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博览建筑流线组织模式的分类与形态特征,进而对由不同参观流线引发的展览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探讨了博览建筑的空间运动和空间特征及其建构方法,从而引发对建筑形态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2.
3.
建立在本研究团队既有假说与分析基础上,本文选取应县木塔五层外檐铺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三维激光扫描和计算机 X 射线成像(CR-Computed Radiography) 技术采集外部设计与内部隐蔽构造数据信息,充分结合实测数据对现有成果进行验证,并对应县木塔五层斗栱材分制度、尺度设计和部分内部榫卯设计进一步提出以下推论: 一,应县木塔五层斗栱足材广约 1.2 尺(20 分°),单材广约 8.4 寸(14 分°);材厚在 5 寸至 6 寸之间,或存在多种设计;二,应县木塔五层大木设计之中丈尺设计与材分设计或同时存在:以丈尺控制开间(朵距)、屋架、栱长整体比例关系,以材分配合栱与斗的精细设计;三,应县木塔五层斗栱的内部榫卯设计同样受到丈尺和材分思想的双重控制。此外,本文还强调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 X 射线成像技术综合运用在古建筑研究中的深远前景,同时也讨论了现有技术条件的局限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建筑膜材力学性能与焊接缝合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一系列常用建筑膜材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包括:ETFE、PTFE膜材单向拉伸试验,得到了相应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极限强度和破断延伸率;ETFE、PTFE膜材反复加载试验,得到其在反复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刚度(弹性模量);PVC/PES背贴焊接缝合试验,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背贴条宽度、焊接缝合强度系数;PTFE膜材搭接缝合性能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搭接宽度、焊缝效率系数.本文成果对膜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联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将建筑置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之中,从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建材资源以及噪音、绿化等多角度详细论述了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特征,给出了更加深入的绿色建筑定义,阐明了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建设与管理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与绿色建筑建设的薄弱环节,倡导绿色建筑评价的地域化。 相似文献
8.
陈明达先生在《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中提出了宋代房屋的基本尺度(即间广、椽架平长、柱高)之“标准”材份值,尽管它与实例数据不尽符合,有人仍认为:“尽管实例数据并没有与该理论提出的标准值完全吻合,但基本上在其控制范围内。这一现象表明材份制的解释理论必有其合理之处。”关于陈先生的理论及其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常营示范学校、廊坊新源天街商城、库尔勒华誉时代广场三个工程设计实例的材料表现手法,探讨材料与形式的关系及材料对于形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Planning》2015,(6):838-840
中医学对老年医学的认识肇始自《黄帝内经》,发展于隋唐,宋以后日渐成熟。期间,隋唐医家对老年医学理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秉承《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系统论述老年养生,强调老年病以防为主;另一方面,对老年病的病机及论治均有所发挥,开后世老年专科论治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65%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筑外墙保温体系、屋顶地面保温体系、门窗体系、遮阳体系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与保温的技术要点,特别强调了对我国居住建筑新标准中外围护结构节能65%的理解与认识,从技术角度阐述了居住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4.
从汉至唐,洛阳私家园林类型多样,其美学特征鲜明,主要通过园的规模、性质、环境空间以及追求的艺术境界来体现的,往往与园主的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个人情操以及造园的选址、手法有很大关系.该文通过对汉唐时期洛阳私家园林典型实例的分析,来论证其具备自然山水和写意山水同存的环境特征、恢宏壮阔和平淡青远并蓄的空间特征、雄浑壮美和... 相似文献
15.
16.
合理的航站楼室内空间尺度可以带给旅客舒适惬意的体验,从使用功能和心理需求、空间尺寸、空间比例三个维度出发,对国内新近建成的部分航站楼出发大厅、旅客候机厅和行李提取厅的空间尺度进行量化分析,提出合理的空间尺度参考值,以及当空间尺度不理想时的优化手法. 相似文献
17.
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工作的意义和基本思路,总结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工作的目标,并提出总体的工作要求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城市保护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叠加的历史环境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同“时
态”的历史遗迹不仅表现了当代历史环境的复杂
性,也表达着城市时空演变的内在逻辑。聚焦金
元洛阳城(洛阳老城)与隋唐洛阳城的空间叠加
现象,剖析两座古代城池内在的空间和功能联
系。探究从隋唐到金元时期,洛阳城池规模骤
减的现实背景下,古人在充分尊重山水格局、利
用自然资源环境、沿袭街巷空间结构、保障城市
功能复合、恢复人文生活场景等维度的营城策
略,总结洛阳老城隋唐时期的历史环境和选址
逻辑,窥见先人借势营城的规划智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