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察了海藻酸钠法制备缬氨酸转氨酶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条件,以及该固定化细胞的操作稳定性。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细胞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0g/L、交联剂戊二醛浓度1.5%(V/V)、菌体负载量40g/L、固定化时间4h。该固定化细胞连续使用10次,底物平均转化率为15.48%,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邵友元  谭圣君  邓冰  李卫 《食品科技》2006,31(8):157-159
通过从猪肾中提取氨基酰化酶Ⅰ,对DL-蛋氨酸进行拆分实验研究。讨论了影响DL-蛋氨酸拆分制备L-蛋氨酸的酶促反应速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如温度、pH、缓冲体系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结果表明反应最适条件为:N-乙酰-DL-蛋氨酸的浓度为0.2mol/L,酶用量700U/mmol底物,温度37℃,pH7.0,反应时间0.5h。缓冲体系中的离子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Co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选育出的L-缬氨酸高产菌XH-378(Brevibacterium flavum,Leu^-+a-AB′+AHV′)的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玉米浆和生物素的最适用量分别为15%、0.8%和20mg/100mL,32℃发酵培养72小时,L-缬氨酸积累可达58g/L。  相似文献   

4.
DL-氨基酸的氨基酰化酶的拆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DL-氨基酸进行乙酰化生成DL-N-乙酰氨基酸,再利用α-氨基乙酰化酶只对L型氨基酸有水解作用,而对D-型没有水解作用,反应物中的D-型可用化学方法消旋成DL-型继续拆分。  相似文献   

5.
全文介绍了缬氨酸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及有关进展情况。对现工业化运行的主要缬氨酸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缬氨酸发酵过程中,生物素、硫胺素及玉米浆的一些成分是菌体生长及代谢所必须的生长因子,其用量直接影响缬氨酸的产量。本试验通过正交方案,选择合适的生长因子用量,有效地提高了缬氨酸的产量,摇瓶产酸水平50g/L,应用于5m^3罐生产亦取得明显效果,产酸可达40g/L。  相似文献   

7.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蛋白质中γ-谷氨酰胺残基与带有伯氨的糖共价结合,从而改善蛋白的功能特性,减少美拉德反应中副产物的形成。综述了谷氨酰胺转氨酶酶促糖基化的反应机理、作用形式及其产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蛋白质糖基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L-缬氨酸的应用和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缬氨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国内大多数菌株的产酸水平不高,选育新的高产菌种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综述了L-缬氨酸的应用方向以及根据L-缬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节机制,利用代谢调控理论,重点阐述了L-缬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及目前国内外L-缬氨酸育种的最新进展,为缬氨酸发酵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L-缬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是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领域.由于其含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市场需求较大,使得L-缬氨酸的生产备受关注.代谢工程有着理性思维的设计,在氨基酸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阐述了L-缬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其代谢调控,综述了L-缬氨酸合成的代谢工程研究现状,并对利用代谢工程原理进行L-缬氨酸生产菌的理性设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XQ5122,得到突变株V3-36<Leu ̄1、α-AB ̄r、AHV ̄r),在10%葡萄糖培养基中可积累2.3%L-缬氨酸。以亚硝基胍(NTG)诱变V4-153,得到一株突变株(Leu ̄1、α-AB ̄r、AHV ̄r、2-TA ̄r),再进行单菌落分离,得到突变株ZQ-2,能在培养基中积累L-缬氨酸4.2%~4.5%,最高达5.57%.  相似文献   

11.
石海英  寇春荣 《酿酒》2001,28(4):86-87
不同的制麦工艺会导致麦汁中缬氨酸的量不同,而麦汁中缬氨酸含量高低会对啤酒发酵过程及代谢产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催化手性拆分是制备光学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酶法拆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反应溶剂,底物结构,酶的预处理,添加助剂等对酶催化活性及立体选择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相关的手性拆分的调控策略。论述了合理利用或调整上述相关因素可有效提高酶促拆分选择性及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手性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在制药、农业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化学合成法为起始,综述了生物法在手性氨基酸生产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化学-生物酶法在制备手性氨基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进行改性实验,研究了添加TG酶对萃取、酸沉和中和等生产过程的影响;根据改性后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变化,确定了最佳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当TG酶添加量为0.22%时,萃取提取率降低1.2%,酸沉损失率降低13%,大豆分离蛋白的回收率由70.2%提高到75.3%,凝胶硬度提高25.1%,弹性提高12.3%,咀嚼性提高41.1%。  相似文献   

15.
农药的使用作为农业粮食作物增产增收、抵御病虫害的重要手段被大家所熟知。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愈发严重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绿色农业成为了议论焦点。手性农药因其对映异构体在环境中的分解转化和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差异而被广泛研究,相同药效单一异构体手性农药往往比外消旋体的用量少数倍。此外,手性农药对于大部分生物都有对映体选择性,这就导致减少不利异构体的使用可以降低生物的胚胎致畸、激素紊乱的概率。常见农药中至少有40%具有手性结构,而市售的手性农药仅有7%以单一异构体形式售卖。所以,如何精确、高效的将手性农药用于农业生产并进行农残检测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对手性农药的危害与识别机制以及近年来用于分离与检测手性农药的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CSPs)的发展近况、结构分类、检测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基于手性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普洱茶生茶和熟茶中3种手性农药(三唑酮、苯霜灵、丙环唑)对映体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amin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NH2)和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混合吸附剂净化,经手性色谱柱Chiralpak-IG拆分,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 3种农药外消旋体在0.005~1.0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为0.005~0.01 mg/kg。在3种手性农药单个对映体含量为0.1、0.01、0.0025 m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0.1%~110.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为1.2%~13.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灵敏,可以满足普洱茶中3种手性农药对映体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attaching a hydrophobic amino acid residue, valine, to the ?-amino groups (lysine residues)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o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were assessed. The valyl groups were attached using an N-carboxyvaline anhydride derivative. The valine content of BSA was increased from 27 mol mol?1 protein to 47·91 or 53·72 mol mol?1. The number of lysine residues acylated was dependent on the pH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as was the degree of polyvalylation. Attachment of polyvalyl chains resulted in improved whipping and gelling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sample of ultrafiltered BSA, and interfer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α-helices. Hydrophobicity measurements using the fluorescent probe cis-parinaric acid revealed increased hydrophobicity values only after the modified samples had been heat denatured.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新的D-苯丙氨酸生产工艺,对固定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拆分D,L-苯丙氨酸进行了研究。以介孔材料(MCM-41)为载体固定PAL,将其用于拆分消旋体D,L-苯丙氨酸制备高光学纯的D-苯丙氨酸。最佳的固定化条件是载酶量为50mg/g、壳聚糖浓度为0.1%(w/v)、戊二醛浓度为0.05%(v/v),固定化酶的活性达到最大,酶活保留达到92%,重复利用20次后,活性仍能保持85%。将制备的固定化酶应用于D,L-苯丙氨酸的拆分,反应24h L-苯丙氨酸转化率达到98%,D-苯丙氨酸的ee值达到96%,且连续拆分10个批次后固定化酶对L-苯丙氨酸的转化率仍保持在95%以上。因此,高效稳定的固定化PAL在拆分D,L-苯丙氨酸生产D-苯丙氨酸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手性拆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行业。大多数氨基酸含有手性中心,存在D型和L型对映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的生理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不同或完全相反的。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大多为外消旋体,必须手性拆分。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氨基酸拆分技术做了较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