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针对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3 450 mm中厚板轧机存在板凸度过大的问题,建立了3 450 mm机组辊系仿真计算模型,对该机组的板凸度调控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目前使用的工作辊辊型凸度过小,导致机组板凸度调控能力过低,同时弯辊力投用不合理和轧制负荷分配不合理加剧了机组板凸度过大的问题。为此,对机组的工作辊辊型进行了设计,并重新制定了弯辊力设定策略和机组轧制负荷分配制度,使成品平均板凸度由0.35 mm降至0.10 mm以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原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发和成套的国内首套用于生产马口铁基板的六辊单机架可逆式冷轧机组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详述了机组所采用的厚度控制技术以及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中间辊横移和轧辊分段冷却等板形控制技术。机组已轧出了厚度为0.20±0.004 mm板形良好的带材。  相似文献   

3.
钱晓林  诸剑冬 《钢管》2002,31(5):20-23
挤压辊是高频焊管机组的重要工艺装备。目前生产口径大于114mm焊接钢管时均采用多辊式挤压辊,其支架结构复杂,调整困难,易引起焊缝质量波动。新设计的二辊式多层组合挤压辊结构独特,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对矫直精度和矫直效率的更高要求,在七辊和两辊矫直机基础上,开发研制了80十辊圆钢矫直机组。十辊矫直机采用的恒压对辊压紧技术降低了对来料的要求;采用的液压马达预旋转结构显著提高了矫直速度;采用2-2-2-2-2的辊系布置提高了其矫直精度。整个矫直机组矫直速度最高可达2 m/s,圆钢矫直后直线度可达0.5 mm/m。对矫直机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有限元分析,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新型液压弯辊控制系统在平整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平整机原有液压弯辊控制系统切换慢、空带长的原因,针对平整机平整过程中正、负弯辊需要快速、连续地进行多次切换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弯辊控制系统,并成功用于泰钢1 700 mm单机架四辊平整机组,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杨晖 《轧钢》2011,28(4):9-12
针对涟钢2250mm常规热连轧机组F5~F7机架CVC工作辊横移量及分布不合理、轧机凸度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CVC辊型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验表明,CVC辊型优化后,工作辊横移全行程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工作辊弯辊的板形调控功效也得到了更好发挥,满足了板形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张侃仓  张予宁  张宝玲 《轧钢》2007,24(4):42-44
介绍了为中山中粤钢厂开发的1100mm六辊可逆式冷轧机组,包括其设备组成、主要工艺参数、技术特点及采用的新技术。该机组可将厚mm热轧板轧成厚0.215mm冷带,其产品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轧制力传感器和辊缝仪,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Φ140mm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轧制力与辊缝变化值进行了在线测试,得到不同材质不同规格连轧荒管的辊缝变化值△S随轧制力P的变化结果;根据所测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到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轧机刚度系数为5530kN/mm。  相似文献   

9.
CVC热连轧工艺参数对板凸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蓟泉  郭衍振  王岩  左碧强 《轧钢》2010,27(1):16-19
采用影响函数法建立了四辊CVC轧机轧辊的弹性变形解析模型,并依据某厂2160mm热连轧机组的实际生产工艺参数,利用模型计算得出了板凸度与弯辊力、横移量、带钢宽度的定量关系,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凸度调节制度的制订。  相似文献   

10.
以某2250 mm热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板形质量问题,经分析辊形凸度设计不合理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原因,最终提出粗轧与精轧机组辊形配置优化方案。应用效果表明:板形控制精度大幅提高,且轧辊辊耗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山中粤镀锡基板生产线1100mm六辊可逆冷轧机和1100mm四辊平整机组的关键技术,冷轧机的厚度控制、板型控制、张力控制技术和带材表面除油技术,平整机的平整模式选择、板型控制、张力控制及表面吹扫技术等,以及两轧一平整机组在中山中粤镀锡基板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姚筱春  黄剑峰 《轧钢》2011,28(4):71-72
加热温度是热轧工艺控制中的一项关键指标,不同钢种对加热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轧制计划的编排难度大,制约了轧制计划单重以及热送热装水平的提高。本文针对1880mm热轧线轧制计划编排进行优化,采用不同钢种进行交叉编排,并根据加热时间确定合适的交叉比,达到提高轧制计划单重和热送热装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宝钢3套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守群 《轧钢》1999,(3):39-42
介绍了宝钢1420、1550、2030mm3套冷连轧机组采用的板形控制技术:1420mm机组的CVC技术,1550mm机组的UCMW机型,2030mm机组第5架的DSR技术。分析了3种不同板形控制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其设备结构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的立武辗环机由于多种原因都没有设置轴向辗压装置.因此,无法解决立式辗环机的环件的侧面毛刺和端面凹陷的惯性质量问题.为此,设计制造了一种适合于立式辗环机的新型轴向辗压装置,它不同于卧式辗环机轴向辗压装置的庞大和复杂,其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安装,且调整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5.
以首钢京唐公司2 230 mm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国内外板带材生产中被广泛选用的CVC冷轧机机型,运用ABAQUS仿真软件建立了3D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ESS冷轧机对带钢边降的控制性能,证明ESS冷轧机对带钢边部减薄的控制较好。通过ESS冷轧机3D有限元模型,实现了对超宽薄极限规格带钢轧制过程的模拟;深入分析了ESS冷轧机对带钢边部减薄的控制规律。结合现场轧制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现场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切合度很高,相对误差在10 μm以内,绝对误差在0.69%以内。  相似文献   

16.
邢俊 《轧钢》2007,37(2):73-76
轧机传动系统的扭振会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机械传动部件造成破坏。引起轧机系统扭振的因素很多,轧机本身的机械系统、电机的电磁性能改变以及电机传动控制系统都有可能造成轧机系统的扭振。针对邯钢中板轧机下辊传动系统的扭振现象,对轧机主电机、主传动机械系统、主传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排查,发现主传动主回路阻容吸收电容性能下降是造成系统不稳定诱发轧机主传动机电耦合扭振的主要原因。为此,对相应设备进行了跟换,同时考虑到电解电容随着使用过程电容值会逐渐降低,指出在今后的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功率单元中的电容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邢俊 《轧钢》2020,37(2):73-76
轧机传动系统的扭振会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机械传动部件造成破坏。引起轧机系统扭振的因素很多,轧机本身的机械系统、电机的电磁性能改变以及电机传动控制系统都有可能造成轧机系统的扭振。针对邯钢中板轧机下辊传动系统的扭振现象,对轧机主电机、主传动机械系统、主传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排查,发现主传动主回路阻容吸收电容性能下降是造成系统不稳定诱发轧机主传动机电耦合扭振的主要原因。为此,对相应设备进行了跟换,同时考虑到电解电容随着使用过程电容值会逐渐降低,指出在今后的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功率单元中的电容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及其改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袁建光  黄传清 《轧钢》1999,(4):17-20
以宝钢2050m m 热连轧机为例, 介绍了现代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功能。为了满足扩展钢种与规格及卷取温度高精度的要求, 对控制模型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9.
对950mm六辊轧机除油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所采取的集除油辊挤干、多排气刀吹扫、真空抽吸为一体的设计方式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