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底鼓机理及实用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回采巷道底板与煤柱的破坏关系分析,得到两帮煤体首先变形破坏是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底鼓的直接原因,认为该类巷道的底鼓类型以挤压流动性底鼓为主,并得出对其底鼓机理的新认识;研究了现有底鼓防止措施,提出了在没有更好、更直接办法控制该类巷道底鼓的情况下,巷道起底翻修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的实用性技术。现场实践表明,采用巷道起底翻修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深部巷道底鼓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汶矿务局孙村矿深部破碎围岩开拓巷道实际,在对巷道底鼓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2D对底板加固前后顶底板移近量、围岩塑性区、拉应力区发展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对于深部工程软岩支护问题,在控制顶板和两帮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底板的加固,这样才能保证深部巷道围岩整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部某矿回风巷在大埋深强采动环境下的长期大变形的工程现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层厚度、构造应力及煤柱宽度下的巷道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大,巷道顶板塑性区及变形量逐渐增大,对顶板影响显著.随着构造应力增大,偏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逐渐增大,应力集中区逐渐向帮部深处和底板转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软岩巷道的大变形、高地压、难支护的工程问题日益严重,底鼓现象已成为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主要特征与形式之一。通过研究兴安矿四水平空车线软岩巷道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底鼓的支护技术——封闭式耦合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在复杂的软岩支护中,该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能有效控制巷道底鼓。  相似文献   

5.
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底鼓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回采巷道底板与煤柱的破坏关系分析,得到两帮煤体首先变形破坏是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底鼓的直接原因,认为该类巷道的底鼓类型以挤压流动性底鼓为主;研究了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现有底鼓防治措施,根据该矿9214巷道实际情况,提出了锚杆支护、全封闭工字钢的联合支护技术控制巷道底鼓,保障巷道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高河煤矿目前面临的巷道底鼓研究成果的缺失,以E2305工作面胶带巷为例,对该巷道经历E2303工作面和E2305工作面两次采动影响的巷道底鼓变形进行实测对比分析。结果显示,E2305胶带巷受双采动影响后,巷道底鼓现象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巷道补强支护进行控制。本文研究成果为高河煤矿巷道底鼓研究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一直是煤矿高产、高效生产亟需 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大柳塔煤矿52303工作面回风顺槽为 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 方法对巷道底鼓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底 板强度 低,力 学 性 能 差,“一 掘 二 采”扰 动 影 响 大 是 造 成 52303工作面巷道底鼓的主要原因,确定了52303工作面巷 道底鼓的类型属于遇水膨胀型底鼓+挤压流动型底鼓。结 合底鼓机理和实践,提出了“注浆加固局部控制”的控制措 施,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控制巷道底鼓,保证了巷道 的稳定性,为类似采掘影响下的巷道底鼓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的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研究软岩巷道底鼓的力学机理并对底鼓机理进行了分类,获取了软岩巷道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底鼓的支护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支护参数,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底鼓的支护技术—锚网喷+锚索+底角锚杆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在复杂的软岩支护中,该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能有效控制巷道底鼓。  相似文献   

9.
针对漳村煤矿21采区轨道巷受采动影响底鼓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巷道底鼓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顶板预裂的防治措施。FLAC3D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对顶板实施预裂爆破后,巷道两帮移近量和底鼓量分别为74.0、15.2 mm,相对原支护情况下分别减少了97%和82%。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软岩巷道底鼓已成为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研究软岩巷道底鼓的力学机理,找出了软岩巷道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底鼓的措施及对策,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传森  赵建忠  王磊 《煤矿安全》2014,(12):179-182
为有效控制和解决漳村煤矿21#材料巷道的底鼓问题,试验取其一段为试验巷道,通过对其顶底板、两帮与煤柱的破坏关系分析,得到2105工作面的采动影响是造成试验巷道底鼓的主要原因,底鼓类型以挤压流动性底鼓为主。根据试验巷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水压致裂法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案,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显示,巷道底鼓量、顶板下沉量、两帮位移量分别为35、35、16 cm,相比原有支护分别减小了68.2%、50.0%、64.4%,有效改善了巷道状况,说明水压致裂法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刚  孙广义  王琼 《矿冶》2013,22(4):5-8
针对深部开采矿井巷道底板塑性区范围大、底鼓严重的问题,以龙煤集团东海煤矿五采区变电硐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巷道底板锚杆支护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巷道在开掘4个月后,顶底板移近量为100 mm,且巷道围岩已基本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底锚技术能有效控制岩石巷的底鼓现象。这一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围岩稳定性是影响煤矿巷道正常使用的关键,巷道底鼓是制约矿井高产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宁东矿区梅花井煤矿232204辅运顺槽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巷道底鼓机理。研究发现巷道底板无支护和采动影响是巷道底鼓的根本原因,在原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呈不均匀收缩状态,顺槽发生挤压流动型底鼓。提出了巷道优化支护方案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巷道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3.2 m,优化支护后,巷道底鼓量由原支护条件下的1150 mm减小到350 mm,两帮对底板软岩产生的“挤压”效应得到了有效缓解,整体围岩系统在“顶-底-帮”优化支护后能实现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4.
底板注浆及帮角锚杆加固技术控制巷道底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棋盘井煤矿9~#煤层回采巷道底鼓给矿井生产安全带来的不便。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摩尔应力圆理论综合分析巷道底鼓机理,找出造成巷道底鼓的原因,确定巷道底鼓类型。提出底板注浆帮角锚杆加固+底板表面浇筑混凝土的方案。利用FLAC~(3D)模拟对比底鼓控制支护技术与底板未支护条件下的在位移量、塑性区、巷道围岩应力状态方面改善明显。通过工程实践监测,此方法控制底鼓成效显著,能有效地减小底板鼓起和巷道变形。  相似文献   

15.
从深度相关性、非对称性、分段性、时间性和复杂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旗山矿深部巷道的底臌特征.运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底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地层结构、岩石特性、支护设计及施工工艺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对策.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深部开采条件下巷道底鼓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底鼓问题日趋严重。分析了采深对巷道底鼓的影响,以及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围岩强度、地温、水随开采深度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深部开采条件下巷道底鼓发生的机理,并对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围岩强度、地温、水对底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17,(9):218-221
为研究巷道发生底鼓的机理,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等方法,分析了底板岩层结构与物理性质、围岩应力状态、开采扰动、水理作用、支护结构等5种因素对巷道底鼓的影响,研究了一般巷道底鼓和动压巷道底鼓机理。基于此,提出复杂条件下巷道非线性、突变性、强动力性的底板岩层破坏演化及应力分布规律、巷道底鼓预防与治理时机是未来底鼓治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部高应力巷道底鼓严重的问题,以赤峪煤矿北一采区北翼4#底抽巷为例,研究底抽巷在高应力作用下底板发生非线性大变形的规律,分析巷道底板围岩挤压破坏机理,提出了巷道底板钢管混凝土柱治理底鼓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底板钢管混凝土柱不同支护长度、角度、排距对巷道底鼓治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应力场、岩体强度低、底板围岩浸水软化以及原支护结构存在缺陷等是导致巷道产生强烈底鼓的主要原因;增强底板围岩支护强度、防治地下水对围岩的渗透以及抑制主动滑移区的滑移变形是治理挤压流动性底鼓的关键;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抗剪性能好的特点,能有效增强底板围岩支护强度、抑制围岩的挤压变形;底板每排布置2个钢管混凝土柱,长度为6 m、倾角为30°、排距为1.2 m时,对底鼓的控制效果最优。经现场试验验证,钢管混凝土柱治理底鼓技术能有效控制该类巷道底鼓。  相似文献   

19.
陈建本  徐天才  张炜  严石 《煤矿安全》2011,42(6):156-159
底鼓已经成为影响口孜东矿-967 m回风石门甚至整个矿井正常建设的严重问题,以该巷道围岩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巷道底鼓的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原支护形式的效果,指出影响-967 m回风石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围岩的软弱及支护形式不合理,提出了全断面注浆+底板锚杆(包括角锚杆)+29U支架的支护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优化方案的支护效果,现场实测数据表明:改进后的方案底鼓控制效果较好,能减少90%的底鼓量。  相似文献   

20.
采动巷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钻孔窥视等方法研究分析了采动巷道底板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浅部鼓起、深部下沉的底鼓机理,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深度底板岩层的位移规律,发现了底鼓的"两点三区"特征:即采动巷道底板存在零位移点、零应变点,由这两个点将采动巷道底板分为拉应变上升区、拉应变压缩区、压应变压缩区.研究得到了底板岩性、水平应力对底鼓特征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采动巷道底鼓控制重点是加固破碎底板,增大其峰后强度和残余强度,以加固的方法实现改良底板岩性,同时尽量减小底板自由面积,控制水平应力对底鼓的影响.提出了采动巷道底鼓控制技术:1)优化巷道布置以降低围岩应力环境;2)采用全长锚固的水力膨胀锚杆加固底板.并在一条典型的煤柱采动巷道进行工程应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控制底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