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可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推进下去,如何在更新改造中多留点绿地和生态空间给市民,提高城市更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很实际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城市更新地区绿地生态网络的规划构建和建设实践为例,论述了广东省在近十年的“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工作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绿色网络、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2.
生态廊道是指连接斑块的带状空间,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可兼顾环生态、景观和人文等层面,极大增强新城的吸引力。本文以南京仙林新城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总结仙林绿地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GIS平台,采用最小路径(LCP)方法,确定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生态廊道网络,并对廊道网络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再结合各片区的具体绿地规划的要求与特点,构建新城绿地多层级、多元功能要求的综合绿地生态网络;最终总结并提出新城绿地生态网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县域绿地的用地界定与特征为研究背景,分析网络结构实现生态能量流动、辐射和交换的机理。提出"生态能级"概念、理论,据此分析县域绿地与县域其他城乡发展用地的时空特征及演变。研究生态能级的空间效应分析评价,将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分为正能级、零能级、负能级三阶和七级分级,提出基于不同生态能级的空间效应特征进行绿地生态网络要素的空间连接、渗透和隔离的原理方法。构建三网:以连通为核心的生境廊道网络、以辐射为核心的风景绿道网络、以承载为核心的生态安全网络,并使三网与县域其他发展用地叠加耦合。力求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以合理的绿地生态网络结构形式和多元共赢的发展方式,实现最大限度的县域绿地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4.
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研究前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阐述了多尺度、多功能、具有综合性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概念及其发展演进,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实践,在此基础上,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城镇绿地生态构建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2:城镇绿地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的初步结果,提出结合中国国情的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实践应着重考虑的前沿性问题,以期为中国的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学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安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HP法和GIS技术,定量分析厦门市自然生态本底,选取重要生态斑块和廊道,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模拟潜在廊道,综合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并提出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AHP法可整合区域生态、经济、人文和社会等资源,全面客观评价现状生态斑块和廊道的重要程度;最小费用路径法可根据生境分布特征科学模拟连通各斑块之间的潜在廊道;2)厦门市西北部的生态基底适宜性、生态源地及廊道重要性、斑块之间有效连通性均高于东北部及中部平原区;岛内斑块面积小且分散,南北部存在断层现象,应适度增加踏脚石和连通廊道;3)结合城市生态发展需求,提出构建"一片、一环、三带、多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结果可为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何华  詹松  夏林霞 《城市建筑》2014,(29):205-206
现代城市正朝着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城市绿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绿化水平,需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本文介绍了景观生态格局和城市绿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对城市绿地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正朝着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城市绿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绿化水平,需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本文介绍了景观生态格局和城市绿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对城市绿地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用地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被大量占用并转化为建设用地,导致生态网络结构不断重塑.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更好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必要对城市生态网络进行结构上的剖析,用于指导城市生态网络的优化.该文以典型城市徐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源地识别、生态廊道构建的方式对其生态网络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展开评价,以把握徐州市主城区生态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为相关城市的生态建设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榛  张凯云  王浩 《中国园林》2022,38(4):56-61
绿地生态网络对维护城市生态结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网络结构与城市发展、扩张及结构演化在时空层面有动态的耦合关系。现阶段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多处于一种静态的构建与优化思路中,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与城市间的动态变化。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通过多期遥感数据,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城市未来发展情景,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期用地分类基础上,对城市动态扩张演变下的绿地空间与其所形成的生态网络进行研究,以期构建适用现在、面向未来的绿地生态网络,将丰富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新思路,并为中国风景园林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对于营建城市生态系统及提高公众福祉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厘清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审美的关键因素,对于健康、稳定的绿地生态景观营造及公众生态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生态审美的概念和内涵,总结符合生态审美的绿地特征,提出符合生态审美的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原则与对策:基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绿地基础条件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将城市绿地划分为生态保育型、生态功能型及生态景观型3类生态绿地,构建生态绿地网络;基于绿地植物群落物种构成、空间布局及绿地功能需求,提出6类自然式植物群落配植模式。旨在为营建高生态效益、高景观质量的绿地景观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鹏  冯国芳 《中外建筑》2013,(11):72-74
由于城市绿地指标(绿地率和人均绿地指标等)受城市边界的主观性和可变性以及城市中绿地空间分布的影响而有重大差异,这些指标不足以衡量城市绿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在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划人员往往根据主观意见、服务半径分析等简单方法确定现状城市绿地分布存在的问题,缺乏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规划研究缺乏数理研究方法的支撑,缺乏理性判断依据。为此,笔者提出利用景观生态学廊道网络指数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规划前期研究和方案对比工作中特点突出,增强了规划方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基于社会-生态功能复合的城市生态源地综合 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绿地为对象,运用GIS、 RS、Invest及景观连接度模型等方法计算指标,采用SPCA确 定指标权重,通过空间加权计算和重分类识别重要源地。结果 表明:1)在424个备选源地中,极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 和极不重要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16.2%、16.1%、25.3%、 23.0%和19.4%;2)共识别极重要、重要源地139个,总面 积18.61km2,平均面积0.134km2,占备选源地总面积的 35.6%,占全区总面积的5.0%;3)区域绿地是重要源地的主 体,其次是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4)在规划实践中,可依托区 域绿地开展绿林农湿多要素复合,提升源地总体规模和服务功 能。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精准识别城市绿地生 态网络重要源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东 《园林》2019,(6):8-13
生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是保障城市生态空间安全的重要措施,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广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进步较大,依托"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树状水系"的自然格局,在市内维育9大重要生态片区,构建"三纵五横多廊"的生态网络体系.同时根据生态廊道的功能作用,划分为区域、市域、绿道三个层次的生态廊道.三个层次的生态廊道互相连通,共同形成立体化的生态网络.建设方面以生态网络的源地斑块、生态廊道等就地保护提升为主,通过征地建设修复关键处的源地和廊道为辅,进而完善全市的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生态 空间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途径。生态要素及廊道概念的界定、 研究对象及研究层级的梳理、生态廊道功能的定位是当前城市 生态廊道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梳理城市生态廊道相关概念演 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新概念——城市生态空间廊道、 城市绿地生态廊道及城市复合生态廊道,阐述概念产生的背 景、内涵和外延层面的差异性及概念衍生的必要性,聚焦概念 辨析、要素明晰、地类衔接、规划对接、管控实施等方面,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市域层面的生态空间规划、功能分区和用 途分类衔接、复合生态空间管控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绿色空间生态概念规划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绿色空间是由园林绿地、城市森林、立体空间绿化、都市农田和绿色廊道等构成的绿色网络系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色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在分析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发展战略.提出以绿色容积率作为生态控制指标,从区域和北京湾两个层次进行绿色空间规划建设.在北京湾内应将城市森林、都市农业、城市园林和绿色廊道统一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发展的分区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路网密度的提升会导致斑块破碎、栖息地减少等现象.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获取1995、2005、2015年的绿色空间数据,运用形态学空间分析等方法明确了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划分出绿地斑块等级,同时针对包含高速公路在内的5种道路类型分别按照100、500、1000、2000m的宽度建立缓冲区,分析出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