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2PSIP用P2P算法实现SIP的位置管理功能,解决了单点失效问题,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将成为VoIP的关键技术。现有相关研究缺乏对不同网络互通的深入探讨。提出P2PSIP网络与PSTN的一种新颖的互通机制,并且基于该机制设计了一个易于实现的P2PSIP终端与PSTN电话互通的原型系统。互通的关键设计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网关,在P2PSIP网络中作为对等端,在PSTN中负责连接电话机。经测试分析,该互通机制可以应用于实际网络,实现P2PSIP网络和PSTN之间的会话建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P2PSIP的移动终端跨域切换方案.通过结合P2P定位方式和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应用层对移动切换的支持,解决了终端在不同P2P覆盖网间移动后定位的问题.基于SIP)的终端在不同IP子网间移动后,为了正常定位和维持当前会话,必须采取某种移动切换机制.常用的切换机制包括Mobile IP方式和SIP应用层的移动切换支持.在分布式P2PSIP环境中,移动切换问题仍然存在.实际环境中,一定范围内往往有多个相邻的P2P覆盖网,为了使处于不同P2P覆盖网的终端之间可以互相定位和发起会话,可以将独立的P2PSIP网络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用于内部SIP会话和不同P2P网络间的交互.分析并扩展了分层P2PSIP的网络架构,设计了一套对应的切换方案,使得处于分层P2PSlP中的任意两个终端之间可以被定位和发起跨域会话.  相似文献   

3.
针对利用P2P算法实现SIP用户定位的时延比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SIP用户定位时间的方法.利用底层网络的拓扑结构将P2P网络分层,SIP用户同时在自己所在的低层逻辑网络和整个P2P覆盖网上进行注册;查找用户时,在每一层上应用Chord算法并辅以常用被叫用户表.为了实现简单,所有P2P和SIP操作都由SIP消息完成.模拟表明,该方法能极大的减小查找用户的时间,进而大大缩短平均的会话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4.
P2PSIP系统中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SIP系统整合了P2P技术和SIP协议的优势,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之一.作为端到端的应用,NAT穿越是P2PSIP系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概述了NAT的由来、工作原理及NAT的各种常见类型;然后阐述了系统中信令穿越NAT和媒体流穿越NAT所面临的问题;随后分析了当前各种NAT穿越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下提出一种P2PSIP结点穿越NAT的方案:STUN+TURN方式,并在扩展会话描述协议SDP的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该方案的P2PSIP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VoIP通信.  相似文献   

5.
基于P2P SIP协议的即时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P协议必须有中央服务器的支持,带来了需要手工配置、维护,以及扩展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P2P SIP协议以及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P2P SIP协议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基于P2P的方法来进行SIP注册和资源定位,保证系统可以在一个没有中央服务器的环境中自由通信,测试表明该系统依托P2P SIP协议构建的网络可以实现网络自治。  相似文献   

6.
P2P系统由于没有集中的服务器管理,具有扩展性好,网络健壮性强和容错性好等优点,将P2P系统应用到VoIP电话中即P2P-SIP是目前业界研究的热点。在P2PSIP中,用户的注册和位置查询由P2P网络提供,不再依靠传统的SIP注册服务器和定位服务器。而该文在分析典型P2P-SIP网络结构和会话过程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P2PSIP面临的安全威胁,并给出了P2P-SIP需要重点解决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SIP语音软件中心服务器负载过重,无法保证通话质量的问题,提出并研制了一个基于P2PSIP的网络电话系统.该系统采用Kademlia算法作为系统中P2P体系结构所使用的DHT算法,从而搭建重叠网.使用OSIP协议栈实现重叠网上的SIP数据包传输.利用NS2网络仿真器,对加入系统延迟、呼叫时延、等待通话次数以及服务器压力4个方面进行测试,并与基于C/S的SIP软件--xLite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有效地减少呼叫延迟,提高服务器效率,降低服务器压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P2P的SIP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SIP协议的P2P互联网技术构槊支持基本的用户注册和呼叫建立.Chord算法保证了DHT节点能被有效查找和更新,目的是构建一个基于SIP信令的纯P2P架构的IP电话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SIP服务在部署中出现的"单点失效"、"性能瓶颈"以及P2P的标准化与互联互通、NAT穿越、安全与授权和用户移动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SIP服务网络的结构.给出了实现方案,重点分析了P2P-SIP网络处理注册和呼叫的流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和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的详细分析,充分发挥全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特性,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Distribute Hash Table)结构和CHORD结点搜索算法,设计出一个新的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的P2P-SIP网络电话系统,克服了原有SIP网络电话系统需要集中式目录服务器的缺点,方便网络电话的管理,降低网络电话组建费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合作式Web缓存系统(WebRing),包括一种基于连续哈希的Web对象路由模式,保证了对任意Web请求经过一次哈希计算且至多经过一次转发就可到达目标节点。同时,基于节点状态标记切割哈希空间的系统负载均衡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解决了传统合作式缓存系统中多级转发和多重哈希计算造成的高时延和单点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现有的SIP协议和P2P网络,充分发挥P2P的自适应特性,采用基于Chord协议的DHT机制,提出一种具有多层网络结构的基于P2P-SIP的自适应网络电话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目前SIP系统中服务器配置、维护带来的不便,以及服务器瓶颈等问题,具有自适应、成本低、易于扩展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P2P+SIP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网络多媒体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功能模块分析出发,提出了在底层P2P网络上建立流媒体服务系统,并使用SIP技术进行呼叫、建立、断开等系统的功能。该体系结构保证了在P2P系统中的零配置、鲁棒性和适应性,另外还可以与现有的SIP设备连通。虽然增加了呼叫建立传输时间,但由于信息是由双方直接发送,无论是C/S结构还是P2P结构,都不经过SIP代理服务器,因此不影响信息延时。  相似文献   

14.
李桂林  李建华 《计算机应用》2007,27(8):1877-1880
在现有P2P应用和SIP协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P2P-SIP网络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P2P-SIP节点的实现机制。该设计采用P2P技术提高传统SIP网络的可靠性、自组织性,并解决了异构P2P SIP网络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SIP服务在C/S方式下网络电话会议部署中可能出现的单点失效和性能瓶颈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层服务下的P2P-SIP网络电话会议解决方案,在VIP和Ordinary两个层次上分别通过直传和应用层组播分发媒体数据流,该设计基于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采用信令集中、媒体流分布的会议模型,能满足参与人数较多的大型VoIP网络会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Recursive Distributed Rendezvous (ReDiR) is a service discovery mechanism for 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 based Peer-to-Peer (P2P) overlay networks. One of the major P2P systems that has adopted ReDiR is Peer-to-Pee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P2PSIP), which is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being standardized in the P2PSIP working group o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In a P2PSIP overlay, ReDiR can be used for instance to discover Traversal Using Relays around NAT (TURN) relay servers needed by P2PSIP nodes located behi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ReDiR in a P2PSIP overlay network. We focus on metrics such as service lookup and registration delays, failure rate, traffic load, and ReDiR’s ability to balance load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s and between nodes storing information about service provi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