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深部颗粒调剖剂在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庆油田白于山区长4 5油藏属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特点,选用耐温抗盐的预交联颗粒和水驱流向改变剂颗粒组成深部颗粒调剖剂对该油藏进行调剖研究.室内评价了该调剖剂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所选颗粒调剖剂具有较好的膨胀性、耐温抗盐性、稳定性,以及较好的注入性、运移性和封堵调剖能力.矿场应用效果良好,长庆油田5个井组7个月累计增油1 529.48 t. 相似文献
3.
陕北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三叠系长6储层渗透率(1~3)×10?3μm2,在92口见水油井中,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见水油井29口。靖安油田三叠系长4+5储层平均渗透率1.447×10?3μm2,在68口见水油井中,见注入水油井41口,由于裂缝沟通,不少油井投产初期即见注入水;姬塬油田侏罗系延9油藏平均渗透率66.9×10?3μm2,吸水厚度仅占油层厚度的35%,部分油井水淹,而大部分油井注水不见效。通过对低渗透裂缝油藏调剖实验研究,确定采用体膨颗粒和聚合物弱冻胶复合调剖工艺,在实施调剖的20个井组中,有19个井组吸水指数明显降低;有11个井组取得了增油、降水效果;有5个井组含水率下降;有3个井组,由于裂缝封堵强度过大,导致调剖无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庆油田吴410区超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评价了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类化学成胶堵剂及体膨凝胶颗粒堵剂对裂缝的封堵性能。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类化学成胶堵剂具有地面粘度低(≤34mPa·s,泵注性能好)、成胶时间可控(16~72h,60℃)、堵水选择性好(油相岩心封堵率≤40.7%,水相岩心封堵率≥97.6%;油相岩心突破压力≤0.91MPa/m,水相岩心突破压力≥1.75MPa/m)、封堵率高等特点;体膨凝胶颗粒堵剂具有淡水中膨胀率高、盐水中膨胀率低、膨胀后的凝胶颗粒具有变形通过性能等特点。确定了针对吴410区长6超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工艺的"前置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类化学成胶堵剂+体膨凝胶颗粒堵剂+柔性胶粉堵剂封口"的调剖剂体系及"大剂量、小排量、多段塞、控压力"调剖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工艺试验。统计2012年吴410区3口典型调剖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1.5MPa,至目前,单井组内油井平均增油已超200t,调剖增油效果良好。同时对调剖失败井进行对比总结分析,为以后堵水工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铜庄断块为低渗透微裂缝油藏。针对其储层微裂缝发育,注入水单层、单向突进明显,水驱效率低等问题,开展化学调剖药剂配方的筛选及优化。实施后较好地调整了吸水剖面,油井见到较好稳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复合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庆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严重影响到水驱油波及效率。针对该油藏地质特征和见水状况,研制了预交联颗粒/水驱流向改变剂/聚合物弱凝胶复合深部调驱体系,其中预交联颗粒/水驱流向改变剂具有较高的膨胀率,发挥了深部调剖作用,有效封堵大裂缝出水通道;聚合物弱凝胶主要发挥了驱油作用,有效启动中小裂缝中剩余油。利用该调驱体系在两井组进行了矿场应用,结果两井组在14和15个月中分别增油3564.38t和3801.00t。 相似文献
7.
8.
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汉油区潜43地层渗透率低、温度高、矿化度高、裂缝较发育的特点,研究了耐温抗盐的体膨型调剖剂JCYJ-1和具有良好注入性能的延缓胶联型调剖剂JCDC-1;同时围绕裂缝发育、注水指进严重的地层特点,研究了复合调剖工艺,解决了裂缝水窜和平面非均质引发的孔隙水窜问题。现场试验见到较好的效果,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江汉油区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的调剖稳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裂缝型油藏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比较普遍、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地层能量低、注采调控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堵调驱相结合的治理思路,在中高渗透层段,主砂体带方向,采用强度适中的调剖体系.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增黏性好、整体推进能力强、溶液的可逆超分子空间网络结构和可逆的物理交联特性的耐温耐盐聚合物GRF-5作为调剖体系的主剂,按照40~60 ℃、矿化度10 000 mg/L左右的具体油藏条件,通过对交联剂、助剂的筛选,研制出成胶强度14 000~80 000 mPa·s、地面成胶时间2~12 d、满足大剂量注入要求的2个调剖配方和5个封堵配方组成的深部调剖体系.并进行了深部调剖体系的抗剪切性和长期稳定性评价,为该类油藏的调剖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筛选,制得了适合高温高盐低渗透区块堵水调剖的改性酚醛凝胶堵剂,耐温能力为80~100℃,耐矿化度在40 000 mg/L以上,对岩心封堵率在95%以上,同时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截至2010年11月,在胜坨油田T143区块3口井中应用该堵剂,累计增油2 899.2 t。 相似文献
11.
12.
低渗透气藏水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锁效应是影响气井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低渗透气藏这种影响作用更显著。详细调研了当前在气藏水锁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水锁效应产生的机理和水锁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解除水锁效应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认为:对水锁效应产生机理的认识是解除水锁效应的核心;控制影响水锁效应的因素可以减轻水锁的程度;对具体的井有针对性地选用消除水锁的方法。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将有助于合理利用各种方法解除低渗透气藏气井水锁效应,提高气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渗气藏水锁伤害及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层是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属于细孔微孔型,非均质性强,具有强水锁性(平均伤害程度83.6%)。通过水锁伤害实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是:水锁的伤害程度与渗透率明显呈负相关关系,渗透率越大伤害越小;与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差,但总的趋势是孔隙度越大伤害越小;伊利石、泥质含量越高的储集层水锁伤害越大;与原始含水饱和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束缚水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对17块样品进行的室内返排实验表明,返排水量与储集层物性、排驱压力和排驱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改善储集层渗流能力可以减轻水锁伤害。对低渗透气藏实施压裂改造,不仅能增产,还有助于减轻水锁和其他敏感性对储集层的伤害。图2表1参5 相似文献
14.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各向异性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对低渗透储集层中发育的裂缝进行分组的基础上,以分形几何为工具描述单组裂缝分布,建立裂缝长度的幂律关系式。根据裂缝渗透率的定义,推导得到相互正交方向上的裂缝渗透率与考察尺度的关系表达式,再加上基质渗透率的影响,获得了储集层综合渗透率各向异性强度随考察尺度变化的关系式。研究表明,裂缝性低渗透储集层中各向异性强度随考察尺度的不同而变化,同时说明,通常所认为的各向异性强度为常值这一观点仅是这一表达式的某种特例。以发育2组裂缝的储集层为例,详细讨论了各向异性强度随考察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夹角及长度初值比对各向异性强度的变化影响显著,基质裂缝渗透率比和基质各向异性强度对其的影响仅表现在某一尺度范围内。图5表1参21 相似文献
15.
16.
注水吞吐开发低渗透裂缝油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油层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水吞吐采油技术可发挥油层毛管力吸水排油作用,实现水驱,能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恢复地层压力。通过多周期的注水吞吐开发,逐渐扩大水驱波厦半径,提高驱替效率。油层润湿性和渗透率是影响注水吞吐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该技术简单易行,在头台油田实施后,效果十分显著,对同类油藏的开发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裂缝油藏地质特点,开展了深部调剖技术先导试验研究。室内筛选了预交联体膨颗粒复合堵剂及配方组合,并模拟油藏条件(不同温度、矿化度)进行了适用性评价。自2010年9月以来,累计开展了4个井组的现场试验,平均单井注入堵剂1 043 m3,地层注水压力平均上升10 MPa,吸水指数大幅度下降,对应井组见到不同程度的增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调堵工艺技术能有效地封堵地层裂缝水窜通道,为腰英台油田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在正方形井网反九点注水方式开发过程中,表现出与裂缝走向一致的注采井见效快,含水上升快,甚至暴性水淹,而与裂缝走向垂直的注采井见效差,地层压力低、油井产液能力低。为此,通过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由反九点注水转线状注水渗流特点、油水井数比影响因素和注采系统调整作用的探讨,结合外围朝阳沟和头台等裂缝性低渗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效果,提出了适合外围油田不同裂缝走向与井排方向夹角井网转线状注水的合理调整方式,为裂缝性低渗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