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以2006—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时序上发展态势良好,但各省(区)异质性明显;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但水平仍较低,在时序上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基本协调的演变历程,在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主要受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创新发展三重制约,且各省(区)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化黄河流域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的研究,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按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水关系、人民幸福4个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SMI-...  相似文献   

3.
王钇霏  许朗 《人民黄河》2022,(4):145-151+160
为进一步探究农业节水和生态环境动态发展关系,推动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构建农业节水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2010—2019年农业节水和生态环境互动发展时空演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节水和生态环境系统整体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的分离特征,两系统耦合度在时空维度上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协调度则处于由“基本失调”向“基本协调”过渡的阶段;在空间维度上,农业节水综合发展指数与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东高西低”分布特征,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东低西高”的省际空间格局和“双核领先”的流域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涉及众多学科,到底需要哪些理论基础以及解决哪些重大科技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分析,结合黄河流域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阐述这一战略的提出背景及目标定位,总结战略实施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抓手;从战略实施的需求出发,提出该战略实施的研究框架,包括5方面理论基础、7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最后,从5个方面分析未来该战略实施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并描绘其未来15 a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目标要求,梳理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了针对生态保护问题亟须开展的研究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对策与建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为:黄河源区生态退化问题仍未根本解决;黄河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仍未有效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系统质量有待提升;黄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程度亟待提高;黄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亟须在生态保护配置格局、水源涵养能力、水生态环境修复、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新兴污染物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开展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技术研究,同时,加强战略层面研究、加快流域河湖岸线确权划界工作、实施生态水量统一调度、做好黄河文化支撑、推进黄河立法,多措并举,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郝振强  赵丽杰 《海河水利》2022,(2):16-19,29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但是,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高质量发展根基不稳、产业...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以1992—2021年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结合样本文献时间、期刊和学科分布统计图,进行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分析、关键词LLR聚类和Burst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知识图谱.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作为在水利工作和国家建设中起着基础支撑作用的水文工作,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总书记要求,发挥水文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全面履行好水文职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摆在  相似文献   

9.
10.
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依据2011—2018年黄河流域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基于改进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复杂系统耦合协同度模型测算两者协同度。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生态保护质量以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度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并表现出明显周期性特征。从空间格局看,受自然、区位、历史等因素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以及两者协同度均明显优于中上游地区,因此在稳定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跨区域互动合作和协同治理机制,实现上中下游地区均衡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3,(10):115-116
根据黄河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源地保护的主要措施:建立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采取隔离防护、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保护措施,加强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治理,严格审批准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设置;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建设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制定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数字黄河流域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图谱以及数字黄河流域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建立数字流域,将自然流域系统变成可控流域系统,可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水环境灾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流域的水环境灾害频繁,其内因是流域先天性环境脆弱,水少沙多,外因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本来就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更严重的破坏,从而增加了水环境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受灾程度,在人类可为的范畴内,可以通过增水减沙使流域水环境灾害逐步减轻。但由于流域区的先天缺陷,要完全消除灾害(特别是水土流失和洪灾)却十分不易。  相似文献   

14.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互馈系统,系统的安全及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稳定。以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涉及的14个地级市为研究区,采用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和分析了2011—2018年各地级市的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水平和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各地级市的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水平普遍不高,安全评价指数均在0.70以下;(2)失业率、城乡生活环境用水占比、人均用水量是影响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的关键性指标;(3)资源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空间不均衡发展是制约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的根本原因;(4)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存在强烈的作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黄河大堤丁坝流固耦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黄河大堤丁坝概化为三维地质模型,考虑坝体建成后水位保持施工期水位和坝体建成后水位升至设计水位2种工况,对坝体和渗流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种工况下丁坝最大沉降量为5.2 cm,在第二种工况下丁坝最大沉降量为2.14 cm;丁坝内部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在丁坝裹石台阶边缘存在拉应力,在台阶内侧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3,(10):99-103
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水平年农业灌溉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流域现状设计规模大于6 667 hm2的灌区共有87处,设计规模大于6.67万hm2的特大型灌区共有16处;基准年农田灌溉定额为6 510m3/hm2,林牧灌溉定额为5 130 m3/hm2;预测202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685 m3/hm2、林牧为4 410 m3/hm2,203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385 m3/hm2、林牧为4 305 m3/hm2;基准年农业可供水量272.3亿m3、缺水91.5亿m3,2020年农业可供水量268.1亿m3、缺水78.0亿m3,2030年农业可供水量276.4亿m3、缺水70.1亿m3;基准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517.7万hm2,预测2020年达到558.9万hm2、2030年达到579.9万hm2;基准年林牧灌溉面积52.7万hm2,2020年达到63.9万hm2,2030年达到78.9万hm2。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3,(10):11-13
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流域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分析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各项重大发展战略和流域资源禀赋特点,分析了今后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布局和趋势,提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从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和饮水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对黄河治理开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但肩负国家能源和粮食生产的重任。在资源有限、需求不断扩张的背景下,探究水-能源-粮食资源的空间错配给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可为流域高质量发展及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基于中观尺度,构建黄河流域地级市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框架,分析了流域内各地级市的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流域内各地级市的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由初级协调阶段过度到中级协调阶段,但协调发展稳定性不足,至2018年,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下降态势;多数年份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从地级市视角出发对水-能源-粮食系统进行研究更具地区针对性,更易凸显中观尺度下系统发展的个性特征。应进一步探究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空间关联影响机制,并解构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彤  任丽军 《人民黄河》2013,35(6):75-79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定量揭示1995—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城市化与水环境子系统演变趋势对比表明,山东省城市化对水环境的胁迫性在城市化发展初期较为显著,后期相对较弱,而水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始终较小。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1995—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分别经历了严重失调的低度耦合期(1995—1996年)、失调的拮抗期(1997—2000年)、基本协调的磨合期(2001—2005年)和良好协调的高度耦合期(2006—2010年)。2006年之后,山东省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作用明显,维持了良好的水环境质量,但水环境质量也有较大波动,因此还需要提高水环境安全预警能力,预防水危机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