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碱条件下综合回收伴生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雪飞  罗升 《矿冶工程》2002,22(1):58-60
介绍了高碱条件下分选高硫复杂锌矿过程中回收铅锌与综合回收伴生银的关系,以及在此过程中石灰用量对回收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德水 《现代矿业》2020,36(9):145-147
为提高某高硫铜锌矿石中伴生金银的回收效果,对矿石中的金银矿物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及选矿试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占96.66%),银矿物以辉银矿为主(占87.52%),且金矿物和银矿物的嵌布粒度都很细,但二者与黄铜矿的密切共生关系为金、银的回收创造了条件;矿石采用1粗2扫3精闭路优先浮铜流程可有效回收伴生金银,在石灰及锌矿物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添加在磨机中(粗选矿浆pH=10.0)的情况下,最终获得的铜精矿含铜19.83%、回收率88.50%,含金7.64 g/t、回收率56.61%,含银340.7 g/t、回收率54.20%,伴生金、银较好地富集在铜精矿中;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矿石中伴生金、银的高效回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强化有色金属矿石选矿回收伴生银的国内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雄  闫森 《国外金属矿选矿》1999,36(12):13-18,35
本文研究强化回怍伴生银选矿回怍率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包括强化有色饫放伴生银回收的工艺矿物学,浮选捕收剂和抑制剂,矿浆pH值,磨矿分级,工艺流程,浮选方法等九方面。  相似文献   

4.
某伴生银铅锌矿低碱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某伴生银铅锌矿石,采用低碱优先浮选工艺,对铅、锌以及伴生银进行综合回收。通过闭路试验,最终可获得铅精矿铅品位60.29%、回收率92.71%,银品位826.13 g/t、银回收率67.69%,尾矿中银回收率13.85%; 锌精矿锌品位47.11%、回收率91.79%。对铅精矿产品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铅精矿达到了二级品标准。说明低碱工艺有利于伴生银的综合回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崇德  郭可宁等 《矿冶》2001,10(2):27-30
研究了矿床中银的赋存状态及其浮选回收存在的问题 ,认为伴生银回收率低主要是尾矿中银的损失所致 ,其次是入选矿石的硫品位偏高和大幅度波动引起。试验表明 ,铜硫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和中矿再磨都能提高伴生银的回收率 ;生产中采用等可浮工艺能较好实现伴生银的回收 ,1998年银的回收率达到 5 6 3%  相似文献   

6.
金厂沟梁金矿伴生银的回收,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一般传统工艺,技术性强,操作复杂且回收率低。本文叙述的氯化沉淀-铁电化学腐蚀工艺简单适用,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是金厂沟梁金矿银回收的最佳方法,同时亦对该工艺反应原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金厂沟梁金矿伴生银的回收,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一般传统工艺,技术性强,操作复杂且回收率低。本文叙述的氯化沉淀一铁电化学腐蚀工艺简单适用,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是金厂沟梁金矿银回收的最佳方法,同时亦对该工艺反应原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某伴生金银铜锌矿生产中仅进行铜浮选与锌浮选,未回收硫,伴生的金、银、硒回收率较低,为高效综合利用金、银等伴生有价组分,通过改善铜、锌作业回收效果,增加选硫作业,金总回收率提高至90.64%,银总回收率提高至77.56%,同时硒总回收率提高至97.39%。该研究成果可有效改善该类矿产资源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现状,对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述银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是贵金属中常见的一种金属,主要用于摄影、宝石、银器、电子设备以及电解槽中,用途非常广泛。世界对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仅从地壳中回收银并不能满足,大部分还要靠从废料中回收。本文将从各个方面综术银的回收。1从银矿中直接回收银自然界中富集成单独的银矿床较少。对于从破金矿中提取金、银,一般用重力选矿法即可把金、银富集,然后提炼。从脉金矿中提取金、银时,一般都要经过浮选等选矿过程,最后用混汞、氰化等方法提取。2从伴生金属中回收银地壳中的银矿资源几乎都是有色金属科生矿,银的含量低,品位变化大,银元素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世界各国的金、银,有相当部分与各种有色金属矿伴生,但在我国有色金属生产的一些选矿厂中,却不太重视伴生贵金属金银的回收利用。本文结合对本矿铜生产中仅应用单一捕收剂与试验研究采用混合捕收剂对主金属及伴生贵金属回收所产生的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锰银矿资源分布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锰银矿中锰属性将锰银矿分为氧化型、硫化型、碳酸盐型(菱型)、氢氧化型,提出氧化型是目前探明的主要含银类型;根据中国锰银矿资源分布及重点矿区资源特性,按区域和省份划分进行了归类,研究内容对锰银矿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混合菌对永平铜矿低品位黄铜矿矿石细菌浸出的效果,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银离子的催化效应。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银离子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其中添加初始银离子浓度10 mg/L时,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600 h时内铜的浸出率可以从20%增加到65%,比不添加银离子时提高了45%。添加初始银离子使矿石中铁的浸出和溶液中二价铁的细菌氧化明显受到抑制。当有银离子时,低品位黄铜矿矿石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下比高氧化还原电位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13.
孟昭瑞  李红立  廖璐 《矿冶》2018,27(1):14-17
针对内蒙某含银低品位铁锰氧化矿石的矿石性质,采用"强磁选铁锰—浮选选银"联合工艺流程进行选别。铁锰精矿中TFe回收率达81.25%,Mn回收率达82.12%,Ag在铁锰精矿及银精矿中总回收率为87.04%,精矿质量达到后续冶炼要求,选矿试验取得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宝山西部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山西部矿床是一个以Pb,Zn,Ag为主的多金属矿床,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银在混合矿和氧化矿两种矿石中的矿物种类,粒度分布及嵌布特征,指出银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铅,锌矿物中,方铅矿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某含低品位铅锌银的难选铅锌矿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条件研究。在探索实验中得出碳酸钠作调整剂比氧化钙作调整剂所得到的硫化铅粗选精矿铅的品位较高,复合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对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随捕收剂剂量的增大硫化铅粗选精矿中铅、锌和银的品位及回收率均有所增加。由于原矿中铅银的品位太低,对所选的铅锌矿采用铅锌银混选是合理的。在-0.074mm含量87.5%的磨矿细度下,含Pb为0.35%、Zn为5.88%、Ag为11.7μg/g的低品位铅锌银矿通过"一粗二精"开路浮选后,精矿锌品位达到46.12%、银品位达到60.7μg/g、铅品位仅为1.84%,精矿锌回收率为83.46%、银回收率为61.43%、铅回收率为59.09%。  相似文献   

16.
广西德保钦甲铜锡矿区伴生金银赋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德保钦甲铜锡矿区伴生金银赋存规律的研究,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主要银矿物为银金矿,金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毒砂,主要以间粒金、裂隙金和包裹金的形式赋存。认为在选铜的过程中,金银的载体矿物黄铁矿、毒砂被抑制,进入尾矿中,这部分矿物中的金银没有得到回收,应注重对尾矿中金银的综合回收利用;在生产探矿中,应重视对没有达到铜工业品位,但富含黄铁矿、毒砂矿物的非工业矿体进行金银品位的查定,以便发现新的金银矿体。对指导矿山找矿和提高金银的选矿回收率,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矿鉴定、重砂鉴定、X射线分析、光谱分析及化学分析等 ,对原矿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矿为含砷 (锑 )高度氧化型银矿。原矿中银矿物平均嵌布粒度为 0 .0 468mm ,其中呈微细粒嵌布的银矿物含量高达 40 .99%。原矿中自然系列银矿物以粒间嵌布为主 ,其次为包裹嵌布 ,少量为裂隙嵌布。包裹于脉石和褐铁矿中的自然银相对含量较大 ,合计为 3 9.76%,这部分自然银大都呈微细粒嵌布 ,在常规破碎磨矿过程中难以充分实现单体解离 ,因而难以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8.
对湖南某湿法炼锌厂含银325 g/t的锌浸出渣进行了浮选回收银试验研究。为了消除锌离子对含银矿物浮选的不利影响, 采用二次造浆工艺, 以丁铵黑药为捕收剂, 同时利用乳化煤油的聚团作用增强对细粒级银的回收, 通过一粗一精二扫浮选工艺, 最终获得银品位为2 476.50 g/t、回收率80.06%的银精矿, 实现了锌浸出渣中银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某铜铁银多金属矿中铜、铁品位分别为1.34%、41.09%,并伴生有益组分银,综合回收价值较大.矿石中的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黝铜矿形式存在,铜矿物原生粒度细;铁矿物主要为菱铁矿,多呈致密块状集合体形式存在;伴生元素银多以硫化物和难溶矿物包裹银形式存在.基于矿石特性,综合回收试验采用"自然pH值下浮选铜—铜尾矿中性焙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