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中间冷却器的选型,并用yong分析法来确珲中间冷却器流体的出口温度,计算结果表明,由此方法设计的中间冷却器yong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4.5K氦制冷机的多级克劳特循环的一种最优化力法。在给定操作压力下,循环的最好性能可以通过使每个单元(压缩机、膨胀机、换热器和J-T膨胀阀)的yong损失减至最小来获得.对培定换热器尺寸的这些单元的yong损失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OP值髓工作压力的降低而增加,但是,J-T换热器热端的出口温度随工作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水合物蓄冷技术,其相变温度与空调工况相适应,相变潜热大,传热性能优良,成为极具潜力的蓄冷新技术,本文对水合物蓄冷过程进行yong分析,找出影响内部yong损失及外部yong损失的主要因素,对提高系统yong效率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得出结论:yong效率和热效率随蓄冷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并趋向于一稳定最大值,不同种类水合物系统yong效率取于形成气的形成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管壳式换热器的yong经济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对以单位收益yong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换热器优化,给出了适于工程设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低温制冷机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对制冷系数COP概念的补充,建议采用yong效率(Exergy Efficien-cy)的概念来综合评价多级低温制冷机的性能,同时也为其性能优化过程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还以yong效率为基础,综合评价了4.2K和80K温区低温制冷机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济利润率是评价一个实际热力装置的主要指标之一。将有限时间热力学,非平衡量子统计理论和yong经济学相结合,导出了量子斯特林制冷机的最大利润率以及对应的性能界限,其结果与实际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模型评估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预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过程为依据,使用yong分析的方法对连续回热循环做了分析,对循环中各部分yong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连续回热循环中yong损的主要部位,并探讨了回热率及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对循环yong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反复比较或分析的方法,应用yong分析能进行低温过程和装置的最佳化设计。在广泛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的工业应用中,yong函数正象其他变量一样可以排入程序。因此,可以把计算yong消耗比怍循环过程或象精馏塔那样的装置。  相似文献   

9.
方良  王莉 《低温工程》1999,(4):86-89
冷头换热器的不完全换热损失是G-M制冷机的主要冷量损失之一,制冷机的蓄冷器性能愈好,就要求冷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愈高。为了获得较高换热效率的冷头换热器,本文根据外置式G-M制冷机的特点,采用烧结工艺,设计和加工了一种填料型冷头换热器。测试了该换热器阻力性能,流动阻力比相应的间隙换热器小。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换热器的单级G-M制冷机无负荷温度达到15K,在20K可提供4.4W的冷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流电机驱动的无阀压缩机,在双向气型脉管制冷机上取得了46.8K的无负荷制冷温度,对脉管制冷机的压力波进行了测试。在分析回热损失,脉管与回热器相位差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导 回热损失对斯特林制冷机Yong优化性能的影响,导出制同的最佳Yong输出率与制冷系数以及与制冷率间的关系。由此揭示了斯特林制冷机Yong优化性能的主要特征,并与制冷优化性能作了比较,获得一些对实际制冷机有指导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用以提高多级脉管制冷机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简单化的新结构.为减少国热器的损失和脉管冷损,在从室温到液氦温区内工作的脉管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管.采用这种结构的三级制冷机达到了3.6K的最低温度,4.9K时制冷量为119mW.给出了该脉管制冷机的实验结果和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3.
Watan.  A Swif.  GW 《低温与特气》1997,(3):46-51
通过采用小孔型脉管结构,可以消除超流体斯特林制冷机中一半的运动部件。当热平板温度固定为1.0K时,我们第一台这样的装置已经冷却到了0.64K。制冷机的同我们4 预计值完全符合。在超流体脉管中有两个与常规脉管明显不同的奇异特征;其一,为防止自由对流而维持^3He-^4He混合的稳定性,脉管热端必须置于脉管冷端的下方;其二,在低于1K时金属的低热容使得对流体振荡引起的沿脉管的热损失非常小。  相似文献   

14.
巨永林  王超 《低温工程》1997,(4):1-7,14
针对脉冲管制冷机的特点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采用改进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脉冲管制冷机的内部交变流动,换热以及制冷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数值研究,得到了脉冲管制冷机内部各参数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各动态参数变化对制冷机整机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该模拟方法从基本流动换热微分方程出发,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际制冷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不可逆因素,包括实际气体的物性变化,各部件的流动阻力和传热损失。  相似文献   

15.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实际隐态制冷装置性能,导出了恒温和变温热源条件下实际闭式回热式布雷顿制冷循环制冷率与压力比和制冷系数与压力比之间的解析关系。考虑了不可逆性包括高,低温侧换热器和回热器的不可逆传热损失,压缩机和膨胀机中的非等熵压缩和膨胀损失,以及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损失,通过优化两个换热器和回热器之间的热导率分配或传热面积分配可得循环最优性能,由数值算例给出了各项损失对循环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斯特林制冷机的最佳制冷系数和制冷率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子浚 《低温与特气》1995,(1):23-25,22
讨论了考虑回热损失时斯特林制冷机最佳制冷系数与制冷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yong分析的观点,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恒温热源内可逆简单空气制冷循环的特性,导出制冷率、生态学目标函数和yong效率与压缩机压比等主要影响参数的解析式,以相应的数值计算分析压缩机压比、高低温侧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对循环性能优化的影响特点,并把生态学优化目标、yong效率优化目标和传统的制冷率优化目标进行综合比较。所得结果对工程制冷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了传热热阻,内部摩擦和冷头热漏三种不可逆损失对制冷机最优性能的影响。导出具有传热热阻,内部摩擦和冷头热漏不可逆损失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的最大制冷系数。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模拟单级牛津型特林制冷机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压差损失,传热损失等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运用数值方法对其控制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制冷剂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表示热漏损失,用一常系数项表示循环中除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不可逆性(如摩擦、涡流、非平衡等),提出了一个新的不可逆制冷机模型。导出了其最佳制冷率、制冷系数关系和最大制冷系数及其相应的制冷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