入水影响 ,下部受馆 4底水水侵影响 ,热采区三面环水 ,将严重影响注汽开发效果。为此 ,在开发早期 ,做好地层研究工作 ,指导油田开发。2 .油藏分析(1)油层变化情况。从东区东油藏剖面…  相似文献   

9.
刘陆油田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 ,河网纵横。该油田由陈 2、陈 3两个断块构成 ,含油面积 3 6km2 。原油密度0 87g/cm3 ,动力粘度 18 0 5~ 38 91mPa·s,凝固点 31~33℃。刘陆油田 1997年投入开发以来 ,共布油水井 6 5口。采油方式为抽油机深井泵采油。1 地面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指导思想 :以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地面工程四个概念设计为核心 ,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评价 ,做到地面适应地下 ,同时做到地面地下相结合 ,近期与发展相结合。主要建设内容 :①陈 3联合站 1座 ,设计规模 2 0×10 4t/a;②…  相似文献   

10.
在注入相同蒸汽量的基础上分析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效果时,许多学者忽略了注入总热量对蒸汽吞吐的影 响。在注入总热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分析孤岛油田底水稠油油藏特征,选取研究区3种典型地层参数,即油层厚度分别为2~5,5~8和8 m以上,渗透率分别为500×10-3,1 000×10-3,2 000×10-3 μm2,对应的孔隙度分别为30%,35%和40%,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从增油量、加热半径和底水锥进程度3个方面,对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强底水和弱底水条件下普通稠油以及特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地层参数的筛选图版,利用该图版可有效分析底水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东区Ng3和中二北Ng5油层适合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孤北1区Ng3油层不适合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相似文献   

11.
1.基本概况 (1)地质概况。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孤六区所管辖的中二中馆3-4注聚扩大区位于整个中二中馆3-4注聚区的边缘,南部与孤二区相邻,北部与中二北交界。扩大区构造简单平缓,油层埋藏浅,油层中部深度1236m,胶结疏松,胶结物以泥质为主,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均较高,储层物性好,属河流相正韵律沉积,非均质性严重,共有9个小层,其中3~5、4~2、4~4为主力油层,连片分布,含油面积0.7km~2,有效厚度8.6m,地质储量394×10~4t。  相似文献   

12.
预测水驱砂岩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1水驱特征曲线是一种广义水驱特征曲线;其斜率b可以反映不同的含水上升规律,我国油田根据地层原油粘度μo可分为低粘(μo<3mPa·s)、中粘(3mPa·s<μo<30mPa·s)和高粘(μo>30mPa·s)三级。根据34个低粘砂岩油田、35个中粘砂岩油田和19个高粘砂岩油田的数据,用Y1水驱特征曲线计算它们的b值,并与空气渗透率建立联系,发现可将油田分为低渗(K<100×10-3μm2)、中渗(100×10-3μm2600×10-3μm2)三级。分别对低粘、中粘和高粘油田以及所有油田的b值和它们的K、μo值,用二元回归法得出了计算b值的回归公式。该公式可用于新油藏的开发评价与设计,预测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实例表明该公式的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永8断块油藏含油面积1.3km~2,地质储量1267×10~4t,油藏类型为泥质胶结粉砂质细砂岩,层状、块状稠油油藏。地面原油粘度875~4660mPa·s,地面原油密度0.929-0.9621g/cm~3。永8断块地层胶结疏松,是典型的稠油出砂油藏。一直采用稠油冷采方式开发,井口含沙量0.3%~2%,油气比10~25。该断块实施管网密闭集输后,生产的油、砂、水、气混合  相似文献   

14.
海上油田对注入水质要求严格、水源研究日趋重要。沙东南-渤中地区为渤海油田重要产区,注入水源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油田开发生产是否顺利。本次针对该地区,对主要水源目的层馆陶组进行了水资源量评价研究工作。馆陶组储层系统研究表明,馆陶组砂岩虽然分布广、但厚度变化大、物性非均质性强,具体油田馆陶组水源条件因此有所差异。采用容积法对沙东南-渤中地区馆陶组储层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该区馆陶组水资源量为3366×108m3,其中Ng1段水资源量为840×108m3;Ng2段水资源量为483×108m3;Ng3段水资源量为2043×108m3。总体水资源量比较充沛,能够满足沙东南-渤中地区各油田长期开发对水资源的需要,但分布复杂,需要针对具体油田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 Ng1+2油层概况孤岛油田Ng1+ 2油层含油面积为 37 2km2 ,地质储量 2 730〔10 4 t,油藏埋藏深度较浅 ,一般在 1130~ 1190m ,平均厚度4 6m。Ng1+ 2油层岩性主要由一套浅棕褐色、黑褐色粉砂和细粉砂岩组成 ,粒度中值 0 0 6~ 0 16mm (平均 0 117mm) ,胶结物以泥质为主 ,泥质含量 9 9% ,胶结疏松 ,地面原油粘度5 0 0~ 2 5 0 0mPa·s。2 绕丝筛管防砂低产能原因分析由于泥质胶结疏松 ,且原油粘度高 ,易出砂一直是制约油层开发的主要问题。经过多次的室内和现场试验 ,找到了以0 3~ 0 6mm砾石充填地层 ,以 0 2mm缝隙绕丝管防砂为主 ,…  相似文献   

16.
埕岛油田 (包括南区和北区 )位于渤海湾西南部的浅海海域 ,区域构造上属于埕北低凸起的东南端 ,其西南部以埕北断裂带与埕北凹陷分开 ,东部和北部分别向桩东凹陷和渤中凹陷倾伏 ,面积约 3 5 0km2 (见图 1)。 1988年钻探的埕北 12井于埕北低凸起的南端发现了埕岛油田 ,至今已发现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沙河街组、东营组以及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七套含油层系 ,获探明含油面积 13 5 1km2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3 65 64× 10 4 t,溶解气储量 88 2 3× 10 8m3,并建成年产原油 2 2 0× 10 4 t的生产能力 ,是近几年来整个环渤海湾地区勘探较有…  相似文献   

17.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油层识别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河油田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开发,随着地质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工艺技术的进步,油气层测井解释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的研究,结合测井精细解释、地质精细研究、地层细分对比追踪等多种途径,建立了双河油田油层识别标准。岩性下限定为细砂岩。含油性下限定为油斑。物性下限定为:孔隙度11%,渗透率10×10~(-3)μm~2。油层标准为:声波时差220~280μs/m,电阻率>94~36Ωm(Ⅰ-Ⅳ油组),>75~34Ωm(Ⅴ-Ⅸ油组)。油干层电性标准为:油层:(微电极幅度差/微电位)×△t>90,SP/SSP> 0.35;干层:(微电极幅度差/微电位)×△t<90,SP/SSP< 0.35。  相似文献   

18.
1 .概况孤岛油田南区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稠油、疏松砂岩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 ,油层埋深 1 1 2 0~ 1 35 0m ,含油面积 1 8 7km2 ,地质储量 61 5 0× 1 0 4 t。于 1 973年 5月投入正式开发 ;1 976年1 2月投入注水开发 ,目前西部采用 2 60× 1 5 0m、 2 60×75m行列式井网 ,中部及东部采用不规则反七点法面积注水井网。开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弹性开发阶段、注水开发阶段、整体注水及局部注聚开发阶段。GN2 0 6块位于孤岛油田南区西南部 ,东邻南区B1 9、B89断块。2 .油藏地质特征( 1 )构造特征。该块南 1千…  相似文献   

19.
孤岛油田中二区块含油层系为Ng3- 6砂层组 ,面积1 8km2 ,有效厚度 31 2m ,地质储量 95 8× 10 4t。于 1972年 7月投产 ,1973年 4月采用四点法面积注采井网注水开发 ,1997年 12月开始聚合物驱开发 ,根据注聚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动态特点 ,做了一系列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注聚情况根据聚合物驱油筛选标准 ,在中二南选取 2 8口井作为注聚井 ,矿场采用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的两段塞注入方式。方案设计注入总量 5 5 0PV·ppm ,PV数 0 30 3,干粉10 82 8t。经过 3年多的注入 ,全部完成注入方案。2 注聚期间的主要做法2 1 强化注聚前准…  相似文献   

20.
由辽河油田设计院设计,油建一公司为主承建的沈阳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于1991年8月中旬通过了国家能源部组织的国家级优质工程初评。沈阳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是“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自1986年底开工,于1989年底全面建成投产,产能建设总规模为年产300×10~4t。沈阳油田是我国目前开发规模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现已探明含油面积为109.6km~2,石油地质储量为2.5×10~8t,其中三分之二为高凝油,原油含蜡高,最高凝固点达67℃,在常温下原油呈固态,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大规模地开采高凝油,国内外尚无成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