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石油气田成藏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油气成藏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郯凹陷东斜坡区二叠系和石炭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成藏条件、期次和时间进行分析,油气源对比表明该区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原油来源于吉木萨尔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来源干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二叠系砂岩、砂砾岩储层和石炭系的火山岩储层发育,圈闭形成时间早干油气形成期。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为两期成藏,油气成藏时间分别为晚侏罗纪和晚白垩纪一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不仅需要确定成藏期次,而且还要结合垂向封隔层的分布,将不同成藏期的油气藏从垂向上划分为不同的成藏组合,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油气成藏过程和描述油气空间分布。以准噶尔盆地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为例,基于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包裹体光性特征与均一温度分析、埋藏-热演化史分析,确定该油气系统共有4个主要的成藏期(P2—3、T3J、2—K1和N)。在此基础上,结合垂向封隔层(T3b、J1s1、K1tg泥岩)的分布,划分出C—T3、T3—J1J、2—K1和K—N等4个成藏组合,不同的成藏组合在不同区带具有不同的勘探意义。图4表1参18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北部前缘斜坡带的地质概况及构造演化史。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带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新近系沙湾组油源来源于侏罗系,该储层属于中等-好储层,沙湾组内部发育的泥岩厚度适中、封盖性能好,可作为油气层的盖层。由于不同沉积阶段湖岸线变迁、剥蚀超覆作用在缇坡上形成不同类型的隐蔽圈闭,包括上倾尖灭圈闭、岩性透镜体、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圈闭、断层-岩性圈闭。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5.
深盆气的成因成藏机理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深盆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有其特殊的成因成藏机理,总结归纳了深盆气生成和富集的地质规律,提出前陆盆地是形成深盆气藏的有利地区,腐植型有机质是深盆气的主要来源;气水关系倒置是深盆气成藏的重要模式。同时,就深盆气的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准噶尔盆地实际,分析了深盆气形成的地质条件,提出北天山山前坳陷侏罗系是勘探深盆气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属于典型的凹中凸构造单元,有优越的烃源条件,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三套主力生油层系;垂向上主要发育四套储盖组合。莫索湾凸起的构造沉积演化与地质结构决定了其油气聚集的主要特点,先后经历了早期成藏与调整和中晚期的成藏与再调整,具有“两期成藏、两期调整”特征。生油期、运移期、成藏期、调整期在时空上的有利配置,使本区成为多层系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原油分为两类,第Ⅰ类原油为低成熟一成熟油,来源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第Ⅱ类原油为高成熟油,来源于该区二叠系石炭系烃源岩。来自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的梧桐沟组的第Ⅰ类原油,根据生物降解程度可分为,未遭受生物降解的原油,遭受轻微生物降解的原油和遭受中等生物降解的原油。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梧桐沟组原油至少存在两期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是一个为二叠系生油凹陷所围绕的继承性隆起区,南面又面临侏罗系的生烃区,具有充足的油气来源。该区拥有四大套储盖组合:以石炭系火山岩体为储集层,其上的风化壳为盖层;以二叠系夏子街组为储集层,下乌尔禾组为盖层;以上乌尔禾组和中下三叠统为储集层,上三叠统为盖层;侏罗系自储自盖。该区圈闭以构造圈闭为主,形成早、容积大。因此该区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对该区地层压力结构的研究表明,该区存在上下两个流体压力封存箱:下封存箱包括二叠系和三叠系,形成于三叠纪末或侏罗纪早期;上封存箱主要包括侏罗系下部,形成于白垩纪晚期。该区存在的3次成藏事件与封存箱的演化有重要关系。三叠纪和早侏罗世是下封存箱的箱内成藏期,源于风城组的油气在二叠系和三叠系形成原生油气藏;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是下封存箱的箱外成藏期,源于二叠系的油气在下封存箱外的侏罗系形成油气藏;第三纪至今,对于上、下封存箱都是箱内成藏期,上封存箱形成侏罗系自生自储气藏,下封存箱则形成源于二叠系的油气藏。莫索湾地区常压带、上封存箱和下封存箱都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图5参2(张年富摘)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个油气成藏组合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按照勘探目的层位和构造特征,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中、新生界划分为上、中、下油气成藏组合,在研究每个成藏组合的地质特点、控油因素、成因机理的基础上,认为中、下部成藏组合能接受盆地南缘侏罗系主力烃源岩(资源量最大)的油气,油源通道发育,构造形成时期与油气大规模形成时期相配套,油气成藏条件优于上部成藏组合,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分析卡因迪克背斜和呼图壁背斜钻探成功的经验,建议准噶尔盆地南缘下步勘探方向应为:主攻中部成藏组合,侦察下部成藏组合,兼探上部成藏组合。图2表3参2  相似文献   

10.
廓固凹陷中西部下第三系天然气藏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固凹陷是华北油田下第三系产气的主力凹陷,是最早向京供气的产气区,现在是陕京输气管线向北京供气的应急调峰的重点后备地区.文章主要从构造特征、天然气成因类型、生储盖组合特征、天然气保存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廊固凹陷中西部下第三系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重点阐述了中浅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天然气的成藏条件,建立了该地区气藏的成藏模式.勘探实践证明,该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构造、储层、运移与保存配置合理,成藏条件优越,完全具备形成较大储量规模的气田.尤其是旧州-固安构造带勘探程度较低,又有多个有利构造,应是比较现实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1.
油气包裹体在莫索湾地区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油气组分是目前研究油气藏成藏时间和油气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包裹体组分综合分析,确定了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原油主要来源于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三工河组油气为两期成藏,第一期油气成藏时间为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第二期油气成藏时间为晚白垩纪-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12.
罗群 《断块油气田》2000,7(1):23-26
由于陈家逆断层(F7)的分隔,冷家地区形成了东、西两套构造与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地质区域,导致了两者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分布规律和成藏条件。本文从区域构造格架入手,系统研究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划分出深层,中层,浅层和冷东四套断裂系统,建立了F7东西两侧的油气分布模式,并总结出8种油气成藏机理。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地层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莫索湾地区地层水发育情况十分复杂,存在苏林分类的Na2SO4,NaHCO3,MgCl2和CaCl2型水.在纵向上的两个压力系统中,下部高压层地层水发育为反向水化学沉积序列,上部常压层的水化学沉积序列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结合研究区区域构造特征,通过对地层水水型、矿化度特征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莫索湾地区地层水处于NaHCO3型水的水文地质体系中;CaCl2型水来自于深部地层,通过断裂构造的沟通运移至目的层;而Na2SO4和MgCl2型水是由较高矿化度CaCl2型水与较低矿化度NaHCO3型水混合而成的;盆5井区与盆参2井区地质条件的差异造成了两井区常压层水化学沉积序列的不同;而成岩作用和生烃作用造成了高压层的反向水化学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是盆地内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目前已进入战略展开阶段。勘探实践证实该区发育E31、E32、N1和N21多套成藏组合和多种油气藏类型,具备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有利地质条件。通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一般原理,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对昆北—柴西南地区进行了沉积储层的研究与预测,发现该区E31、E32、N1湖侵体系域砂体发育,对油气的聚集与分布有利,砂体类型较为丰富,有利储集体主要在东柴山和切克里克地区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和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砂体,同时该区深湖—半深湖沉积区沟道浊积砂体以及滨浅湖沉积区发育的湖滩砂体可以作为有利的储集体,形成隐蔽油气藏。目前青海油田分公司已将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列为重点目标实施勘探。  相似文献   

15.
塔西南坳陷油气与圈闭控油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塔西南坳陷自下而上共沉积有 5套生油岩系 ,生油—油气运移晚于圈闭形成或基本匹配。海西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对圈闭形成起重要作用 ,圈闭类型可划分为构造圈闭与非构造圈闭 2大类 ,前者细分为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 2亚类。圈闭的发育与分布受控于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发育分布 ,构造圈闭是西南坳陷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油气聚集空间分布规律依赖于圈闭的空间展布规律 ,不同时期圈闭有不同的控制油气聚集作用 ,圈闭保存直接影响油气保存  相似文献   

16.
油气藏类型分析是勘探开发阶段的基础工作与重要环节,油气藏类型划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要求能有效地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由于油气勘探和开发之间具有阶段性和紧密联系性,因此,油气藏类型的划分也体现阶段性和联系性。油气藏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具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如勘探阶段的沉积特征、储集特征、圈闭成因和成藏特征等,开发阶段的储层参数、流体物性、渗流特征和温压特征等,这些研究与描述的重要因素就是不同阶段油气藏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因而提出阶段性多因素综合分类法,即需要结合特定的油气藏勘探开发阶段,采取相应的依据进行油气藏分类,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勘探开发实践。以三塘湖盆地为例,对油气藏进行了阶段性多因素综合分类,并讨论分类结果在油气勘探开发实际阶段中的意义,说明阶段性多因素综合分类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莫索湾地区四面临凹,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不同层系发育的褶皱类型不同。断裂在纵向上以三叠系为界可划分为深、浅两套系统,深层断裂系统主要发育在石炭系、二叠系中,全部为逆断层;浅层断裂主要发育在侏罗系中,属张扭性断裂系统,在平面上组合呈“X”型,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构成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利用平衡剖面法,将研究区的演化史分为凸起形成、振荡-沉降和基底掀斜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对该区的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运用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明确了焉耆盆地勘探思路,指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可划分出北部凹陷及南部凹陷两个含油气系统,二者形成的关键时刻均出现在新生代,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密切相关,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各地质要素和作用的匹配优于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均为与小型断裂有关的复式油气藏,由于较大型断裂对油气保存不利,且含油气系统油气就近运移油气藏集中于生油窗内及其边缘,所以下一步的勘探应注意含油气系统生油窗边界地区的岩性圈闭和与小型断裂有关的复式圈闭。  相似文献   

19.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吉林高台子油层低电阻的成因机理 ,认为富含伊利石和蒙脱石粘土矿物的地层 ,若地层水较淡 ,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是造成油气层电阻率低的主导因素。粘土含量不同 ,其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 (I- Sw)关系曲线特征不同 ,故将粘土含量作为选择饱和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了 Waxman- Smits模型中阳离子当量电导极大值(Bmax)是温度和频率的函数。利用所建立的解释模型处理了 2个油田的 7口井资料 ,解释效果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