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颖 《建筑科学》2013,29(4):45-48,64
建筑物疏散楼梯间内最常采用的防烟方法是机械加压送风。为了有效防止烟气侵入,楼梯间的正压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对机械加压送风条件下楼梯间内压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大尺寸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送风量、不同开门工况下高层建筑楼梯间内的压力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当所有楼层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全部关闭时,各楼层压力呈现不均匀分布现象,距风机最近端楼层压力最低,而距风机最远端楼层压力最高;当楼梯间内出现开门楼层时,开门瞬间压力迅速衰减,直至接近为零。  相似文献   

2.
从风量、风管和风口的设计、防烟部位正压控制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风量的确定需合理有据;楼梯间风管和风口的设计需考虑均匀送风要求,前室风口设计确保不同楼层前室风口开启时风机运行工况稳定;每个防烟部位独立设置加压送风支管和电动旁通泄压阀门,可实现防烟部位正压独立控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大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作为计算实例,对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楼梯间加压送风的均匀性不是非常重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送风量能够满足楼梯间和前室的正压要求,同时为加压送风机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正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量及加压送风量的简明计算方法,防烟楼梯及前室的超压卸压问题,正压送风和排烟管道以及系统材料的选用原则。提出了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而当着火层、着火间及走道采用负压排烟时,其压力顺序应该为楼梯间正压>前室正压>走道压力,即防火楼梯间内维持正压值50Pa>前室内维持正压值25Pa>走道的正压值为8Pa的设计顺序。  相似文献   

5.
解释了加压楼梯间於冬季时其压力的变化可为负、或为正压.顶层及二层楼梯门会承受最大的压差,令楼梯间高度受较大的限制。提出了楼梯间不加压(设同风量均匀送风及均匀排风),只设前室加压,同时楼梯间最上部及最下部设自动对外开口的方案。它能容许更大的高度及较小的负压值。  相似文献   

6.
正压送风系统就是对建筑物的某些部位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维持高于建筑物其它部位的压力,从而把其它部位中因着火所产生的烟气堵截于被加压的部位之外而设置的由送风机、风道、阀门附件、进出风口和烟气控制区域所组成的体系,即构成正压送风系统.其中正压送风量的大小,气流组织形式的选择以及系统运行调节方式的合理都直接关系到正压送风系统的效果.本文仅就正压送风系统气流组织形式的选择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对剪刀梯及其合用前室(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提出两个改善方案。针对防烟楼梯间在避难层进行转换的情况,指出其增加的前室应判断是否需要设单独的加压送风措施。对负担上、下两段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风机,其风量应为两段楼梯间各自加压送风量之和,且加压送风口尺寸按各自加压送风量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长大隧道火灾纵向疏散救援通道正压送风策略,对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区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送风方式、开启逃生楼梯间个数、救援楼梯间个数、防火门个数分6个工况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为降低长大道路隧道纵向疏散救援新技术体系的工程建设风险,需配合合理的正压送风策略。对疏散通道采取正压送风,并采用逆向单侧送风以利于提高疏散楼梯间的风速。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火源位置和不同加压送风量下高层建筑楼梯间内加压送风的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当加压送风机位于底部时,楼梯间内的正压值在着火楼层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着火楼层处达到最低,在着火楼层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最终趋于一稳定值,该稳定值与加压送风量近似呈线性增长的关系。着火楼层开门处的空气流速较快,其他楼层的门缝流速相对较小。门缝隙处的空气流速随加压送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着火层开门流出空气的流速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火灾中所产生的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 ,对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扑救火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好建筑的防排烟问题已引起有关人员的普遍关注。一、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当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 ,确保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无烟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加压送风。(一 )加压送风风机位置的确定及安装“高规”8.3.9条规定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式风机或中、低压离心式风机。风机的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 ,风量分配均衡 ,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 ,风机设置在建筑物的顶层较好。这是因为 ,上海气…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具体工程,探讨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采取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并探讨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时加压送风系统风道的设置及正压送风机的选择,指出地下和地上部分防烟楼梯间位于同一位置且合用同一送风道时采用常闭型送风口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成通宝 《暖通空调》1998,28(5):9-12
以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量的组成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加压送风的气流通路和开门工况等诸多因素,推导出了常用加压送风方式下的送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移动正压送风对高层建筑楼梯间防烟效果的影响,利用Ф55 cm的移动风机进行全尺寸试验。设置风机正对楼梯间门和45?对楼梯间门两种情况,得到不同开门工况下楼梯间门洞处风速规律。结果表明,只开启一层楼梯间门时,随着楼层增高,楼梯间门洞处风速逐渐减小;风机正对楼梯间门比45?对楼梯间门的门洞处风速大,最高差别达25%;同时开启2层楼梯间门时,较低楼层风速比较高楼层风速大且楼梯间门洞处的总风量比单独开启1层楼梯间门的总风量大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哈尔滨市一座高层建筑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的试验情况。分析了几种不同试验工况下,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宣的正压值、门洞风速、加压送风量等问题,并对机械加压送风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在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验收、防排烟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高规》中有关加压送风的某些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余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风机选型不当、剪刀楼梯间送风口设置不合理、正压送风系统未设楼梯间压差调节装置、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未分段设置送风系统、前室送风口的开启控制不合理、前室送风口关闭不严密、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被占用、加压送风竖井表面粗糙、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门门的缝隙过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在消防系统施工和检测中注意避免和发现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关于加压送风口的形式问题1.1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可采用自垂百叶风口或常开式百叶风口在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将楼梯间的送风口设计成电动送风阀,平时关闭,着火时只开启着火层及相邻层的送风阀,其余送风阀不动作。这种设计一方面电动送风阀的成本高,另一方面设电动送风阀进行单点送风,对于保持楼梯间全高度内风压的均衡性造成困难。而使用常开式送风阀可以实现多点送风,使楼梯间压力值达到均衡一致。1.2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层设一个,而送风口的形式,则有不同的选择1.2.1前室的加压送…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楼梯间加压送风来防止火灾时烟气侵入楼梯间的防烟方法已被国内许多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所采用,由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火灾位置及建筑物的室内外温差等参数的变化,对正压送风系统的效能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国内一些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的实测,总结后提出一套测试方法,用以检验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正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工作安全性指标入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在确定了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最不利开门工况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风量平衡方程式联立求解,导出了计算正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的一套通用性较强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防排烟设计中,对防火竖井(防火楼梯间、电梯井)及其前室的加压送风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措施之一。但此时竖井及其前室内压力的确定是正压送风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同时还简要地阐述了送风风机的压头选定。  相似文献   

2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5条明文规定:“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保持正压,且楼梯间的压力应略高于前室的压力。”国内外通常把这种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称为正压防烟楼梯间。那么,正压防烟楼梯间设计中具体应考虑和注意到哪些问题呢?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问题,有必要从正压送风防烟的工作机理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