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探讨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分析小鼠灌喂益生菌后肠道内各种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将小鼠分成4组,日食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瑞士乳杆菌灌喂组和大肠杆菌灌喂组,连续灌喂15d,采集小鼠粪便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不同组别的小鼠肠道菌群作平板计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灌喂组与日食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其肠道中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肠杆菌类、大肠杆菌类差异极显著(p〈O.01),肠球菌类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杆菌灌喂组其肠道中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肠杆菌类、大肠杆菌类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肠球菌类的分析结果显示变化差异不显著。研究证实了瑞士乳杆菌能够促进小鼠肠道内有益菌的显著增殖,而对肠道内过路菌和可疑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灌喂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乳铁蛋白是否能够调节Dex模型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40只SPF级C57BL/6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造模组(30只),经过4周模型构建,将造模组随机分成DEX组(模型组,10只)、LF组(乳铁组,10只)和LF+WP组(乳铁+乳清组,10只),通过乳铁和乳清连续干预3周后采集样品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乳铁蛋白能改变Dex模型小鼠肠道菌群,与DEX组相比,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颤螺旋菌目(Oscillospirales)、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升高;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以及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相对丰度下降。结论:大剂量乳铁蛋白能够改变Dex小鼠肠道微生物结构。  相似文献   

3.
完整的肠道屏障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先行和必要条件。乳铁蛋白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推崇。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乳铁蛋白通过修复肠黏膜、调节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等来维持肠道稳态。该研究主要对乳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乳铁蛋白对肠屏障的作用以及乳铁蛋白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以牛乳清乳铁蛋白(bovine whey lactoferrin,LFW)、牛初乳乳铁蛋白(bovine colostrum lactoferrin, LFC)、人乳铁蛋白(human lactoferrin,LFH)、牛乳铁蛋白素(bovine lactoferricin,LfcinB)和人乳铁蛋白 素(human lactoferricin,LfcinH)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来源乳铁蛋白 (lactoferrin,LF)及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作用效果的差异性。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来源的LF与 Lfcin作用小鼠脾淋巴细胞24、48、72 h后,及其与丝裂原共同作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 示:LF与Lfcin均在48 h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效果最好,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促进效果随质量浓度升 高而加强;LF与Lfcin均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提高刀豆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脂多糖诱导的B淋巴细胞 的增殖。结果表明:两种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LFB)及LfcinB可替代LFH应用于婴幼儿配方产品中以提 高婴幼儿免疫能力,LFB推荐添加质量浓度为0.50~2.00 mg/mL,Lfcin推荐添加质量浓度为75~125 μg/mL。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失调菌群微生态的影响。选用昆明雌性小鼠建立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灌服植物乳杆菌菌液(109CFU/mL)5d,分离提取小鼠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DNA,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调节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PCR-DGGE图谱显示,随着植物乳杆菌饲喂时间的延长,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演替过程。植物乳杆菌灌胃第4d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指数(18)与多样性指数(2.75)与正常小鼠基本一致,DGGE图谱的测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选择性地增加有益菌如Bacteroides stercoris、Bacteroides uniformis strain等的量;抑制致病菌如Clostridium clostridioforme、Pseudomonas stutzeri等的生长。说明植物乳杆菌对头孢地尼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建立PCR-DGGE法监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乳铁蛋白(LF)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方法:选取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组,正常饮食)、模型组(M组,高脂饲料+饮纯水)、乳铁蛋白治疗组(Y2组,高脂饲料+饮2%乳铁蛋白水),连续喂养12周。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在第12周取附睾周围腹腔脂肪组织,测定内脏脂肪率。使用商业酶分析试剂盒测血糖、血脂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胰岛素水平,16S rRNA测序法检测小鼠的肠道菌群,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乳铁蛋白干预12周后,Y2组小鼠相比于M组小鼠内脏脂肪率下降31.05%,血糖(5.92 mmol/L)、胰岛素(19.60 mmol/L)、总胆固醇(3.17 mmol/L)、甘油三酯(0.28 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84 mmol/L)与M组相比均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88 mmol/L)与M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乳铁蛋白干预降低了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比值,增加了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颤螺旋菌、大肠埃希菌、脱铁杆菌的相对丰度,调节了短链脂肪酸的代谢异常,控制了脂肪的积累。结论:乳铁蛋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来调控脂肪积累,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为在生产中抑制原料辣椒中的有害微生物,对提高辣椒加工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GB4789.2-2003、GB4789.15-2003方法分别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计数,对分离纯化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辣椒表面的细菌和酵母菌数量最高,均超过107cfu/g,细菌和酵母菌是优势菌,霉菌数量相对较少.鉴定出辣椒表面细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多为乳酸菌,以乳杆菌为主,也分离到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添加乳铁蛋白延长巴氏奶贮存时间进行了研究。乳铁蛋白是从牛初乳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感染作用,同时还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因此,将乳铁蛋白添加到巴氏奶中,不仅可以增强其抗菌能力,延长保质期,同时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在不同温度下(恒温37℃、常温23℃、冷藏4℃),在巴氏奶中添加不同浓度(0.025、0.05、0.1mg/ml)的乳铁蛋白,通过对巴氏奶添加乳铁蛋白和不添加乳铁蛋白在不同温度贮存时微生物的变化的比较,观察其微生物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乳铁蛋白具有延长巴氏消毒奶保藏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刺激以构建SD大鼠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大鼠结肠粪便肠道菌群α-多样性、物种差异性分布、KEGG信号通路相关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F有助于缓解DSS刺激所引起的α-多样性降低和优势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例失调;与DSS组相比,高剂量LF提高了患IBD大鼠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12% vs. 40%)、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17% vs. 27%)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拟杆菌科(Bacteroides)(28% vs. 8%)、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13% vs. 6%)等菌群的相对丰度。KEGG信号通路OTU丰度分析表明,LF的摄入降低了患IBD大鼠菌群中与癌症、感染性疾病等人类疾病、免疫系统和细胞及遗传相关信号通路的OTU丰度,并降低了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综上,LF的摄入对患IBD大鼠结肠微生态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可使其肠道菌群的组成更接近于健康大鼠,且有降低其他伴随性疾病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将高温大曲中的微生物类群,分曲皮、曲心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培养计数。发现细菌最多,霉菌次之,酵母和放线菌很少,曲皮中细菌明显高于曲心,曲皮的细菌数在45-55℃时达到高峰,而曲心细菌则在37℃最多。讨论了该区系构成的形成原因和对发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苦荞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苦荞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苦荞粉,35d后考察其对小鼠结肠中大肠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的影响;并取小鼠空肠组织,研究苦荞粉对小鼠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苦荞粉的灌胃剂量大于3.250g/(kg.d)时,小鼠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同时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下降(P<0.05)。灌胃苦荞粉改变了小鼠空肠组织结构形态。研究证实苦荞粉可以作为益生元。  相似文献   

12.
研究黑米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24只昆明(KM)小鼠随机分成4个组:组1(饲喂基础饲料)、组2(饲喂30%黑米和70%基础饲料的混合饲料)、组3(饲喂60%黑米和40%基础饲料的混合饲料)、组4(饲喂90%黑米和10%基础饲料的混合饲料)。第6周收集小鼠粪便测定粪便含水率,第42天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结果表明,与组1小鼠相比,摄入黑米后,试验组小鼠结肠双歧杆菌数和乳酸杆菌数显著上升(P<0.05),组2最高,其次是组3和组4;肠杆菌科数显著下降(P<0.05),组2最低,组4次之;组2和组4肠球菌数显著低于组1(P<0.05)。试验组小鼠的血清HDL-C和HDL-C/TC都显著高于组1(P<0.05),组4的HDL-C最高,组2的HDL-C/TC最高。表明摄入全谷黑米可以提高小鼠肠道益生菌数量,全谷黑米对肠道具有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免疫乳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种人肠道病原茵作为抗原对乳牛进行免疫,制得的免疫乳中乳抗体的凝集价为非免疫乳的64倍。以免疫乳作为原料制备的免疫乳粉具有调节肠道茵群的作用。结果表明免疫乳粉较普通乳粉可显著增加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茵和乳杆茵的数量以及肠道中乳酸和已酸的含量,同时可显著降低小鼠肠道中肠球茵、大肠杆茵及产气荚膜梭茵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357-359
通过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研究大豆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大豆低聚糖,观察其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变化。受试人群每日服用10mL大豆低聚糖,同样观察以上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大豆低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在生产中抑制原料辣椒中的有害微生物,对提高辣椒加工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GB4789.2-2003、GB4789.15-2003方法分别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计数,对分离纯化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辣椒表面的细菌和酵母菌数量最高,均超过107cfu/g,细菌和酵母菌是优势菌,霉菌数量相对较少。鉴定出辣椒表面细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多为乳酸菌,以乳杆菌为主,也分离到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六堡茶水提物对番泻叶诱导的小鼠腹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六堡茶水提物对小鼠进行20 d的腹泻预防灌胃,从第16 d开始同时给予小鼠番泻叶煎剂诱导小鼠腹泻模型;试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小鼠行为状态、体重、腹泻率及腹泻指数,检测盲肠内容物pH值及氨态氮含量、粪便肠道菌群数量,分析空肠绒毛形态结构。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显著减轻(P<0.05)、稀便率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上升(P<0.01),说明番泻叶诱导小鼠腹泻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六堡茶防治组特别是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了稀便率和腹泻指数(P<0.05),降低了小鼠盲肠内容物pH值及氨态氮含量(P<0.05),增加了小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并减少肠球菌数量(P<0.05),提升了小鼠空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值, P<0.05)。结论 六堡茶对小鼠腹泻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其止泻作用可能与改善肠道内环境及修复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将雄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CS03-001菌粉低(1 g/(kg bw·d))、中(2 g/(kg bw·d))、高(4 g/(kg bw·d))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后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考察植物乳杆菌HCS03-001对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的影响。此外,将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及植物乳杆菌HCS03-001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分别采集小鼠灌胃0 d和14 d的新鲜粪便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考察小鼠肠道内菌群的变化情况,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HCS03-001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中、高剂量可显著提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植物乳杆菌HCS03-001高剂量可降低产气荚膜梭菌(P<0.05)、肠球菌(P<0.05)、肠杆菌(P>0.05)的活菌数,同时促进乳杆菌数的增殖(P<0.05)。说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具有改善小鼠便秘、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黄酒对小鼠通便功能作用及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体质量、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粪便质量实验结 果表明,高剂量黄酒能够延缓小鼠体质量增长,黄酒未能显著促进便秘小鼠肠道蠕动、缩短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未能显著增加便秘小 鼠粪便质量。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在物种丰富度上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剂量黄酒能够上调 Akkermansia muciniphila、乳杆菌的比例;下调拟杆菌(Bacteroides)、肠球菌(Enterococcus)、梭菌(Clostridium)和变形杆菌(Proteus)的 比例。 在实验剂量下,未见黄酒具有明显的通便功能作用,黄酒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根菇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分泌型Ig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根菇多糖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 A)的影响,选取18~22g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和SIg A的检测。利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60只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多糖组(75mg/kg·bw)、中剂量多糖组(150mg/kg·bw)和高剂量多糖组(300mg/kg·bw)。灌胃14d后分别进行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检测和肠黏膜SIg A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均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SIg A减少以及大肠杆菌、肠球菌增多的现象;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多糖组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长根菇多糖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肠道菌群具有调整作用并能提高肠黏膜SIg A含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豆豉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细菌16S rDNA基因PCR扩增、测序分析,并将分离所得细菌进行小鼠灌胃实验。结果显示,豆豉中的主要分离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类肠膜魏斯氏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发酵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并且,各菌对小鼠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EA)、尿素氮(BUN)、尿酸(UA)、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无影响。然而,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DC02能极显著性地降低小鼠血糖(GLU)水平,该菌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潜在菌株。活菌计数结果表明,除表皮葡萄菌以外,豆豉中分离所得其它细菌均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见,豆豉中分离所得主要细菌对正常机体安全、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