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天人合一"探究中国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家华 《包装工程》2006,27(1):170-172
从中国的传统意象图形符号入手,来研究包装设计对这些意象符号应用的象征意义.从这些图形的应用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东方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例如"方、圆、葫芦形、方碑形、象形文字、书法文字"等图形元素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大多传统化包装设计的构图、造型、图形元素的应用,深受"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从图形符号的角度来研究家具设计.结合宗教、礼、民俗等方面来分析家具图形符号隐喻的基础、内涵.进而分析了家具利用图形隐喻特征进行设计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家具图形的隐喻基础必须是设计者对中国文化以及生活的感知.图形符号隐喻性的合理运用,为中国文化的传达,为中国家具走向世界提供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杨晓金 《包装工程》2007,28(6):165-166,176
从现代"图形创意"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进行了新的审视,对其由内在观念到外在形式语言进行了艺术发生学上的分析,以期这种宝贵的传统艺术资源对中国现代本土化的视觉设计有更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图形创意中"元素的替代"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夏丽萍 《包装工程》2006,27(3):215-217,225
在研究<图形创意>的基础上,结合创意图形案例,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了"元素的替代"的概念,同时指出它是图形创意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并论述了这种创意方法的优势及通过大量实例来论证"元素的替代"的方法在图形创意中是如何进行运用的.  相似文献   

5.
刘智勇  张懿隆 《包装工程》2017,38(2):184-187
目的研究云南大理喜州白族图形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寻求多元创新契合点。方法运用系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论述图形视觉元素的内涵再创造,使大理喜州白族的传统图形图案元素从本原设计的局限性中脱颖而出。结论设计了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和受众需求,又能凸显民族传统文化面貌的产品,成为白族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相似文献   

6.
李小红 《包装工程》2007,28(4):165-166
汉字是由甲骨文和金文等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表意符号,其特点是图形和词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汉字字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形、声、意"兼备的图形特征.现代标志设计不断向个性化和象征化趋势发展,这使具有多重视觉信息的汉字图形标志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马敏  李少博 《包装工程》2019,40(24):326-331
目的探析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特征及内在意蕴。蒙古族马烙印图形高度概括的形态是概念形态表象化的结果,是形与意的结合,反映了蒙古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探索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特征不仅可以使其得到传承与发展,还可以向民众传播蒙古族传统文化。方法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收集蒙古族马烙印图形,并运用归纳法对其形态种类、形态构成及传承性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其内在构成规律与吉祥寓意,从而使民众对蒙古族马烙印图形有新的认识。结论蒙古族马烙印图形丰富的种类与独特的构成形态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征,而且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传承性特征,其造型凝练、意蕴深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饱含了蒙古族对马群增产、财产守护、幸福安康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8.
传统图形是我国古代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通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和人们生活的始终.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和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及石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记载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与装饰图形密切相连,这些图形的发源、演变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时代,图形的题材,表现方式和审美特征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何玉莲  章宏泽 《包装工程》2020,41(8):246-252
目的将环境图形作为物质和精神相融合的新型城市文本,创意性地介入城市更新,让艺术潜入城市日常生活,激活城市遗存的文化和历史魅力。方法在分析城市更新诉求的基础上,围绕环境图形设计的四大主导要素:用户特征、环境协调、系统功能、体验互动,阐释环境图形如何在特定的城市历史语境下以独特的艺术创意形式介入城市更新,实现城市信息的可视化,构建城市精神和文化特性,促成城市的新旧融合,平衡功能与审美,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升民众审美体验和情感认同。结论在城市更新中,环境图形体系以其指示性、图形性、象征性、隐喻性等特征,以艺术化的方式重塑城市历史遗存和文化活力,实现了图形信息的跨平台运行,充分发挥了系统功效,形成了城市空间的别样景观,为民众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环境体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图形创意"的两点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一段时期,在一些杂志或刊物媒体上曾见到谈论"图形创意"的文章,谈论关于图形创意的方法或思路.本人在此借本刊一块宝地,也来谈谈对"图形创意"的两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包装工程》2017,38(12):69-72
目的归纳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情感基因,发掘中国民间美术情感设计规律;分析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建构方法和应用原则,力图创新包装设计方法。方法从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诉求出发,从中提取重要的、关键的情感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以传统情感因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为基点,探索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结果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植入现代包装设计体系,从而创新包装设计方法、促进包装设计向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结论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找到了民间美术蕴涵的情感与现代人的情感诉求的链接点,以及转化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用户体验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千  游茜  宋莎莎 《包装工程》2017,38(14):106-109
目的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探讨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阐述用户体验理念在产品设计创新中的优势,结合新中式家具产生的时代背景,分别从感官用户体验、交互用户体验、情感用户体验3个方面,分析用户体验对新中式家具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提出新中式家具基于用户体验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结论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既需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又要满足现代人的具体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反应时代的特征。从感官、交互、情感等多个方面不断创新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碳生活”方式的绿色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余烈  苏欣 《包装工程》2013,34(12):87-90
通过分析“低碳”生活方式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阐述绿色设计的转变。从“回收”到“再生”到“减量”,“低碳”的理念促使人们从源头处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费的生活习惯,代之以适度消费并转向更为精良的产品和倡导人性化的非物质设计理念。提出传统生活方式中的能量互构、循环开放以及现代设计中用情感延长物品生命周期等设计意识,可以赋予绿色设计与时俱进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现代设计语境下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价值再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褚海峰 《包装工程》2011,32(14):5-7,11
分析了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形态结构,以及寓意性和情感性,并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实例,论述了传统图案与现代艺术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了传统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提出了图案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示化语言符号,以及运用传统图案独特的形态结构、寓意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创意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纪向宏  柳絮 《包装工程》2020,40(22):287-291
目的 挖掘蔚县剪纸的艺术价值,探索蔚县剪纸与包装设计的关系,分析并总结包装设计对剪纸艺术的应用原则,以及民族化包装与民间美术的内在联系,为中国传统文化赋能,为中国包装设计发展探寻可行性思路。方法 在归纳与分析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内化思想、指导实践、分析受众等途径,合理运用专业的方案、方法对蔚县剪纸进行视觉处理和再创,列举蔚县剪纸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其平面化、表意性、装饰性对现代包装设计未来发展的影响与指导意义。结论 蔚县剪纸艺术源于民间,是老百姓在生活中的情感输出,蕴含着民族文化精神与精髓,滋养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它与包装设计的互融互生,将唤醒蔚县剪纸艺术在民间文化中的回溯,同时为现代设计思维注入理论依据,激活多态共生,丰富包装设计的形式与内涵。  相似文献   

16.
刘辛夷  刘小雪  王学刚 《包装工程》2012,33(10):140-142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几种常见运用方法,指出传统装饰艺术需要时尚化的再创造。结合列举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全新运用手法,提出将传统装饰艺术之精髓同现代空间装饰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之上,进而论证出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传统不再是古老和过去的代名词,而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创造出符合现代人情感和物质需求的时尚空间,进一步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魏娜  李娟 《包装工程》2021,42(10):279-281, 285
目的 探索创新理念影响下的现代中式家具设计路径.方法 以当前家具市场上的照搬传统和盲目西化两大现象为出发点,结合两者的弊端引出中国风格家具的创新趋势,并结合传统中式家具的造型、装饰等特点及其民族性、艺术性的表达,分析对其进行现代化创新的重要价值,接着从理念、情感、文化、工艺等细节探讨现代中式家具创新设计发展方向,最后从深度审视传统文化、积极借鉴西方经验、满足受众的功能需求和追求极简的设计方式等方面就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路径进行总结和探讨.结论 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主张提取明清家具的精髓,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实现形式、功能与情感的升级,同时强调中式家具与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相适应,创造出了更具时代感的新中式家具风格,促进了家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原研哉平面设计中的哲学理念及对现代生活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侠 《包装工程》2016,37(18):194-197
目的适当给生活留点白,运用纯粹的生活态度,倡导设计者回到内心最初萌芽的地方,探寻设计本身最单纯的心灵吸引力。方法首先讨论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中的"有"、"无"哲学,接着通过设计作品的解读分析其设计理念中的"空"与"白",最后指出原研哉设计理念对现代适度生活的影响意义,进而提出对现代适度生活所影响下的设计感悟。结论设计师要运用最简单的表现手法展现事物所可能蕴含的丰富情感,使得设计简约而不简单。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标志设计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李辉 《包装工程》2011,32(10):82-84
以标志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和信息传播作用为出发点,分析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标志设计寻求中国现代风格的发展态势,论述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样式的怀古和沿袭,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汲取民族艺术精华,并对其合理创新,才是构建现代标志设计体系民族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绿色设计诗意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涛频 《包装工程》2012,33(14):111-114
以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是诗意的生活为启示,反思"过度设计"和"过度消费"对地球和人类带来的灾难,提出了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的焦点,从自然、情感、和谐几个方面来探讨绿色设计的内涵和本质,呼唤人们对诗意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