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筱祥 《中国园林》2002,18(4):7-12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庆,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那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这种新的专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L.A.)。这个专业在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13世纪的造园术发展而来的。到了19世纪,这种新的专业(L.A)的名称,是由美国Landscape Architects之父,F.L.Olmsted(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当今,(21世纪)这个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大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中国(包括政府,学会,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专业名称译成:“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那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这种新的专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L.A.)。这个专业在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13世纪的造园术发展而来的。到了19世纪,这种新的专业(L.A)的名称,是由美国Landscape Architects之父,F.L.Olmsted(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当今,(21世纪)这个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大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中国(包括政府、学会、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专业名称译成:"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时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那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这种新的专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L A.).这个专业在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13世纪的造园术发展而来的.到了19世纪,这种新的专业(L.A)的名称,是由美国LandscapeArchitects之父,F.L. Olmsted(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当今,(21世纪)这个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大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中国(包括政府、学会、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专业名称译成:"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以宁波天童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0,36(1):134-139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主流类型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皇家园林的气势恢宏、私家园林的精致细腻不同,基于佛教文化背景产生的寺庙园林,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园特色。以宁波天童寺为例,从整体布局、相地风水、植物配置、理景艺术等方面对寺院的"匠心"布局进行分析,从视境、声境、嗅境、味境和触境五境对寺庙园林造园"意境"进行阐述,总结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特征,丰富传统园林文化理论,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以《白居易诗集校注》中的2800余首诗歌为对象,根据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心境,探析其初期咏叹园林、中期隐逸园居到后期中隐园林的园林思想演变.以全唐诗分析系统为辅助,统计分析白居易诗歌中偏好的园林景观要素和园林活动类型,总结其园林思想演变和园林活动对其园林造景中造园要素、造园择址、园林功能规划的影响,以及造园活动中兼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外园林史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使读者清晰地看出园林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白居易诗集校注》中的 2800 余首诗歌为对象,根据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心境,探析其初期咏叹园林、中期隐逸园居到后期中隐园林的园林思想演变。以全唐诗分析系统为辅助,统计分析白居易诗歌中偏好的园林景观要素和园林活动类型,总结其园林思想演变和园林活动对其园林造景中造园要素、造园择址、园林功能规划的影响,以及造园活动中兼有文人情怀、兼济之愿和隐逸之志的园林意趣。通过诗歌探析白居易的园林思想演变与园林造景,以期能够对文人园林的研究具有启发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华侨园林到城市公园--闽南近代园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代西方园林的不断引入,闽南各地修建了一批优秀的华侨园林和城市公园,这些新园林类型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识,并借鉴了西方园林的材料技术与形式美学,对近代中西园林文化交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别从选址营构、园林布局、假山植物等方面对闽南近代两种新园林实例进行分析,探讨中西不同造园要素的多元融合方式,其中的某些创作思路和艺术技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10.
陈昱珊 《风景园林》2017,24(4):122-128
研究了晚明时期王世贞地位、生平、人生经历,分析其个人品性与主观欲求,对比研究了其早年园林作品离薋园和晚年弇山园,通过分析二者在造园初意、建造过程、总体布局、空间序列、细节特点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总结王世贞造园实践的风格特点,探究其与人物生平经历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王世贞作为园主人在园林建造中的地位和贡献,最终归纳这些造园实践所体现出的王世贞园林思想中山水观、建筑观、园林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晚明江南园林开始兴起使用黄石来叠造假山,明末清初以后,黄石被大量运用到造园中,形成了与太湖石分庭抗礼的局面,这是晚明至清初江南造园的转折中一个细微但重要的变化。梳理其兴起的过程和影响,并从多方面来探究这个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除了石材资源与成本的影响外,晚明造园画意原则引导下叠山技法的变革是主要的原因,其背后还有当时社会审美思潮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林“诗、书、画”三位一体,千百年来形成 了自己独有的造园特征,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而流传于 世,山水画的法则更成为造园的范式,造就了中国传统园林之 “美”。从中国文化生成的重要群体——“士”的特征出发, 论述了中国园林在特殊历史境遇的中国独有的山水画影响下, 从山水画到山水园的发展。以史据考证的方法,说明了中国园 林实质为山水园,并在中国山水画影响下生成、演进的历程。 印证了中国园林——山水园实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家园,中 国传统园林与山水画相互促进、印证,形成中国传统园林的无 穷魅力,傲立于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文娟 《山西建筑》2010,36(17):346-347,368
通过对《作庭记》和《园冶》两本不同时期造园专著的分析,对中国造园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前后两个时期——唐宋和明清的造园思想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从建筑与园林关系、理石、理水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进而更清晰地理解"师法自然"这一一脉相承的造园精髓。  相似文献   

16.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变化。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园林的建设力求回应这种变化,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闽南园林,并试图反思造园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造园与养园之关系,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之后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以清同光年间顾文彬所撰《过云楼家书》、《过云楼日记》两书中与怡园营建相关的记录,包括布局、建筑、山水、花木等造园意匠,建成后的园居生活等为研究基础,结合清末相关诗文、图册以及怡园现存遗迹,试图探寻其初创时期的景致,并对顾文彬的造园意匠加以解析。其相关造园手法可对怡园景观的进一步修复和现代园林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对清末苏州地区造园风尚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以清同光年间顾文彬所撰《过云楼家书》、《过云楼日记》两书中与怡园营建相关的记录,包括布局、建筑、山水、花木等造园意匠,建成后的园居生活等为研究基础,结合清末相关诗文、图册以及怡园现存遗迹,试图探寻其初创时期的景致,并对顾文彬的造园意匠加以解析。其相关造园手法可对怡园景观的进一步修复和现代园林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对清末苏州地区造园风尚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冯刚 《中国园林》2012,28(6):72-77
以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自然地域与人文社会等各种因素对于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影响,从知识学的特定视角研究指出,知识活动的取向与活动方式对于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具有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大学知识活动的特点以及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主要特征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时代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开放化与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保持大学校园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比自然更加自然"的造园理念,韩围传统庭院营造出浑然天成的景致.以广州海东京畿园为例,分析其规划布局,通过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比较,总结出韩国传统庭院具有3方面造园特色:崇尚自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前园后庭,具有精巧宜人的空间尺度;质朴实用,彰显独特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