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HSV、YCgCr颜色空间和图像区域分割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将规范化的rgb肤色转化到HSV、YCgCr颜色空间,对向量(H,Cg,Cr)T进行统计,得到肤色的三维高斯概率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计算待检图像的肤色相似概率,采用最大类间方差的方法计算二值化阈值,根据阈值将相似度图像二值化.为了抵消人脸区域亮度变化和阴影的影响,以二值图像为模板,在原待检图像的饱和图中根据3像素×3像素区域的平均R、G值进行图像区域分割.在分割得到的区域中,根据人脸特征检测出图像中的人脸.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复杂背景的情况下检测出人脸图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和人脸形状约束的正面人脸封闭轮廓提取方法.首先在YCgCr空间中对图像数据进行阈值分析,建立肤色模型,并通过肤色模型对肤色区域进行初定位,再经过对肤色区域的连通区域标记,进而根据区域像素数量筛选去除非人脸区域.然后提取人脸初步轮廓,并结合人脸形态比例去除颈部轮廓.最后通过相关形态参数构建出人脸下巴轮廓,最终得到一个连续、封闭的人脸轮廓.  相似文献   

3.
针对RobCup家庭机器人对人脸检测的要求,研究了基于颜色特征的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人脸图像进行非线性分段色彩变换光线补偿处理,减少光线对肤色的影响,然后在YCbCr颜色空间中建立肤色模型,分割出肤色区域。在颜色空间YCbCr中,嘴巴区域包含的红色分量要高于蓝色分量,利用这个特征分割出嘴巴区域。在YIQ颜色空间中,通过I分量来区分眼睛与皮肤,分割出人眼,最后根据嘴巴、眼睛的几何中心特征映射人脸,人脸检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整幅图像色彩传递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区域的人脸彩色传递法。首先利用改进的主动形状模型(ASM)方法定位人脸特征点,进而利用区域生长法确定人脸区域。在将参考图像和目标图像(彩色或灰度图)转换到去相关的对立色空间(lαβ颜色空间)后,对于彩色目标图像,分别调整肤色区域图各通道的均值和标准差;对于灰度目标图像,用亮度邻域统计量匹配的方法在参考图像中选取匹配点,并将匹配点的颜色赋值给目标图像中的对应点。最后,把传递结果转换到RGB颜色空间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传递肤色,形成自然逼真的彩色人脸图像。  相似文献   

5.
复杂背景下多姿态人脸图像中的人眼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杂背景下多姿态人脸图像中的人眼检测方法.首先,将得到的图像映射到YCbCr空间,利用肤色在YCbCr颜色空间的分布特性建立肤色模型,分割出肤色并得到人脸的区域;再次,利用人眼的分布特点及自身特性预先设定一系列的规则,通过规则得到可能的人眼区域;最后,设计了人眼模板分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人眼位置进行最后的确认.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和检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差分和肤色图像的人脸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差分和肤色图像的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视频图像的运动信息,在帧间差分的基础上进行二值图像边缘提取,确定目标在原图像中坐标位置,然后设计肤色模型表征人脸颜色,采用彩色图像的色系坐标变换进行人脸的准确定位。该算法的优点是可将运动信息序列图像中与人脸肤色相似的固定区域删除,在目标跟踪和运动检测上,不仅能有效地抑止背景噪声,减少误检率,而且还能缩小人脸检测范围,加快检测速度。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对人脸的自动识别和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特征提取技术。采用连续模板匹配技术进行人脸边缘轮廓的检测,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进行人脸的关键特征点定位,在人脸的分块区域内进行人脸的肤色特征分析和外包矩形轮廓区域特征提取,结合肤色特征对图像中人脸特征点进行图像重构和精确定位,对提取的人脸特征点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实现对人脸图像特征的优化提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人脸特征提取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特征匹配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将人脸肤色检测与改进的Adaboost算法相结合的人脸检测方法。将人脸图像从RGB颜色空间映射到YCbCr颜色空间,建立肤色模型进行人脸相似度求取,通过形态学处理得到候选人脸区域。在训练阶段,通过调整加权误差分布限制目标类权重的扩张,通过修改目标权重更新抑制训练退化和训练目标类权重分布过适应现象。用改进的Adaboost算法对得到的人脸候选区域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抑制了训练目标类权重过适应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率和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杂背景下多姿态人脸图像中的人眼检测方法.首先,将得到的图像映射到YCbCr空间,利用肤色在YCbCr颜色空间的分布特性建立肤色模型,分割出肤色并得到人脸的区域;再次,利用人眼的分布特点及自身特性预先设定一系列的规则,通过规则得到可能的人眼区域;最后,设计了人眼模板分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人眼位置进行最后的确认。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和检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背景环境下,单一色彩空间和单一肤色模型的肤色分割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肤色区域提取的效果,提出双色彩空间的综合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方法。即先在HSV(Hue,Saturation,Value)色彩空间用简单肤色模型做粗肤色提取,然后在聚类性较好的YCgCb色彩空间采用综合肤色模型提取法(CCM)进行二次肤色提取,最后再通过SNoW(split up Sparse Network of Winnows)分类器人脸定位算法更加准确地检测到人脸。通过使用改进的方法,得到的检测数据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人脸检测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重彩色空间肤色模型实现快速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独采用HSI彩色空间或YCbCr彩色空间肤色高斯模型进行人脸检测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利用双重彩色空间肤色模型实现快速人脸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在不同肤色模型之下都可以大致检测出人脸区域,并且所误检测的背景范围差异较大,同时被两种肤色模型都误检测为人脸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取其检测结果的共同点,就是大致的人脸区域,而误检测为人脸的背景区域就被去掉了。之后采用较为简单的算法,就可以从这个大致的人脸区域中定位真正的人脸区域。该方法不需要建立极为精确的肤色模型,也不需要在人脸检测得到二值化结果后,采用较为复杂的算法,从二值化结果中定位人脸。该方法适合于在特征提取前使用,去除多余的背景信息,提高图像处理和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样本颜色的采集方法、采集软件的设计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样本颜色处理方法,介绍其在图像特征的抽取、区域分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样本颜色的采集方法、采集软件的设计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样本颜色处理方法,介绍其在图像特征的抽取、区域分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机载大型彩色告警板指示灯识别采用的方法是对图像先二值化处理再进行模板匹配.该方法准确率低、系统响应时间长.基于HIS模式提出一种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在HIS彩色空间内分析图像,然后根据子块的颜色对图像进行分块,最后进行模板匹配识别各指示灯状态.通过仿真实验验证,采用基于HIS模式的识别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微弱信号下的指示灯状态,满足实时监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human eyes are sensitive to brightness and color, the lightness information of visible image and degree of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polarization angle were fused in hue-saturation-value(HSV) space. To meet the observation of human eyes, hue adjustment based on color transfer was carried out to the fused image and hue was adjusted by polynomial fitting method. Hue adjustment method was improved considering the complicated real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ue gray scale of fused image and reference template imag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lor fusion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pseudo-color method and it is helpful to recognize the target from the environment correctly. The fusion result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ce of objects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get a natural fused image effect.  相似文献   

16.
分别基于RGB、HSV和YIQ三种色彩空间,对多聚焦彩色图像融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实验中,基于RGB色彩空间时,将图像分解为R分量,G分量,B分量,分别在各个颜色分量上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在小波变换域上对所有图像的各个颜色分量的小波分解系数运用加权平均的融合规则,最后做小波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而基于HSV或YIQ色彩空间时,首先要把多聚焦彩色图像转换到HSV或者YIQ色彩空间,然后运用与RGB色彩空间相同的融合方法,最后做小波反变换和色彩空间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证明,小波分析在多聚焦彩色图像的融合中依然能发挥极好的作用,基于HSV色彩空间的多聚焦彩色图像融合会出现颜色失真,基于RGB和YIQ色彩空间都能取得很好的融合效果,相比之下,基于YIQ色彩空间更能取得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人眼对颜色的心理感觉,提出在HSI颜色空间上基于小波分析的医学彩色内窥镜图像增强方法.在增强亮度分量的同时,也对饱和度分量也进行了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抑制了噪声,且使细节得到增强,处理后的图像更加清晰且色泽鲜明.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系数关系的小波域彩色图像水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图像水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YUV彩色空间中图像的亮度分量Y进行降采样,划分为四个子图像。利用四个子图像的对应低频系数大小关系实现水印的嵌入。而水印的提取是通过判别四个子图像的对应低频系数大小关系来完成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抗诸如JPEG压缩、旋转、缩放、锐化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色彩空间模型分别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RGB色彩空间模型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法和基于IHS色彩空间模型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SV色彩空间模型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法.经实验分析和对比,基于HSV色彩空间模型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法除了能较好地保持细节纹理信息外,在光谱信息的保持方面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Lab均匀色彩空间的色彩调和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计算机辅助色彩调和工具进行研究,分析了Lab均匀色彩空间的特性,提出了可视化匀色空间的两种算法,对比其性能表现并进行了分析。根据孟赛尔色彩调和理论,构建了色彩调和的几何框架,通过调整几何框架的形状、位置、角度、匀色空间色点密度等参数,确定调和框架顶点和Lab均匀色彩空间的映射,最终获得调和的色彩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CAID软件系统中的色彩调和工具,实现了快速寻找调和色彩方案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