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分析庭院空间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大学校园与庭院空间的渊源关系.介绍了大学校园庭院空间文化建构的意义。提出了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建构的策略,对大学校园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园文化需要漫长岁月的沉淀,但这并不是新建大学校园文化缺失的理由。本文结合大学校园的规划实践,指出通过规划、建筑、景观等物质空间设计,我们也可以赋予新校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空间本身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激进的理城改造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特别关注经济效益而缺乏足够的文化关怀,致使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文化特色遭到很大破坏。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规划的新维度——城市空间文化规划,试图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城市规划体系。同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城市空间文化规划中目标体系的建构,其中宏观层面指在城市整体层面上落实空间文化发展战略,构建城市空间文化的主题和网络;中观层面指在城市次区域或街区层面上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城市空间文化目标体系;微观层面指在地段和空间单元层面上落实具体的空间文化目标,结合具体的空间地段塑造场所精神。城市空间文化规划不等于广义的城市文化规划,其主要任务是将城市文化给予保障与配合;其基本思想是主张建构自觉、明确文化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将文化内涵更明确而有机地带入物质空间对象。在今天,通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城市空间的历史遗产保护已成为共识,但新城空间的品质和新老城空间之间的文化衔接往往被忽视,而启动城市空间的文化规划,可以全面实现城市空间文化的复兴和振兴。  相似文献   

4.
金珊  徐带领 《建筑创作》2020,(6):204-211
基层文化设施作为满足居民日常文化活动需求的主要承载体,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城市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形象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空间建构的视角下,通过量化分析工具,对深圳市街道级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承接上下级文化功能,建立多层级网络化体系、选择高可达性街巷网络、提升知晓度等规划建议。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上对城市空间的文化解读,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探索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探寻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从而对今后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空间再建构     
建筑师Claudio Lazzarini和Carl Pickering在罗马的总部事务所被委任塑造FENDI专卖店新的国际形象。最初的三家FENDI专卖店分别在罗马、伦敦和巴黎。这些商店的设计理念是在既定的空间里创建新的建筑体系而不仅仅是填充空间。这样的理念令设计师想到了简单的直角图形。直角的元素贯穿整个空间,成为了建筑中的建筑。所有的室内空间元素如展架、垂悬体统、桌子等等,都被看作是建筑的元素,在空间中形成一定的比例。这些展架类似长形的雕刻元素,延伸开约有10m,以三维的方式与空间形成完美的呼应。这种重复元素的展架,四层成一组来陈列一个系列的产品。这些展架以长条和窄矩形的形态沿着专卖店的墙体不断延伸。因此这些元素的表面成了展架,同时也划分了专卖店的内部空间。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其经典著作《城市文化》(The Cultures of Cities)中提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并认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城市文化是显示城市灵魂、气质的重要元素,也是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因子。城市文化的建构主要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本期特别策划栏目公共空间特辑,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的是物质层面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对于城市文化的建构有着紧密、深远的影响,除了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之外,还承担着城市居民未来文化生活发生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胡玎  王越 《园林》2020,(1):39-44
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可以提升市民和游客体验城市特色文化的品质。本文在城乡特色文化空间理论框架下,将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的方法总结为三个层次: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地图、建设引导性体验线路、提供专线体验的交通设施和导览服务。同时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文提议以杨浦图书馆新馆和江湾体育场为源空间,绿瓦大楼等为拓展空间,形成特色文化空间地图,并由道路和滨水带组成环形体验线路,旨在为上海杨浦区连接“大上海计划”特色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多以轴线统筹校园整体布局和空间形态,其中岭南大学是美国布扎式规划在中国校园建设中运用的典范,以南北轴线空间最为突出。但在近年的校园更新中,如何诠释和展示校园轴线空间的多元价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档案研究、社会情境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社会变迁的视角,研究轴线空间的演变及其文化建构的特征和动因,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岭南大学校园轴线空间的形式、功能和特征,探讨近代以来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社会价值取向变迁。发现岭南大学校园轴线空间通过节点营造赋予轴线使用、体验和象征意义。影响轴线空间文化建构的主要因素是时任政权、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校园轴线与整体空间关系的理解,完善对校园轴线空间的多元价值认知,并为我国校园建设和管理的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弓彦 《山西建筑》2007,33(13):23-24
从人的视觉感受出发,通过对相关实际案例的研究与分析,针对被看的视觉对象——景,进行视觉分析,探讨视觉分析方法在空间设计组织中的应用,设计出真正以人为本的,满足人的视觉审美要求的优美环境,以达到空间整体路线的通畅性和视觉审美的愉悦性,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敏 《中外建筑》1996,(5):16-17
任何建筑都有其一定空间秩序,公共建筑多功能共生的特点决定着在进行内部空间的组织时,必须首先确定内部功能主从与协同关系,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空间序列的主从与导向,合理组织空间,使各使用功能在空间组织上更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建筑创作》2010,(5):140-141
<正>建筑作为一种建造的技艺,存在于从传统建构向未来建筑的转化中。中国传统的架构体系与西方古典的砌筑文化作为两条经典路线,在其发展中不断交叉和跨界,这种交融的思想也影响甚至重构了密斯·凡·德罗和约恩·伍重的"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产生大量的新城市空间实例,对城市环境和公共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本文介绍上海新城市空间的发展,包括背景分析、新城市空间主要类型及特点,并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城市空间典型实例深入评析。本文的目的在于:首先,努力寻找通向人性化公共空间之路;其次,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于新城市空间领域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以来,上海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产生大量的新城市空间实例,对城市环境和公共生活带来极大影响。通过介绍上海新城市空间的发展,包括背景分析、新城市空间主要类型及特点,并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城市空间典型实例深入评析。  相似文献   

15.
黄晶 《山西建筑》2009,35(4):24-25
阐述了建构的发展和定义,从建构理论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建构和细部的文化性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建构理论本身是具有开放性的,寻求自身的建构文化,建立自己的建构理论是中国建构理论的沧桑正道。  相似文献   

16.
李锐  王剑 《重庆建筑》2008,(4):46-48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形象特征,拥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多元化的生活特征。本文以重庆街巷空间中特有的"篷"现象,作为城市空间的解读要素,从物质空间、人文精神、社会网络三个层面解读,以期通过对"篷"作为山地城市特殊的空间现象的研究,达成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的多元生活空间形态建构,找寻对于城市特色空间形态的表征与情感。  相似文献   

17.
王文胜  张勇 《建筑学报》2005,(11):21-23
文章简要介绍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新校区规划设计的总体构思和主要特点;强调尊重基地特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建构地域性、开放性、网络化、多元化的特色校园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8日上午10时02分,浙江省兰溪市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云山街道云山小区7栋3单元3楼有一老人摔倒被困屋内。接到报警后,大队立即出动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救援。到场后,指挥员立刻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得知被困老人张奶奶是一名独居老人,今年已85岁高龄,不知什么原因摔倒在屋内无法起身,又因大门被反锁,不能自行开门,只好连忙呼喊救命,小区邻居在听到呼救声后报警求助。为尽快救出老人,消防官兵、民警在门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准格尔旗煤作为炭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城市建设中突出了以煤炭资源延伸的产业布局特征,但随着人居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宜居城市的目标和诉求愈加强烈。准格尔大路新区的发展一方面要承接城市空间的功能性拓展,同时必须承载脆弱生态环境区的生态安全功能和环境品质提升功能。本文通过对准格尔旗城市发展所面临生态修复、功能拓展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需求和问题分析,研究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空间拓展和文化生态旅游空间建构,通过分析准格尔旗当地的生态本底、文化积淀及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以发展诉求为导向,提出基于生态空间、文化特色及旅游产业空间优化整合的空间规划和建设发展思路,从城市空间建构的视角透视基于城市产业发展的空间转型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栏“上海建筑”所登文章,选自本刊编辑部在上海地区发起的“上海建筑十年(1979—1989)反思”征文活动的应征论文,旨在促进反思上海建筑的同时,推动我国当代建筑创作以更稳健的步伐跨入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