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焦克新  张建良  刘征建  杨天钧 《钢铁》2020,55(8):193-198
 高炉长寿化是大型高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炉长寿的关键在于弄清高炉侵蚀的根本原因。从高炉炉缸侵蚀机理、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原因、高炉炉缸圆周方向侵蚀不均匀性、高炉冷却强度与冷却效率以及高炉炉缸维护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炉长寿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高炉炉缸炭砖损毁的本质是碳不饱和铁水对炭砖的溶蚀。具体结果表明,首先,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最严重部位位于高炉炉缸死料柱的根部位置;其次,阐明了直接导致高炉存在不均匀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冷却系统的冷却水量和送风系统的风量在高炉周向方向分配不均匀;然后,阐明了冷却系统的作用本质是降低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并提出了高炉冷却强度指数及高炉冷却效率指数;最后,分析了采用无钛矿护炉和钛矿护炉两种模式的高炉炉缸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宝钢高炉20年的长寿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经历了几次高炉寿命制约因素的转变,通过高炉长寿系统工程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宝钢高炉长寿技术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强化冶炼基础上的高炉长寿生产维护技术,使高炉长寿挑战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高炉需要对大量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以指导高炉生产,为此,我们自主开发了高炉参数监控与炉况评价系统。根据高炉工艺情况,建立一级和二级规则库,监控高炉参数变化和波动,对高炉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同时,收集和制定高炉操作指导库,通过检索高炉操作指导库,为高炉生产提出操作指导意见。应用于高炉生产后,减少了炉况波动和能源消耗,提高了高炉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付艳荣 《冶金动力》2010,(5):75-76,79
介绍了唐钢炼铁厂高炉安全供水、高炉水冷却、高炉水水质稳定工艺,重点阐述了高炉正常供水和事故供水系统的改造,改造后满足了高炉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炉炼铁过程数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满生  王宏涛  柳政根  唐珏 《钢铁》2014,49(11):1-8
 高炉是最复杂的冶金反应器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优化和智能控制高炉炼铁过程,人们开发出大量的高炉数学模型。回顾了全高炉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典型研究成果——多流体高炉数学模型的创建实例及其应用;概述了国内外高炉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对高炉数学模型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若干展望,指出CFD-DEM高炉模型、全高炉综合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是未来高炉过程数字化和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联合特钢通过高炉关键装备的技术改进,延长了高炉装备的使用寿命,高炉设备的检修周期由60~90 d延长至180~270 d;建立高炉长周期低休风率管控技术,高炉休风率降低至0.5%,实现了高炉的长周期低休风率运行;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落实高炉全设备一体化管控制度,提高了高炉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高炉生产的低耗、多产、高效、长寿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前,宝钢3号高炉一代炉役的生产时间、累计铁产量和单位炉容铁产量都已经创造了国内高炉的新纪录,实现了高效长寿。回顾3号高炉长寿和生产历程,分析了长寿设计中的教训和经验,解析了高炉设计与操作方式、技术和习惯之间的匹配关系,探讨高炉长寿设计改进技术方向。结合3号高炉操作实践,论证了3号高炉长寿操作维护成功技术和经验,同时,从高炉长寿角度,剖析了高炉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潜在关系,为高炉长寿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唐钢炼铁厂高炉安全供水、高炉水冷却、高炉水水质稳定问题,重点介绍了高炉正常供水和事故供水补水系统的改造,改造后满足了高炉生产。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与欧洲和北美的大高炉(炉缸直径≥12m,内容积≥3200m^(3))运行实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高炉的利用系数高于欧洲和北美高炉,中国高炉的焦比比欧洲高炉要高,但总燃料比相当;②中国高炉的炉渣碱度高于欧洲高炉,欧洲高炉的某些操作者使用碱度超过2.2的烧结矿;③欧洲高炉的焦丁使用量最高,中间值是46kg/t,中国高炉中间值是40kg/t,北美高炉中间值是25kg/t;④中国高炉操作者通过使用较小风口直径来获得较高风速,而欧洲和北美高炉操作者对炉料分布控制给予了更多关注:炉料熔化行为对高炉运行至关重要,熔化行为可以解释大多数高炉运行指标不同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吴启常 《炼铁》2011,30(2):1-5
对我国高炉工艺设计的技术进步进行了阐述,认为在高炉大型化、高富氧高风温大喷煤、高效长寿高炉技术、高风温热风炉、高炉煤气干式布袋除尘、高炉煤气压力能回收、高炉设备和耐火材料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指出了我国高炉生产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畏林  李熠  宋钊  凤林兴 《中国冶金》2021,31(10):62-67
重点分析了武钢8号高炉从2009年投产至今11年,在高炉炉型设计、进风面积、煤气利用、炉身黏结等方面的调整变化,通过逐步缩小进风面积确保高炉足够的鼓风动能活跃炉缸,调整中“以风为纲”,调整中心加焦量与边缘布矿量,维持“中心气流适当发展,边缘气流适当抑制”的动态平衡。高炉11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产节奏,累计利用系数达到2.36 t/(m3·d)。投产11年高炉目前的炉缸状态良好,高炉具备延续长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贾广顺 《山东冶金》2000,22(2):14-15
济钢第一炼铁厂高炉渣口所用风堵潭口所用风堵耙与高炉采用同一风源,压力低造成渣口渣口难开,改用压缩空气做气源后,减少了渣口损坏和高炉休风率,促进了高炉稳定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The operation of blast furnace using natural gas and oxygen enriched blast (composite blast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in many countries to be standard operation for a modern blast furnace particularly in certain countries with cheap and stable supply of natural gas. The theoretical flame temperature (TFT) of combustion and the degree of direct reduction of iron oxides (rd) arc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f composite blast technology.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se parameters are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amount of air blast consumption. This amount of air blast is measured before entering into blast stoves. Actually, some of air blast is lost through valves of air stoves. Consequently, the real volume of air blast in the furnace is less than the recorded value by amounts of 5% ? 15% which is not considered in the estimation of rd and TFT. The purpose i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air blast inside the blast furnaces and develop a theoretical model to calculate air blast consumption with high accuracy.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air blast consumption, a complete roadmap is demonstrated to change the operation regime parameters of blast furnaces working on composite blast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4.
马金芳  万雷  贾国利  路飞  王凤 《钢铁》2011,46(6):26-31
高风温是高炉提高喷煤比、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迁钢2号高炉在设计上采用了优化热风炉结构,通过数学模拟确定最适宜的空燃比、采用自动燃烧系统、改善热风炉操作水平等措施分阶段提高风温,2008年8月开始高炉风温使用水平不断提高.至2009年9月,2号高炉平均使用风温长期稳定在1280℃以上.高炉通过调整各项操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喻依兆  刘旭 《冶金动力》2007,(1):40-41,45
阐述了拨风系统对高炉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并对钢铁厂高炉拨风系统的工艺组成、控制原理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拨风系统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吴胜利  陈辉  呼晓明 《钢铁》2007,42(6):8-12
高炉富氧操作可分为稳定风量、稳定炉腹煤气量及稳定压差3种方式.在大型高炉工况条件下,解析了3种富氧操作方式下主要冶炼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高炉下部高温区煤气通道状况.结果表明:稳定风量的富氧操作方式有利于煤气流在炉缸的均匀分布以及有效煤气通道量增加,是提高高炉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分析了5 500 m3高炉入炉风量与AV100- 17风机出口风量的特性关系。经过对高炉侧和风机侧多年运行数据的整理和筛选,综合考虑各种特殊情况,梳理出大量可靠的运行数据,通过对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高炉侧风量、风压、富氧量、富氧率与风机侧冷风量、风压、放散量的变化关系趋势图。结合风机出厂前性能曲线与实际运行性能曲线的变化,指出了高炉富氧率的逐年提升对风机各工况点漂移、放散量增大的不利影响,针对分析的结果,从提高精准操作和节能改造等方面给出了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一台高压电动鼓风机,在向6座高炉输送并联风的同时作为防止高炉灌渣的风源,当一台主送风机突然停机时,防灌渣系统自动投运,为防止高炉灌渣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高炉供风拨风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彬  张承斌  张江 《包钢科技》2006,32(3):26-28
文章描述了高炉风机故障时供风系统拨风的策略及实现,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解决了高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因供风系统的故障所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及时、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钢3#、4#高炉拨风系统的工艺,进行了3#、4#高炉互拨风的可行性分析,并进行了系统的改造。经过5个月的试运行,实现了3#、4#高炉的互拨风,较好地解决了灌渣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