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慧琴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5,(4):i003-i003
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法国依视路国际集团在华的独资企业,其总投资高迭5500万美元。位于上海市松江工业园区的工厂占地55,OOO平方米,引进了当今最先进的镜片生产设备和技术,采用依视路国际标准的生产工艺和管理。该工厂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最先进的树脂镜片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来早,2月的申城,海内外眼镜业界人士相聚的心情较往年更为迫切,不少习惯于在上海眼镜展开幕当天才现身的老总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前一天飞抵上海,为的是赶赴一个不愿错过的盛会——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嘉年华(上海)联谊会。 相似文献
3.
傅维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6,(10):98-98
近日,业内著名的夏蒙企业又有了新举动,为了适应中国大陆眼镜市场的快速发展,日本夏蒙集团成立了夏蒙眼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万豪酒店举行了开业仪式。来自全国几十家实力雄厚的零售企业,参加了夏蒙开业典礼及晚宴。 相似文献
4.
回光时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2,(1):40-40
本刊讯(记者 回光时)2011年11月22日~23日,由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主办、上海舒曼光学有限公司承办,题为"眼镜零售店的管理与发展"的飞行讲座,在沈阳成功举办。来自沈阳、长春、齐齐哈尔、大连、抚顺、牡丹江、葫芦岛、营口、青岛、泰安等地的100多名零售商参加了讲座。 相似文献
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1,(4):95-95
2011年4月.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教育培训品牌活动“飞行讲座”又将拉开帷幕,该教育培训品牌创立以来,与多家业内知名生产商、供应商展开合作.在全国多座城市进行了飞行巡回讲座.为数千人次的眼镜零售业从业人员带去了有价值的视光技术培训和营销讲座。此次飞行讲座冠名合作单位是上海舒曼光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4,(4):188-189
正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上海赛蒙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是出于什么原因和考虑成立的?苗杰云(以下简称苗):中国存在巨大的中低端眼镜消费市场,以现有的产品与品牌数量来看,这个市场远未得到满足,同时市场中缺少价格亲民且高质量的镜片产品。正是看到这样一个市场机会,我们成立了赛蒙公司,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人人都消费得起的镜片品牌。 相似文献
7.
傅维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2,(2):26-27
欧债危机的事实说明,国家像个无限责任公司,也会崩盘,国家和经营单位类似,也会资不抵债。40年精心打造的欧元体系,同样会面临瓦解的边缘。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眼镜行业作为其中的毛细血管和神经,也难以独善其身。已经逝去的2011年让我们感慨良多,对于我们刚刚跨入的2012年,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和应对?其中哪些变数需要我们高度警醒和关注?在这个当口和严重的时刻,我们需要集中全行业的智慧来共同面对,从我们所能领悟得到的高度和极目所能看到的远处来深度剖析我们的行业。愿我们行业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绕过暗礁,穿过风浪,依然能挺立走过2012年,不跌倒,不退缩,拥有更加光辉的前途。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田康之。 相似文献
8.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9,(2)
进入2009年,上海完全光学眼镜有限公司与奥运冠军朱启南联合打造眼镜D1品牌。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D1作为具有国际品质的品牌眼镜,采取现代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方式,由国内设计团队与海外设计团队相结合,以中华文化为主题,吸纳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将产品的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8,(7):104-108
豪雅公司在眼镜行业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多年经营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以其科技和管理着力打造优势平台。观察豪雅公司,特别近年来其本土化运作显得很有特点。一般而言,日资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的文化特征,比如他们会孜孜以求从细节做好公司的每一方面,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豪雅公司除了同样具备这样的文化特质外,他们面对中国市场采取了更加开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之歌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8,(5):29-29
4月10日,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与天津医科大学视光学院的合作启动仪式在天津医科大学举行。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远藤宗广、培训部经理刘亚丽.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候洁、视光学院院长李筱荣作为双方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1.
琪冰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8,(3):36-37
2月22日,上海豪雅光学有限公司(Hoya Vision Care)与全视线光学有限公司在第8届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展览会上宣布,双方已达成合作协议,在中国推出豪雅片,该销售协议是豪雅学继美国、欧洲、拉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成功合作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教育培训品牌活动“飞行讲座”又将拉开帷幕,该教育培训品牌自创立以来,在全国多座城市进行了飞行巡回讲座,与多家业内知名生产商、供应商展开了合作.为数千人次的零售商从业人员带去了有价值的视光技术培训和营销管理。2011年飞行讲座冠名合作单位是上海舒曼光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E nsival-M oret集团在中国落户10周年和在上海闵行工业区新厂房落成,磨锐泵(上海)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22日在新厂址隆重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典礼。出席盛会的有当地有关领导、法国驻上海总领事、比利时驻上海总领事、法国Ensival-M oret集团总裁以及磨锐泵(上海)有限公司的新老合作伙伴。中国造纸杂志社等20多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开幕典礼。代表们参观了磨锐泵(上海)有限公司采用最新技术建成的超现代化的新厂房,并通过现场演示活动了解具有百年历史的Ensival-M oret集团在磷酸、硫酸、醋酸、浆液和铝业用泵,尤其是纸浆工业用泵设计制… 相似文献
14.
丰华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4,(5):68-69
2014年2月19日,东华大学检测实验室与卡尔蔡司光学(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展览会期间共同举行了“东华大学检测实验室一卡尔蔡司光学(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6,(12):32-40
庞大恢弘的气势,体现着中国审美中大的意境和场景;两只威严的铜狮,又彰显出中国古老而神秘的华夏文明。将这些民族元素融合贯通并运用在眼镜设计之上,有一番玄妙,更有一番现代情感和历史状态的交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3,(6):140-141
眼镜行业要成为受国人尊重的行业,就必须进行创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秉承权威、专业、公信、良知的办刊宗旨和精品文章、名牌栏目、一流期刊的办刊方针,创刊21年来,不断创新,已成为了中国眼镜行业最权威的传播平台!目前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旗下囊括了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中国眼 相似文献
17.
敏言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8,(11):36-37
由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承办的“第13届京、津、沪、渝科技期刊主编/社长研讨会”于2008年12月9日~12日在重庆召开.4个直辖市的优秀主流科技期刊负责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04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展览会于2月18-2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展出面积达31.000多平方米,比上届增加30%,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530多家厂商参展,比上届增加18%,是春秀中国国际眼镜展中规模最大,参展商,参观者最多的一届,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9,(2)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夜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将下降0.3%。“金融危机”这个经济学名词,倾刻间变得妇孺皆知,其产生的后果——一些企业纷纷停产倒闭,失业人数不断上升。困惑、无助的气息充斥着整个寒冬。 相似文献
20.
傅维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2,(7):112-112
参加培训的各零售店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都把它当作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难得机遇,自觉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各种困难,聚精会神参与学习,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特别是各零售店参训老总们都带头虚心求教,认真听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