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3.
由松香和富马酸合成富马海松酸,然后由富马海松酸与丙烯酸-2-羟乙酯合成富马海松酸双(2-丙烯酰氧乙酯)(AEFE)。通过酸值、FTIR和~1HNMR等表征发现,AEFE分子结构上具有两个环外C=C和1个羧基。以AEFE为反应型增粘树脂,采用原位共聚法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AEFE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的用量对乳液聚合反应及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EFE用量增加,单体转化率未显著降低,且经过共聚反应后AEFE的C=C消失,说明AEFE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当AEFE和NPES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8.4%和0.64%时,增粘树脂与聚丙烯酸酯相容性良好,所得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粘接性能最佳,此时初粘力为18#钢球、180°剥离强度为7.21 N/25 mm,且持粘力大于100 h。 相似文献
4.
《中国胶粘剂》2015,(12)
采用细乳液两步法制备PSA(压敏胶)用松香衍生物包覆的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着重探讨了细乳液的聚合条件、氢化松香二甘醇酯(HR-DGE)掺量等对乳液及其PSA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SA用乳液的最佳聚合条件是w(HR-DGE)=5%、w(APS)=0.8%(均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保温时间为2~3 h和保温温度为85℃,此时单体转化率相对最高(95%);当w(HR-DGE)=4%时,PSA的初粘力和持粘力俱佳;随着HR-DGE掺量的增加,PSA用乳液对BOPP薄膜的润湿性增大、相对分子质量(Mr)下降、Mr分布变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呈先降后升态势,并且PSA的初粘力略有升高、持粘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取了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PSA)。讨论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对该PSA的固含量、黏度、初粘性、持粘性和水溶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系水溶性PSA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w(引发剂)=0.7%~0.8%、w(乳化剂)=3.0%,搅拌速率为200r/min,反应温度为85~92℃,反应时间为3.5~4h,保温时间为0.5~1h;在此条件下制取的丙烯酸酯系水溶性PSA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型PSA(压敏胶)的合成原理和黏附特性。综述了乳液型、热熔型和无溶剂型等几种丙烯酸酯类PSA的性质、作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MQ硅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含有乙烯基的MQ硅树脂共聚到丙烯酸酯链节之中,合成了硅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利用FT-IR对改性后的压敏胶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硅树脂的加入时间和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先期或中期加入10%的硅树脂,制得的压敏胶性能优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在150℃下持粘性为2200s,室温180°剥离强度为14.5N/25mm,100℃的180°剥离强度为6.3N/25mm,在200℃热老化10h后,剥离强度仍达6.2N/25mm。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半连续加料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核/壳结构聚合物,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跟踪了复合乳胶粒的粒径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其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聚合过程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考查了壳层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含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聚合物的黏弹性能进行了表征,对制成的胶粘剂进行了压敏特性的测定,并与复合粒子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关联。研究表明,随着MMA含量的增加,压敏胶的初粘性略有下降,而持粘性显著提高,剥离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核壳型水乳性纸塑复合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核壳型水乳性纸塑复合胶粘剂.讨论了单体的选择和配比、引发剂、PVA保护胶体、乳化剂用量、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及复合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