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杭州市大气悬浮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及化学组成特征,2006年在杭州市内布设2个监测点位,按季节进行采样,并对悬浮颗粒物PM2.5中20种元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大气中悬浮颗粒物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值为77.5μg/m3,其中S、Si、Ca、K等元素年平均质量浓度大于1.0μg/m3。元素Si、Al、Fe、Mg、V、K、Na、Ti、Mn、Ca、P、Cr、Ni主要来源于地壳,而元素Cl、Cu、Zn、Pb、As、Br、S、Se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源。  相似文献   

2.
《工业计量》2021,31(4):33-36
质量浓度是颗粒物浓度测量仪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参数,针对颗粒物浓度测量仪质量浓度的计量溯源需求,研制了一套气溶胶发生混匀装置,能够为颗粒物质量测量仪的校准提供一个均匀、稳定且浓度可调的气溶胶环境。发生的气溶胶浓度从10μg/m3~20 mg/m3,其中心点的稳定性不超过4%,中心点和参考点之间的浓度偏差不超过±4%,适用于流量范围在100 L/min以下的测量装置,能够同时满足目前市场上多数的PM10、PM2. 5等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测试仪以及低浓度粉尘仪校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某台5 000 t/d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的颗粒物排放进行了研究,以掌握颗粒物排放浓度和粒径分布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窑头和窑尾除尘器出口排放的总颗粒物浓度分别为66.87 mg/Nm3和41.69 mg/Nm3,不能满足2010年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年排放颗粒物总量为227 t,其中PM2.5和PM10排放量分别为33.5 t和113 t.对回转窑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非常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窑头和窑尾排放颗粒物的中位直径分别为4.4μm和6.2μm.  相似文献   

4.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称被为总悬浮颗粒物(TSP),一般按直径可分为PM10、PM5和PM2.5。总悬浮颗粒物(TSP)一旦吸入到人体呼吸道内,对人体有巨大危害。因此,精确测定这些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量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榆林市冬季PM_(10)和PM_(2.5)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粉体技术》2015,(3):84-88
为了探讨陕西省榆林市冬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2013年11月对榆林市3个采样点进行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同步观测,利用离子色谱法和热光分析法测定PM10和PM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的浓度。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PM10和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2、74μg/m3,颗粒物浓度由大到小的采样点为环保旧站、实验中学和环保大厦;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质量浓度空间分布与颗粒物的相同;PM2.5中有碳组分在环保旧站和实验中学的浓度接近,都大于环保大厦的;无机离子中SO42-和Ca2+浓度最大;PM10与PM2.5整体偏碱性,亏损的阴离子主要是CO32-;扬尘在PM10中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组分;PM2.5中碳组分含量较大,其次是土壤尘、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治理PM10和PM2.5污染应以加强扬尘控制和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6.
秦兵马俑博物馆陶器库房冬季室内空气质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1月30日~3月3日,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陶器库开展了室内大气环境调查,同步采集了大气悬浮颗粒PM2.5和NH3样品,获得了PM2.5颗粒中的离子组成,并实时监测了SO2、NOx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陶器库中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76.1μg/m3,室外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153.9μg/m3,约为室内浓度的2倍。室内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由SO42-、NO3-和NH4+组成,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5、5.2、5.5μg/m3,它们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19.7%、5.2%、5.8%。库内NH3平均浓度为4.8μg/m3,室外NH3平均浓度6.6μg/m3,约为室内的1.4倍。室内NO、NO2、NOx浓度日平均分别为4.8×10-9、3.2×10-9、8.0×10-9,SO2浓度日平均为0.9×10-9。研究表明,库内人为活动量对质量浓度、离子浓度和污染气体均有一定影响,库房相对于室外对阻挡颗粒物减少外界影响方面对文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阻隔空气污染物和恒温恒湿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正一、概述1.目的意义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中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规定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PM2.5的监测及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已经成为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PM2.5质量浓度监测仪是用于空气中PM2.5颗粒物监测、评价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必备手段,其计量  相似文献   

8.
2008年夏季广州大气消光系数与细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夏季广州大气中细粒子消光特性,利用浊度仪、黑碳仪和自动气象站获得散射系数μsp、吸收系数μap以及气象要素等观测数据,并利用采样器采集大气悬浮颗粒物PM2.5和PM1.0样品获取其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散射系数μsp、吸收系数μap和大气消光系数(μext=μsp+μap)的平均值分别为(226±111)、(53±20)、(280±125)Mm-1;大气悬浮颗粒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3.7±23.2)、(46.1±21.3)μg/m3;消光系数μext与PM2.5和PM1.0的相关性系数分别达到0.96和0.93;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消光效率分别为到5.2、5.5 m2/g,表明大气中小粒径的粒子对消光系数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室内外空气颗粒物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污染状况,自2008年3月24日~4月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化学实验室和室外同时采集PM2.5和TSP样品,对其质量浓度及无机水溶性离子组分(Na+、NH4+、K+、Mg2+、Ca2+、Cl-、NO3-和SO42-)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外PM2.5和TSP浓度都远远高于美国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35μg/m3。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室内总体上低于室外。室内PM2.5在TSP中所占比例在65%~85%,室外在40%左右。室内外TSP和PM2.5中二次污染离子SO42-、NO3-和NH4+占总离子质量的50%以上,主要富集在细颗粒中。NH4+、K+和Cl-在总离子中的比例均为室内大于室外,PM2.5中大于TSP。Ca2+、Mg2+主要富集在粗颗粒上,室外含量远远高于室内。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试》2017,(3):43-48
对重庆市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65种VOCs进行观测,分析VOCs浓度水平、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组成与来源,开展VOCs与IAQ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并对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65种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4.9μg/m3(范围为49.3~60.9μg/m3),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空气中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其组成以卤代烷烃、含氧有机物和苯系物为主;空气中VOCs浓度与PM10及PM2.5呈高度线性相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苯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1.
<正>一、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现状现行有效的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监测相关的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包括: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环境空气-PM_(10)和PM_(2.5)的测定重量法》,HJ656-2013《环境空气颗粒物(PM_(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这3个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中对天平选择的要求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粉体技术》2016,(6):64-68
针对常用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浓度计算模式计算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由太原市城区例行监测的PM10浓度估算出燃煤电厂导致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浓度推算值,使用AERMOD和CALPUFF模式计算燃煤电厂排放源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城市区域,性能较佳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计算模式是AERMOD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北京市春季大气颗粒PM_(2.5)和黑碳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评价奥运会后车辆限行、施工减少等措施对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利用黑碳仪和颗粒物在线观测仪,于2009年4月26日—5月16日对北京市大气悬浮颗粒PM2.5质量浓度,2009年4月21日—5月21日对黑碳浓度实行连续观测,采用SPSS11.5和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PM2.5和黑碳的日均值、小时均值和观测时段内小时均值的连续变化资料。结果表明:观测时段内PM2.5浓度日均值为(9.3±0.2)μg/m3,低于北京市以往同期记录,达到美国EPA的PM2.5推荐标准。黑碳浓度的日均值为(2319±18)ng/m3,低于我国其他城市和北京市历史记录。说明北京市实行的污染源控制手段收到了明显效果。PM2.5浓度呈现周变化趋势,日变化表现两个峰值。黑碳浓度日变化为一峰一谷,未出现以往研究的两个峰值,推测可能受晚间车辆和烹饪活动的影响,晚间峰值被次日升高趋势遮盖。  相似文献   

14.
一、PM2.5概述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1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非是规则的球形,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颗粒物在通过检测仪器时所表现出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与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且密度为1g/cm3的球形颗粒一致,那就称其为PM2.5.这样的定义也就决定了在测定PM2.5时,需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PM2.5与更大的颗粒物分开,而不是用孔径为2.5μm的滤膜来分离.  相似文献   

15.
于2006年3月—4月北京沙尘发生期间,监测了沙尘与非沙尘期间悬浮颗粒PM10和PM2.5质量浓度,分析了样品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和金属元素。结果显示:沙尘天气导致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上升,粗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上升,细颗粒物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SO42-、NO3-和NH4+为PM10与PM2.5主要水溶性离子。沙尘与非沙尘期间SO42-、NO3-和NH4+浓度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可能与沙尘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来源有关,沙尘下来自于土壤源Ca2+和Mg2+浓度都显然提高。沙尘期间Sc、Ti、V、Cr、Mn、Co、Ni、Rb和Cs金属元素浓度高于非沙尘期间浓度,并且富集因子系数都小于10,说明主要来自于自然源,而Zn、Se、Cd、Pb和Bi这5种元素浓度随沙尘的侵入并没增加其含量,反而使浓度有所下降,富集因子和富集程度对比表明这些元素主要来自于当地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发布的2014—2016年细颗粒物(PM2.5)监测数据,在对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PM2.5室外浓度日均值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历年平均不保证天数"和数学归纳分析方法在确定PM2.5室外设计浓度值时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采用数学归纳分析方法拟合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城市PM2.5室外设计浓度与年平均浓度之间的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采用各城市的细颗粒物室外浓度年均值为参照值,可以快速确定建筑空调通风系统过滤器的PM2.5室外设计浓度。  相似文献   

17.
正一、PM2.5切割器简介PM2.5测定过程分为颗粒物的收集和滤膜称重,颗粒物的收集需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PM2.5与更大的颗粒物分开。PM2.5切割器能将大气颗粒物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对于PM2.5切割器来说,2.5μm是一个统计值,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2.5μm的颗粒有50%的概率能通过切割器。PM2.5切割器是PM2.5测量仪器的核心器件,决定了收集颗粒物的大小。PM2.5切割器切割特性检测是PM2.5监测  相似文献   

18.
PM 2.5在室内颗粒物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对多种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导致年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以及肺癌死亡率的增加,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所以将PM 2.5纳入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范围和评价体系是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保障人体健康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PM 2.5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室内PM2.5的检测标准,对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的浓度标准值进行探讨,为室内PM 2.5浓度的控制提出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建筑设计中室内PM2.5的控制策略与室内发尘、室内外浓度等参数有关。本文通过建立和简化室内PM2.5宏观质量守恒模型,提出设计过程中的空气过滤器选型方法。设计参数建议室外采用城市年不保证10天浓度值,室内采用分级限值,以75μg/m3,50μg/m3和35μg/m3为标准进行划分。引入主要尘源相对人员的当量产尘系数,进而实现选型计算。最后综合阐述当前市场中各种类型空气过滤器产品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杭州主城区悬浮细颗粒PM_(2.5)浓度变化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杭州市区2006—2008年大气悬浮颗粒PM2.5和PM2.5-10的监测资料,研究它们的物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主城区PM2.5和PM2.5-103年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73、0.037mg·m-3,ρ(PM2.5)/ρ(PM2.5-10)的比值为1.86。PM2.5浓度存在双峰型日变化,以9:00和18:00为峰值,日变化幅度较大,并呈现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PM2.5化学组分分析表明:PM2.5中含量最多的是有机碳,占24.4%,其次是SO42-,不同组分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