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大连220 kV华昌变电站电缆隧道出现渗漏水及底板隆起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了更换底板和破除底板后套衬的维修加固方案。实践证明,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可为同类的隧道病害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外包钢加固法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平 《上海电力》2004,17(3):251-252
杨树浦发电厂23kV老一段开关室改造工程中,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使整体荷载增加较大,须对原有的建筑物结构进行加固。介绍了该厂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及加固方案的实施步骤。该加固方案为改造工程节约了投资、时间,也为老厂今后对其它建筑物的加固,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陆水蒲圻水利枢纽溢流坝段闸墩加固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法对陆水蒲圻宽缝重力坝闸墩纵缝下端出现裂缝的情况进了多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裂缝是由温度荷载、水荷载以及坝体本身自重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在现有荷载状况下,闸墩裂缝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提出了粘贴钢板的加固处理措施,并对钢板在闸墩上的搭接长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得出了一种既能保证加固效果又能减少工程造价的加固处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当数量的水闸都出现老化并存在不同形式的病害,继而影响水闸的安全运行。文中对水闸的安全评价、病害类型及成因、病害检测、病害加固措施进行了综述。病害加固措施包括结构变形处理、地基渗漏处理、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破坏的处理、闸门及其启闭设备的维护加固、混凝土表面劣化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董庆辉 《电力建设》2011,32(7):124-128
针对冷却塔施工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施工缺陷、混凝土开裂和剥落、冻融酥松、风蚀龟裂、空气和雨水的酸蚀、湿热曝晒及干缩等温度应力造成的变形与破损现象,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了这些破损产生和出现的内在原因,阐述了这些缺陷、破损的危害和影响。总结分析了喷浆加固、圈套加固、钢箍加固等维修及加固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缺陷及破损,提出了修补技术措施,为冷却塔的维修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崔磊  黄炳权 《广东电力》2014,(11):117-120
对一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跨江拉索斜材体系输电塔的加固方案进行了论述,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该塔的关键受力点及施工荷载限值,进而确定了施工及运行中采用的加固措施,工程仅用2个月完成。  相似文献   

7.
高拱坝坝基断层的处理是拱坝建基面设计中重要的一环,该处应力复杂,确定置换体、锚固体所应承受加固力比较困难。本文运用变形加固理论对高拱坝坝基断层的加固机理进行研究。变形加固理论揭示了自承力、加固力、外荷载、结构稳定性和变形之间内在的联系,指出在给定外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加固区域就是出现不平衡力的区域,为抑制破坏所需加固力即为不平衡力的反向力。研究结果表明:坝基断层为不平衡力集中区,断层的不平衡力与断层受力相比为小量,但它关系到断层的稳定性;不平衡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有助于确定断层的加固区域及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8.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加固肋设计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加固肋设计计算方案不尽相同。我国沿袭了前苏联的设计计算方案,经实践证明并不十分合理后,经改良设计,提出了横肋为主,适当考虑内撑杆承受内外荷载,按照薄板大挠度塑性变形计算模式进行板的控制计算。文章通过ANSYS建模模拟烟风煤粉管道的实际情况,用有限元方法校核这种加固肋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季彤天 《上海电力》2005,18(5):524-526
在变电站改造中,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板)是目前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一项新工艺。该技术已在昌化路变电站、余姚变电站、上海电缆输配电大楼等场所应用成功。介绍了最大锚固剪应力的简化公式,并对集中荷载作用下梁的加固计算进行了参数分析,对变电站结构加固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震荷载对烟风道加固肋选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及其配套设计计算方法,提出矩形烟风道加固肋选型时地震荷载的计算方法,并把地震荷载参与到加固肋选型计算中,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地震荷载对矩形烟风道加固肋选型的影响,提出结论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维娜  杜成瑞 《电力电子技术》2007,41(10):113-114,116
提出了一种增强型全桥移相(Full Bridge Phase-shift,简称FBP)软开关变换器.通过在谐振电感的一端增加辅助二极管和并联辅助电容的方法,实现了滞后桥臂开关管的完全零电压开通,同时抑制了输出整流管的尖峰电压和振荡.分析了所提出的电路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110kV变电站10kV封闭母线桥的噪声问题,通过对电磁噪声和通风噪声的深入分析,经过大量的改造试验,提出加装去离子装置,增强封闭母线桥散热和漏磁效果,消除通风噪声。加强箱体薄钢板的结构刚度,控制箱体的相对振动位移;增加支柱绝缘子和母线绝缘金具的数量,使母线的跨度减小,减轻振动幅度;提高母排的制造工艺,降低尖端放电的可能性,消除电磁噪声。该方案实现了消噪目的,为此类消噪改造工程提供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认为触点分离过程中金属液桥的产生给继电器触点带来严重的材料转移和散失,是造成分离熔焊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对液桥熔焊及液桥行为特点的研究并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触点液桥形成机理、形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指出了一些不足与今后仍需致力的研究方向,对深入研究分离液桥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卿  王凯  邓丹平 《灯与照明》2012,36(2):29-32
在国外,城市桥梁的功能照明形式多样,而我国却还以灯杆照明为主。随着桥梁造型的日益丰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常规的灯杆照明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桥梁设计与照明设计一体化势在必行。该文将结合几个设计实例,对城市桥梁功能照明的设计方法展开阐述和分析,希望对今后的桥梁功能照明设计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跨河桥梁成为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照明既要满足道路照明所需要的照度和均匀度,同时桥梁本身的美观形体在灯光组合中被赋予特定的内涵和艺术品位。本文在跨河桥梁的照明设计原则基础上,以滏阳河衡水市区段跨河桥梁夜景照明设计为案例,阐述了滏阳河桥梁整体的照明设计理念,重点分析了如何运用LED及其相关照明手段去实现最初的照明理念,照明设计依托了衡水市自身的自然人文地域特色,营造出舒适愉悦的夜间氛围。  相似文献   

16.
桥臂短路故障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中的严重故障。在换流器不闭锁和闭锁这2种情况下对桥臂短路故障的暂态特性进行分析:针对换流器不闭锁的情况,对两端换流器的桥臂电气量暂态特性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重点分析了桥臂短路电流的组成;针对换流器的闭锁情况,建立了桥臂短路电流通路的电路模型,推导了桥臂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系统交直流侧电压电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给出了桥臂短路故障的保护配置方案。基于PSCAD/EMTDC搭建双端MMC-HVDC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保护配置的有效性。对桥臂短路故障暂态特性进行分析可为MMCHVDC系统换流器保护区的保护配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桥梁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程应用研究现状,从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方面描述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研究了系统硬件设计部分的关键技术.提出以芯片TP4065和STC12C2052AD为核心的电源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惠斯通电桥的全新桥路接线方法,实现桥梁重要节点处应变量的检测;并针对应变量最大时实际输出电压较小而降低系统测量精度的问题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系统在桥梁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提高测量精度,且运行稳定,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杜松林  王瑾 《广东电力》2011,24(6):53-55
介绍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主要参数,并以FSFR2100型控制芯片设计出一种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测试结果表明,半桥LLC谐振变换器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电磁干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析了桥臂电抗器目前布置方案所存在的故障电流大问题,提出了将桥臂电抗器布置在靠近直流连接点的方案。分析了桥臂电抗器布置在不同位置时对换流器故障电流的影响,并推导了故障电流分量的数学表达式,研究表明桥臂电抗器布置在靠近直流连接点时能够有效限制阀侧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上升率,有效降低故障电流水平,同时不会带来较大成本增加。然而桥臂电抗器布置在靠近直流连接点后,其穿墙套管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现有保护策略并不能及时发现,给换流器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提出了一种桥臂电抗器穿墙套管短路保护策略,能够有效识别桥臂电抗器穿墙套管短路故障。最后通过PSCAD/EMTDC对相关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0.
全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且在发生故障时能够支撑交流侧电压,特别适用于架空线传输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但是其损耗大的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其在大功率场合的应用。传统设计方法认为在全桥型MMC正常运行时负电平是无效电平,故而提出一种基于模块输出负电平特性的效率优化设计方法。分析子模块输出负电平时全桥型MMC中各电气量满足的约束关系,推导效率最优的直流电压、交流侧电压以及桥臂子模块数的表达式。该方法能在系统额定功率和开关器件型号确定的条件下,准确求解效率最优的MMC系统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