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宁楠园是陈从周先生造园的代表之作。梳理了陈从周先生设计建造楠园的过程梗概,调查了楠园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探明了楠园设计之初的基地环境与场地特点,分析了陈先生在相地过程中对环境与场地的回应;进而阐述了楠园在总体结构、空间布局及景观构成等方面的特点,论述了对景、层次、对比等手法以及陈先生造园理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在陈从周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阐述云南安宁陈从周园林文化纪念馆的项目背景和设计构思,以纪念和缅怀陈先生的园林思想和治学成就。该园馆设计以"梓室"为源展开,在性质和空间上与相邻的楠园实施分离,纪念馆格局为集中式,主要功能为园林文化展示与学习研讨等。设计构思受陈先生"以情悟景""以情看物""诗情画意"等园林思想启发,通过中国风景园林的诗、画、园三位一体的感受方式,诠释中国园林诗、画、园三位一体耦合同构的深层意蕴,以期借助纪念馆这一载体,纪念陈先生的园林思想,弘扬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主编心语     
王绍增 《中国园林》2010,26(4):I0002-I0002
<正>2010年3月恰逢陈从周先生仙逝10周年。感谢同济大学为本刊组织了一组纪念文章。对于中国园林美学来说,陈先生无疑是一座高峰。我觉得从周先生对中国园林的感情,似乎比计成更胜一筹。计成毫不隐讳其造园乃为求生的窘境,而陈先生则不计得失地醉心于园林。也许,对园林是"爱"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说园》是我国古建筑、古园林学家陈从周的代表作。此书以实例论证并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融入了陈从周的独到见解与看法,对当代园林景观与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和范本,行文生动,深入浅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该文以《说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陈从周的造园思想理论和实践,理解陈从周的造园思想理念,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构成要素、艺术美学等普适性特征和造园原则。  相似文献   

5.
“勾勒”一词源出中国画技法传统术语,通常用于工笔花鸟画。陈从周先生在其所著《续说园》篇中,借用“勾勒”技法于园林造景颇有见地,他说:“景之显在于‘勾勒’。最近应常州之约,共商红梅阁园之布局。我认为园既名红梅阁,当以红梅出之,奈数顷之地遍植红梅,名为梅圃可矣,称园林则不当,且非朝夕所能得之者。我建议园贯以廊,廊外参差植梅,疏影横斜,人行其间,暗香随衣,不以红梅名园,而游者自得梅矣。其景物之妙,在于以廊“勾勒”,处处成图,所谓少可以胜多,小可以见大。陈先生“勾勒”之说,值得引起造园家的注意,本文想对此作一点浅陋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讣告     
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陈从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3月15日不幸逝世,享年82岁。陈从周先生终生从事古建筑、古园林的考察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苏州园林、》《扬州园林》、《说园》、《园林谈丛》、《书带集》、《帘青集》、《山湖处处》、《世缘集》、《随宜集》、《中国民居》、《中国名园》等20余部著作,并直接参与负责修复了上海豫园东部、云南楠园、如皋水绘园、宁波天一阁等,为我国古建筑、古园林的研究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讣告  相似文献   

7.
陈从周先生《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诗情画意的理想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具体方法上,强调"小中见大""动观静观""借景对景"三个法则,并以此贯穿全书。这三个法则是对中国造园理论的重要发展,是造园的重要方法,也是园林认知、鉴赏的基本观点。文章分析了三个法则的主要内容,并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二者在空间认知上的异同。最后结合笔者在住区设计中的实践,提出《说园》三法对当下实践的启示作用,以此寻求传统园林文化的当代呈现。  相似文献   

8.
明末文人造园家米万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万钟是晚明著名的书法家、绘画家、造园家。本文力图从米万钟的文人修为入手,分析其书法、绘画中所表达的感情、性格、爱好,提炼出与文人园有关的元素、情绪。并以这些诗词图赋作为研究史料,对其三座私园的历史变迁、景点布局、园林特色与园林活动等方面进行解读,并总结分析米万钟的造园特点与园林思想。米万钟的私园是其进行文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其文人修为成为其营造园林的指导思想,米万钟的造园活动正是古代文人营造文人园的典范,其造园思想也为古代文化遗产涂抹了重要一笔。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基于对史料的发掘和大量当事人访谈,以期对解放以来豫园的修复过程加以回顾;初步梳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豫园修复的过程,研究其中陈从周先生的造园思想与保护理念、实践意义和学术贡献。并进一步针对传统园林修复史研究方法与园林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己有园是明代荆楚地区的名园,其设计营造呈现出较为鲜明的明代荆湖地造园特征。立足鲁铎遗集《鲁文恪公文集》及相关历史文献,对己有园进行平面复原,可以还原这座历史名园的盛时面貌。在此基础上从布局构成、造园手法、山水植物等方面对其造园特征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己有园选址临台面水,环池置景;布局自然疏朗,借地势造洞,因借东湖诸景;建筑质朴,追求静而野的池中山林;嘉树果蔬,体现楚人高风峻节的风骨。  相似文献   

11.
张英杰  吴雪飞 《华中建筑》2008,26(4):181-185
地形处理在整个造园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的风景效果。该文以中国园林中颇具特色的园中园为例,对其地形处理手法进行剖析,归纳总结而得出对现代园林中地形处理手法上的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古徽州传统私家园林为例,结合园记文献,归纳探析传统乡村园林的植景营造意匠。首先,结合古徽州园林的发展历程,选取15座较为代表性的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以园记为主,对园林中主要植物种类进行考证;其次,对植物种植方式和植景类型展开论述,包括“桑竹成林,桃梅隐境”的林景意向,“方草连天,心目具豁”的田景意向,“翠粲布写,余鱼同嬉”的沼景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乡村园林由画境、声境和心境构成的植景意境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比较日本枯山水园与极少主义园林外在的相似性和差异,并探索其本质。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家园—花园城市和花园住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园城市”运动已有百年历史,它在中国产生了影响,高楼林立的深圳获得“花园城市”称号,说明花园城市具有多种模式。让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有一个私家花园,仍然是新世纪家园追求的目标,中国地少人多,Town house具有比较省地、安全、独户独院等优点,适合在中国城郊兴建。  相似文献   

15.
刘晓辉 《城市建筑》2014,(24):137-137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中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节约型园林也成为了目前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依据与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文园在承德避暑山庄内东南隅,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风格仿照苏州狮子林,并借鉴北京圆明园内长春园狮子林设计而建。文园艺术特色系以水面、山石、建筑、林木四大素材为造园主体,其中更突出水面部分的比重,形成一条水上游览线,使其成为一座以自然水景为主的园林。  相似文献   

17.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2,18(1):61-64
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进行了造园环境、园林历史、园林类型、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和园林游览等6个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中日古典园林在6个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动物作为园林中最活跃的要素,较之建筑、林泉、山石、花木更具灵性,在近现代园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园林动物蕴涵的思想、艺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园林中的弘扬。园林与动物是天作之合,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园林生态平衡的体现。在追求人类生态平衡,重归自然的背景下探索园林、城市生态环境与动物共生共荣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钟 《华中建筑》2006,24(2):129-131
中国体现在古典园林方面因地制宜、以小见大、情景交融等经典的造园手法值得我们传承下来并有所运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园林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一座园林的基本格调虽然是由它的布局、造型和内涵所决定的,但其景观的形成、空间的组织、气氛的烘托乃至意境的体现均离不开园林小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