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下环境、光线衰减和拍摄方式造成水下图像具有不同色调、对比度和模糊度.基于图像成像模型的水下图像复原方法通常基于暗通道先验或最大像素先验,容易受到水下复杂环境的干扰而输出低质量的复原图像,因此文中提出基于背景光融合及水下暗通道先验和色彩平衡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首先,提出多候选背景光融合方法,估计正确的背景光.然后,基于高质量水下图像统计得出水下暗通道先验,计算更准确的RGB分量传输地图.将复原图像从RGB颜色模型转换到CIE-Lab颜色模型,对L亮度分量和a、b色彩分量分别进行归一化拉伸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复原后水下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多种定性和定量分析说明文中方法增强的图像在对比度、亮度和颜色上的显示效果优于大部分现有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复原的图像.  相似文献   

2.
《微型机与应用》2017,(14):46-48
光在水中传播时会受到水体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从而导致水下图像整体模糊、颜色失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成像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该模型是针对光照不均问题通过对典型的水下成像模型进行改进得出的。另外通过分通道处理,解决了暗原色先验不适用于水下图像的问题。最后在去除后向散射噪声的同时对图像颜色进行校正。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后向散射噪声和颜色失真问题并适用于光照不均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由于光在水下传播时会出现吸收和散射的情况,水下图像往往存在色偏、对比度低、模糊、光照不均匀等问题。根据水下图像成像模型,人们在海底拍摄所获得的图像往往是退化的图像,而退化的图像不能完整地表达海洋场景信息,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校正和去模糊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有效融合了颜色校正和去模糊两个阶段,取得了递增的增强效果。在颜色校正阶段,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对比度拉伸,在对比度拉伸完成之后,图像可能存在拉伸过度或拉伸不足的现象。因此,所提方法根据灰度世界先验,在对比度拉伸后进一步使用伽马校正来优化和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色彩,使图像的R,G,B三通道的灰度值之和趋于相等。接着,在去模糊阶段,通过融合暗通道先验对颜色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去模糊,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整体恢复效果,能有效地恢复图像信息,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上均展现出较好的效果。另外,所提方法可以作为水下图像分类等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预处理步骤,在实验中能够将水下图像集的分类精度提升16%左右。  相似文献   

4.
由于水体中悬浮颗粒对光线的吸收及散射作用,以及不同波长的光在水下的衰减程度不同,水下图像通常存在细节模糊、对比度低、颜色失真等问题。为改善水下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颜色衰减先验和白平衡的水下图像复原方法。首先,根据图像在HSV颜色空间中的颜色衰减先验获得场景深度图;其次,利用水下光学衰减特性估计RGB三通道对应的背景光强度与水下透射率,以实现水下图像的清晰化;最后,采用改进的白平衡方法对清晰化后的水下图像进行颜色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水下图像的细节清晰度与颜色保真度,视觉效果更接近自然场景下的图像。  相似文献   

5.
光在水中传输时容易受到水体和水中微粒的吸收和散射作用,造成成像模糊和颜色失真,导致水下图像质量有待提高。提出一种基于水体衰减系数反演的图像复原新方法,不预设水体类型和波长值,而是通过图像反演求得最符合图像特征的衰减系数。对图像去除垂直衰减色差,使描述水下图像强度规律的先验信息能更准确地反映水平方向的光传输特性,提升背景光估计和场景深度估计的准确性。利用水下图像的雾化模糊特征、红通道分量衰减特征以及通道间衰减差异特征得到水下图像场景深度的融合估计结果,依据像素场景深度与水下成像模型,通过非线性拟合直接反演出水下图像的衰减系数,并基于灰度世界假设对衰减系数进行优化,以完成传输率求解,实现图像复原。最后,使用非锐化掩膜增强图像,凸显细节信息,提升视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SMBOT、IBLA、ULAP、UDCP方法相比,该方法在RUIE数据集上的复原图像信息熵平均值分别提升了4.9%、5.4%、9.2%、17.9%,能较好地提升图像整体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6.
林森  白莹  李文涛  唐延东 《机器人》2020,42(4):427-435,447
受到复杂成像环境影响,光学视觉系统获取到的水下图像普遍存在对比度低、模糊和颜色失真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散射模型的水下图像复原算法.首先,深入分析光在水下的吸收衰减特性,在简化大气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将水体背景光融入到模型的直接衰减项;其次,考虑到水下红光迅速衰减,采用红通道的逆通道对其进行补偿;然后,使用基于四叉树的分级搜索算法估计水体背景光值;最后,在修正的成像模型基础上,结合水下暗通道先验信息估计介质透射率进而复原水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水下复原后的图像色彩自然,能有效恢复出远景区域的细节信息,图像对比度、色度和饱和度的综合评价指标整体优于对比算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下退化图像.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下图像对比度低及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的自适应水下图像增强方法,实现不同类型水下图像的增强效果。基于颜色校正方法对水下图像进行颜色均衡化预处理;对亮度分量L进行Gamma校正,获得对比度提升的亮度图像;对两个亮度分量进行三层小波分解,提出对分解所得的低频分量及高频分量分别采用线性融合和自适应融合策略进行融合。多尺度融合保证了增强图像细节的丰富性,自适应融合策略体现了融合过程的可控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强的水下图像呈现出高对比度和清晰的细节。  相似文献   

8.
夜间有雾图像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夜间有雾图像光照不均、对比度较低且色偏严重,而人工光源的存在更是使得环境光呈现出不均匀性.现有的主流算法主要是针对白天图像进行处理,并不适用于夜间场景去雾处理,导致夜间去雾难度加大.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夜间有雾图像的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夜间图像去雾算法.针对夜间有雾图像的色偏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暗通道先验算法(MRP)进行颜色校正,该方法单独操作每一个颜色通道进行颜色校正,从而可以减少由MRP引起的光源区域周围的光晕效应;针对夜间场景环境光不均匀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有雾图像低频分量的最小-最大值滤波方法,以此来实现局部环境光的估计;针对最大反射率先验(DCP)估计透射率在光源处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源区域自适应的透射率估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抑制光晕和光源区域发散的同时,能够较好地重现暗部细节,恢复图像具有较好的亮度和对比度,且色彩自然.相比暗通道先验,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与结构相似性值(SSIM)平均提升了81.8%和26.5%.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低照度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etinex理论的彩色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基于Retinex理论,提出对HSV空间V分量进行域滤波估计图像光照分量,然后将V分量与光照分量相除得到反射分量的方法。之后,采用自适应Gamma校正对光照分量进行亮度提升,然后采用CLAHE对其进行对比度增强。最后,将亮度校正光照分量与反射分量相乘得到增强后的V分量,并将增强后的图像转化为RGB空间图像,达到彩色图像增强的目的。本算法可以获得更自然的增强效果,能抑制亮度较大像素点的增强,很好地突出图像中的细节信息,克服了图像增强中增强图像对比度低、颜色失真、过增强及光照突变处出现光晕现象等缺点。本算法对多种图像有效,例如高动态(HDR)图像、非均匀光照图像及低曝光图像。通过验证,本算法得到的结果相比于传统方法视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DCP算法的水下机器人视觉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忠强  周波  戴先中  谷海涛 《机器人》2018,40(2):222-230
对水下机器人的视觉增强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暗通道优先(IDCP)的图像增强算法对单目视觉图像进行预处理.首先对水下图像的色偏与雾化等现象进行退化建模,然后通过计算亮暗通道的视差来获取图像的景深信息,以精确估计水体的背景颜色,同时计算得到相应的透射图.在此基础上,采取自适应比例因子选择策略对透射图进行后处理以得到具有更高对比度的图像恢复效果.此外,进一步采用颜色校正方法以去除残余色偏,并提高图像的整体亮度.针对水下多场景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文的IDCP方法能够在纠正色偏的前提下实现具有更高清晰度和亮度的视觉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