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井救援车在提升时,提升吊臂会发生挠度变形,影响提升的稳定性,更可能造成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为了获得提升吊臂挠度变形量,采用精确有限元法、纵横弯曲理论,利用变截面悬臂梁挠曲微分方程,得到了静态下考虑二阶效应的变截面悬臂梁的端部挠度表达式,并利用线性理论计算方法和ANYSYS仿真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验证。利用公式计算各种工况下提升吊臂的挠度变形量,研究提升吊重、变幅角度和吊臂伸长量对挠度变形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吊臂挠度变形量与吊臂的伸长量、提升吊重呈正相关关系;吊臂挠度变形量随变幅角度的增加先增加,在7°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变幅角度的增加而减小。该研究可以为救援过程变幅补偿提供精确数据,为提升矿井救援车稳定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160t铁路救援起重机伸缩式吊臂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吊臂作为起重机的起吊支撑重要构件,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起重机的承载能力、整机稳定性和整机自重。纵观国内外流动式起重机吊臂设计,大多数采用的截面形式是多边形截面。通过对截面形式的改进,采用了椭圆形截面吊臂设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10.0,对160t铁路救援起重机吊臂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该伸缩式吊臂进行了优化,使吊臂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清障救援车辆,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理论的模块划分方法,充分考虑了清障救援车辆产品从设计、装配到使用过程中的阶段特性,从功能、结构、材料、使用寿命、接口关系及回收利用等方面制订了该类型车辆产品的模块划分准则,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清障救援车零部件综合相关性矩阵。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产品零部件模块聚类划分,并基于模块内聚合度与模块间耦合度关系评价,选取最优阈值,优化模块划分方案。最后以某重型清障救援车产品为例,验证了该划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对新型装卸起吊运输平台吊臂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研究,建立了装卸起吊运输平台吊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装卸起吊运输平台吊臂工作状态,对多种危险工况下的平台吊臂进行静力强度、刚度有限元分析,得出平台吊臂的薄弱部位,确定了吊臂的最不利位置以及最大应力,进行静载应力试验,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以后此类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车起重装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主折叠臂往往容易受到损坏.主要对小型随车起重装置主折叠臂进行设计研究,通过确定吊臂的基本尺寸、分析工况载荷,从而对吊臂强度、稳定性进行计算校核和有限元分析,最终设计出能满足负载210 kg货物的频繁起吊,为随车起重装置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研发了集捣固、稳定、测量工作装置于一体的应急起复仿真车,通过对10种工况进行分析,以证明车体刚度、强度满足要求,以及受载分布的合理性。研发过程中解决了整机布局、多工作装置共用同一车体以及反复的快速脱轨、起复等技术难题,实现了钢轨和基础设施维修的应用培训,以及大型养路机械应急抢修的故障模拟和快速离轨与起复的功能仿真,能够经济、有效、高质地培养钢轨维修、应急救援人员,并确保线路繁忙时,大型养路机械的进场、施工、撤出全过程在线路“天窗”封锁时间内完成。  相似文献   

7.
针对道路智能清障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救援清障机器人,采用STM32F103ZET6作为主控芯片,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红外遥控器及北斗模块,机器人利用高精度机械爪,实现了筛选功能、快速定位和智能清障等多种功能。机器人通过北斗导航精确定位、高效视频信息输送效率和物联网技术下的实时网联地图来为救援人员提供前往在灾区的最佳路线,提高救援效率;通过筛选系统与高精度机械爪配合进行交通道路清障作业,完成道路清障工作,为道路清扫机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P95线路大修列车起复点位选择、转向架捆绑、起复作业流程的研究,形成P95线路大修列车顶复法起复预案,为P95线路大修列车现场救援和铁路正线运行前应急演练起复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车液压起复设备由于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操作方便,广泛用于铁路机车、车辆脱轨后的救援,该文介绍了机车液压起复设备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了机车液压起复设备使用中液压缸出现的故障,并给出了解决措施,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将起重量和起吊幅度为基本设计依据,以压杆稳定理论为分析基础,结合专业知识,建立物理模型,解决了起重量、起吊幅度与吊臂质量、吊臂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的难题,首次确定出设计参数的自然边界条件,为起重机设计者提供了确定设计参数的新方法和科学依据,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抢险救援车工作平稳性及可靠性的要求,设计出了多功能救援车全液压驱动系统.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液压系统模型,通过设置主要参数,实现了液压系统动态仿真,同时对各部件进行了性能分析,得出多功能救援车在工作过程中回转马达与行走马达输出转矩、负载、流量以及工作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救援车各液压执行部件在外负载变化时运动平稳,整个液压系统在外部复杂条件变化时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某地铁机场线QKZ5型电动客车受流器起复装置的设计研发及应用过程。结合某地铁机场线车辆现状,提出受流器起复装置的设计方案,生产样件后分别进行装置的装车试验、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并通过载客运营考核验证装置的运行性能及工作可靠性。结果证明,研发的受流器起复装置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可以在某地铁机场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吊臂是海上平台起重机的重要结构件,吊臂更换通常使用浮吊进行,使用浮吊进行吊臂更换作业具有工作风险大、环境影响严重等弊端。为解决使用浮吊作业产生的一些弊端,对起重机吊臂更换工作进研究,设计一套便携式吊臂更换装置。该装置通过将新旧吊臂同时存放在一个平面,通过手拉葫芦进行新旧吊臂移位交换,完成吊臂的更换工作。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工作风险和工期的不确定性。该装置在海上得到成功应用,实现替代浮吊进行吊臂更换的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吊臂更换方法,保证海洋平台起重机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款救援机器人,具有体积小、多功能等特点,可适应救援任务的多种需求。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四自由度机械臂和抓取机构设计;往复式电锯破障装置和铲斗抬升机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5.
吊臂作为起重机吊升过程中的主要受力部件,受起升载荷弯矩作用,易产生裂纹等缺陷。针对起重机吊臂缺陷检测,设计一种可沿吊臂自动爬行,并对吊臂磁场进行全覆盖检测的装置。基于吊臂外形轮廓及变截面特点,对该检测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在吊臂仰角爬升时,对检测装置展开力学分析,计算得出不同吊臂仰角下压簧变形量及输出力变化。使用有限元仿真对检测装置在最大吊臂仰角下进行静力分析,校核结构强度,并通过研制实物样机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椅子结构固定、功能单一,在突发灾难时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情况,利用螺纹螺杆和滑槽原理,用功能组合创新法研制了一个集家用椅子、逃生梯、救援担架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救援逃生座椅,特别设计了做逃生梯时能适应任何墙面的夹紧装置,并对该多功能座椅及其夹紧装置进行了研制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功能救援车在工作过程中频繁更换不同工作装置以适应不同场合操作的需求,设计了一款用于连接救援车工作臂与具体工作元件的通用连接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一机多用。通过Pro/E建立了通用连接器的三维模型,创建Pro/E和ANSYS的无缝链接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应用ANSYS对其关键受力部位添加载荷进行静力学强度分析,得出了连接器的应力云图与应变图。结果表明,通用连接器结构设计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不同条件下起吊装运液压支架的需求,运用液压支架起吊装置,解决了在井下综采工作面巷道空间狭窄,顶板的平整度差等不利条件下,原有液压支架起吊装置安装困难,起吊平稳性和安全性差的技术性难题.通过对分体式液压支架起吊装置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对本装置的起吊状态进行了受力分析,验证了起吊液压支架的起吊能力,为进一步设计及油泵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勃海尔起重机(LR系列)由数种机型组成,起重能力从100~280t不等,因其高度的机动性和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起吊、安装等作业。LR1280是该系列中最具有优势的起重机。由于主机配备宽大履带板和大尺寸吊臂,LR1280在所有配置工况下具有极好的负荷曲线,主臂工况和塔式工况亦不例外。最新设计的桁架臂使起重能力上升到280t。同时,利勃海尔也提供超起装置和以新构思设计的平衡重托架用于重载起吊作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公司现有多功能抢险救援车高速履带行驶试验过程中动力不足现状,结合现有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开展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切换高速履带行驶时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及关键部位的参数匹配,构建了混合动力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适合所述车辆行驶性能的参数匹配方法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路况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