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4.
奥氏体化温度对Cr17Ni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Cu17Ni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碳化物向奥氏体中逐渐溶解,在1050℃加热时碳化物已完全溶解,其冷后组织中δ铁素体量增加,冲击韧度和硬度与组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钛含量对20MnMoB钢奥氏体晶粒度及晶粒粗化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钛含量对20 Mn Mo B钢奥氏体晶粒度及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钛( Tie)是决定20 Mn Mo B钢奥氏体晶粒度和晶粒粗化温度的主要参数。随( Tie)含量增加,试验用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晶粒粗化温度提高。当 Tie 超过0.037% 时,钢的奥氏体本质晶粒度可达7 级以上,晶粒粗化温度提高到1 000℃以上。 相似文献
6.
7.
回火温度对高硅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硅中碳和中低碳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增加可提高贝氏体钢的回火抗力,中碳和中低碳钢的屈强比在400℃回火后分别达到0.87和0.89。300℃回火使两种实验钢的韧度达到最大值,。450 ̄500℃回火出现韧度的最低值,即出现贝氏体冲击回火脆性。分析认为贝氏体回火脆性与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8.
奥氏体化温度和空冷速率对CFB/M复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ormaster-F热膨胀仪和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分别模拟了奥氏体化温度为910℃和960℃时不同直径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圆棒在空气中的冷却速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CFB/M复相钢显微组织的影响,测定了CFB/M复相钢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值.结果表明,在空冷条件下,随圆棒直径增大,CFB/M复相钢的组织由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转变成铁素体十无碳化物贝氏体,硬度随之降低,但冲击功却显著增加.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可抑制铁素体析出,使CFB/M复相钢在更大的冷速范围内获得强韧性好的CFB/M复相组织.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的模拟加热和冷却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度进行奥氏体化后,同一等温温度下得到的珠光体轨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实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相变后珠光体组织中珠光体域的尺寸也随之增大,而珠光体片层间距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硬度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冲击韧度呈下降趋势。从珠光体转变机理方面对上述关系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奥氏体化温度对控制珠光体钢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硬度-温度法测定了试验材料的相变温度,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对40CrMoVTiNb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0CrMoVTiNb钢的相变温度AC1为700~710℃、AC3为820℃。40CrMoVTiNb钢820℃以下温度加热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提高,试验材料淬火态的硬度升高,淬火温度为820℃时,淬火态硬度最高,HRC为56.3。试验材料780℃淬火加热时综合性能最佳,抗拉强度为1 120 MPa,伸长率为18%,断面收缩率为61.9%,冲击功AKV为107.3 J,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铁素体。 相似文献
11.
利用SEM、TEM手段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铬镍合金结构钢组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硬度、强度呈下降趋势;塑性、韧性先下降,随后出现缓慢上升平台,最后迅速提高;低温下剪切唇主要为韧窝状,有的韧窝较大且较浅,断口心部呈现准解理断裂特征,随回火温度升高,心部的韧窝数量随之增加;淬火后,200 ℃回火组织为合金渗碳体尺寸细小、板条界面清晰的回火马氏体,400 ℃回火组织为合金渗碳体呈杆状、界面较模糊的回火托氏体,600 ℃回火组织为合金渗碳体呈球状、无板条状特征的回火索氏体。 相似文献
12.
借助OM、SEM及X-ray萃取相分析技术,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一种新型二次硬化渗碳钢C61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奥氏体化温度较低时,钢中存在M6C、M23C6、Nb(C,N)未溶相,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碳化物逐渐溶解,在950 ℃时,钢中仅有少量Nb(C, N)残留;当奥氏体化温度大于1000 ℃时,C61钢奥氏体晶粒明显粗化,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大幅降低,晶粒粗化温度为1000 ℃;C61钢最佳奥氏体化温度为950 ℃,此时钢的抗拉强度为1625 MPa,屈服强度为1556 MPa,冲击功为82 J。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碳+Nb、Ti、B、Cr、Mo、Ni成分体系,利用SEM、TEM等研究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220 ℃回火,马氏体发生分解,马氏体板条束变粗,束内板条逐渐合并,残留奥氏体逐渐分解,位错密度大幅度下降,淬火带来的内应力得到释放,试验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300 ℃回火,碳化物在奥氏体晶界或回火马氏体板条间大量聚集、长大,降低了晶界、板条间的结合力,出现了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780℃亚温淬火和不同温度回火,探究回火温度对40CrMoVNbTi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淬火不同温度回火40CrMoVNbTi钢的力学性能变化及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断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780℃亚温淬火,随回火温度的提高,40CrMoVNbTi钢的强度下降,塑性呈上升趋势,300℃回火冲击吸收能量值最低,出现回火脆性。200℃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其抗拉强度为2150 MPa,KV2为23.8 J;550~600℃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韧性较好,其抗拉强度为1190~1070 MPa,KV2为94~123 J,满足AISI 4140钢的力学性能要求,具有较高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对690 MPa低碳低裂纹敏感性海工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变体选择和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奥氏体化温度大于930℃时,韧脆转变温度与奥氏体晶粒尺寸呈Cottrell-Petch关系,具体为:TB=-0.46-521.56d^-1/2,原始奥氏体晶粒可代表有效晶粒;当奥氏体化温度为880℃时,原奥氏体内部的变体选择对大角度晶界密度有明显贡献,Block界面和Packet界面所影响的晶体结构单元(有效晶粒)与韧脆转变温度呈现对应关系。临界奥氏体化温度(880℃)明显地影响了相变组织的变体选择,提高了Block和Packet晶界密度,使得韧脆转变温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17.
回火温度对40CrNiMo7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冲击断口分析等研究了回火温度对40CrNiMo7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NiMo7钢经850℃油淬400~700℃回火后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马氏体+碳化物;650℃回火时实现了优良的强韧性匹配;400℃回火时常温强度达到最大,冲击吸收能量则最低,而700℃回火时则反之;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0CrNiMo7钢的硬度逐渐减小。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强度逐渐升高韧性却逐渐降低,而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布氏硬度计和拉伸试验研究了一种硼含量为0.01%的耐热钢经200~650 ℃回火后的碳化物形态和分布情况,以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的平均尺寸逐渐增加,形态由低温回火时的针状逐渐转变为高温回火时的块状;耐热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伸长率由6%提高到12%;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耐热钢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断口形貌由河流花样转变为韧窝。 相似文献
19.
回火工艺对Aermet100超高强度钢组织与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EM、T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Aermet100超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ermet100钢经885℃淬火后,在472~492℃温度范围内回火,显微组织为高位错密度的板条马氏体(板条M)和少量逆转变奥氏体(AR)。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M宽度略有增加,韧化相AR的含量有所提高。高密度位错马氏体的存在使得Aermet100钢保持较高的韧性水平,而逆转奥氏体含量的增加则导致Aermet100钢的韧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