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爆炸场测量中存在存储测试系统数据传输慢,经常出现丢点问题,综合运用数据采集技术、存储测试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USB3.0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并行采样技术,用两片采样率高达500 Msample/s的A/D芯片,实现高速并行数据采集,该采集系统将在XX爆炸威力试验场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转换送入FPGA中,再通过USB3.0接口高速传输给上位机,数据存储采用分时存储技术;该设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大容量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存储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7,(4):159-162
针对目前存储测试系统中存有的数据传输慢,经常出现错误的显著问题,设计基于USB 3.0接口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该设计以FPGA作为主控芯片,采用负延迟与乒乓缓存的方式将A/D转换的数据高速缓存到DDR2 SDRAM中。设计了GPIFⅡ通用可编程接口和手动DMA通道,实现了USB 3.0同步从FIFO模式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分析测试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能有效解决大容量数据采集后的数据高速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USB 3.0+PCI的双接口数据传输系统,系统采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CYUSB3014和PCI9054作为USB 3.0与PCI接口芯片,实现上位机下发指令给远端采编存储设备,及存储设备的数据回传。设计中PCI接口采用单次访问结合突发访问的数据传输模式,USB通信高速稳定,且两个接口互为备用,相较于单一接口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实践表明,该系统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76 MB/s,保证可靠性的同时,相较于单一USB 2.0接口的12 MB/s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USB接口以其快速、即插即用等特点而为PC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提供了方便,但是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扩展,老版本的USB接口的传输速率已渐渐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为此,文中阐述了新一代USB3.0接口技术的框架结构以及线缆接口的设计特点,同时指出了USB3.0与以往USB版本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引言 在日常的测试测量中,经常使用数据采集卡采集数据。但是很多数据采集卡往往通过PCI总线完成数据的传输,它有诸多弊端,例如操作不便,受限于计算机插槽数量和中断资源,现场信号对计算机安全有威胁,计算机内部的强电磁干扰对被测信号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最耗时最复杂的数据分析却由用户通过第三方软件(如VC,VB等)在PC机上编写上位机软件来完成,因此用户不得不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精力。  相似文献   

6.
熊开盛  董兆鑫 《电子工程师》2006,32(10):77-78,80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接口,采用内置USB接口的微处理器芯片来实现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并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3种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其中一种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软件开发部分介绍了USB设备固件、USB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7.
存储测试系统的USB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存储测试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设计了以单片机和FT245R为核心器件的USB接口电路,替代了传统的并行/串行接口。设计的USB接口支持USB2.0协议,具有体积小、通用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数据传输率达到1MB/s,满足了存储测试系统的数据传输率要求。  相似文献   

8.
林华 《电子世界》2013,(21):8-9
利用AVR单片机ATmega8软USB虚拟RS232接口技术,通过单片机内置A/D转换器对模拟量数据采集,取代以RS232标准接口模拟量数据采集器。利用现有软件资源,实现USB软接口多点模拟量数据采集功能。硬件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传统的RS232接口数据采集器诸多问题。在设计AVR软USB接口固件(ATmega8单片机程序)时,USB接口参数配置按USB-isp(同样是AVR软USB虚拟RS232接口)下载线设置;并在PC机系统中安装其虚拟串口驱动程序。能支持PC机WIN7和XP等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目前数据采集系统的现状,根据本文中高速隔离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指标,详细介绍了数据获取、存储、传输的方法原理,及通过CPLD,EZ—USB和先纤的实现高速隔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振动分析和阵列信号处理等领域对高精度频率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可用于高精度频率估算的USB3.0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系统主控制器,以EZ_USB FX3为USB3.0外设控制器和传输媒介,FPGA内部的时序控制逻辑设计有效避免了对USB局部标志的的使用,突破了水印值设置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93.9MB/s。PC机端获取源频率数据后可通过基于全相位时移相位差法的估计算法进行高精度频率估计,其测算结果达到了16位10进制数,对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设计与开发了一套USB3.0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MAX 7000A为主控芯片,CYUSB3014为USB3.0接口芯片。本文先给出硬件系统的设计,然后介绍了固件和驱动程序的开发。经测试,该系统能实现超高速数据采集与传输。  相似文献   

12.
基于USB3.0协议的PC与FPGA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翠翠  朱向东  李帆 《电子科技》2014,27(10):136-138
针对USB2.0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带宽局限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USB3.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接口系统。通过对USB3.0的接口硬件系统、设备固件以及SLAVE FIFO与FPGA接口读写操作的设计,并经过实验测试,USB3.0硬件传输速度可达260 MByte·s-1,连续数据采集传输速率可达100 MByte·s-1且数据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USB接口以其简单通用的特点成为消费类连接协议的首选.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USB 2.0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高速应用需求.USB3.0以其5 Gb/s的传输速率和向后兼容等特点,成为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根据USB3.0协议架构,文中分别从物理层、链路层、协议层和架构层对USB3.0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分析,并与USB2.0协议进行比较.最后介绍了基于EZ-USB FX3芯片的USB3.0加密U盘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USB 2.0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用串行总线USB为高速数据采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利用USB可以实现较传统方式更有效、更经济、速度更快的数据采集.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USB 2.0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系统硬件设计部分,包括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以及所采用的CY7C68013芯片.软件部分主要由固件设计、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3部分组成,重点阐述了在Windows 2000下的USB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科学级CCD相机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USB3.0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的CCD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用Cypress公司CYUSB3014芯片将它配置成同步从模式传输,用CPLD发出CYUSB3014传输时序、柯达KAF1001 CCD芯片的像素转移及AD转换时序.编写USB3.0软件界面,采集CCD图像数据,并验证了图像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一种基于USB 2.0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首先介绍系统硬件设计部分,重点介绍利用Cypress公司FX2系列的CY7C68013芯片进行USB 2.0高速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设计。软件部分主要由固件设计、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3部分组成。事实证明,该基于2.0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完全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USB接口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系统在A/D的前端加上多信道选择开关,实现多色比色测温仪的多路信号采集;由单片机控制数据的采集和缓冲,数据则用上位机进行实时处理。采用 USB总线接口,具有即插即用、高速、易于扩展、成本低、功耗小等显著优点,其模块式结构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该数据采集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四色比色测温仪中,测温仪处理速度快、使用方便,测温精度已达4‰。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USB接口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系统在A/D的前端加上多信道选择开关,实现多色比色测温仪的多路信号采集;由单片机控制数据的采集和缓冲,数据则用上位机进行实时处理。采用USB总线接口,具有即插即用、高速、易于扩展、成本低、功耗小等显著优点,其模块式结构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该数据采集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四色比色测温仪中,测温仪处理速度快、使用方便,测温精度已达4‰。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电子装置产生大量的谐波,以及当前数据采集系统要求的精度高、速度快、路数多的特点,将基于USB3.0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电力电子系统。该系统以FPGA作为主控器,对多路模拟开关和模数转换器进行采集控制;设计了双端口RAM存储ADC的输出数据,并作为USB3.0接口的前端缓存;并编写了LAB view数据显示和处理程序。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逆变电路电压电流数据的可靠采集、高速稳定传输和显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